时隔几年,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问题真的解决了?

极智动力 2024-07-22 16:13:36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被诟病最多,其实就是它们在安全性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前些年,多次发生的“自燃”事件,更是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靠性,产生了诸多怀疑。

那么时隔几年,新能源汽车在稳定性的表现有没有提高呢?普通人买车到底需不需要担心它们的安全问题呢?恰好现在正值夏季,咱们也借着机会聊聊这话题。

事实上,之前有一些车圈的大佬出来辟过谣,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或者其他非外因导致的火灾事故的概率并不是很高,甚至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还要更低。

来自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欧阳明高就曾公开表示,燃油车自燃率高于新能源车。而网上也有关于这一结论是如何得来的解释,比如,以国家救援消防局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例,国内有统计发生自燃事故的车辆一共有18,360辆,而新能源汽车则只有640辆,然后用这一数据去除以各自的产品总量基数,得出了燃油车当季自燃率为万分之0.58,新能源汽车万分之0.44的结论。

这结果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毕竟除开那些因为碰撞外力作用引发的“电池起火”事件外,真正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自发出现问题的案例,好像确实总数量不多,从上述粗略计算的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

但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就认为:“感觉不是这样的,基数不一样,年限不一样,起火原因不一样,不能简单下这个结论。应该有机构能长期检测对比一下。”

说白了统计学是一门学问,有时候不同的样本范围,不同的统计方式都会影响到结果。如果把样本范围扩展到最近三年,我们就会发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在2021年左右的时候,达到了年均万分之1.85,而燃油车则基本维持在万分之1.5左右。可见,通过简单测算自燃率的方式来判断“谁更危险”的做法,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

更重要的是,在结构材料上与燃油车的本质区别,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天生就比燃油车更加“危险”,这种危险性并不是依靠着所谓的发生概率体现,我们还要考虑自燃发生后的可控性和危害性。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大多都布置在汽车的底盘位置,而这个地方本身就经常发生刮擦或者磕碰,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极易诱发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从而带来过热风险。而油车里灌满的汽油虽然也是易燃物品,但毕竟油箱的位置还是有所考究的,且油箱体积和接触面也要比整块电池包小很多,所以只要不漏油,或者出现明火,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汽车的动力电池则完全不同,除了明火外,任何原因导致的高温以及碰撞挤压,甚至是电池内部自身的反应失控,都有可能引发火灾。此外,动力电池在燃烧时会释放有毒物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并且外溢的电池液还有可能会因为清理不当而反复燃烧,有的自燃车辆,甚至会在火熄灭后5~6天发生再次复燃。

而在救援环节,新能源汽车也比燃油车更加麻烦,因为前者拥有更多的电气设备,这意味着如果轻易使用水或者其他液体进行灭火时,很有可能会导致车辆发生短路,进而导致火势加大,所以在救援时必须要对电池进行专业的分离隔离处理。

即便现在很多产品都宣称自家的电池“不自燃”、“不爆炸”,但现实情况永远比实验室中复杂,有时候车企们的宣传不过是文字游戏。以工信部给出的标准(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来看,一辆新能源汽车能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撑五分钟,给驾乘人员提供逃生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0 阅读:89
评论列表
  • 2024-07-25 06:33

    以前烧电瓶车,现在直接烧电瓶车4S店,当然解决了

  • 2024-07-22 17:46

    化尸燃料

极智动力

简介:业界领先的汽车科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