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追思金门战役14:第二梯队无船登陆救援,官兵急得跺脚流泪

航语的过去 2025-03-31 17:10:40

25日天一亮,后方的指战员们就迫不及待地向金门望去,岛上情景让他们气急交加。原来,国民党军坦克在海滩上横冲直撞,不断压缩解放军第一梯队滩头阵地,更严重的是,搁浅的船只遭到国民党军炮火轰击和飞机轰炸,燃起熊熊烈火。肖锋内心"如同火焚",钟贤文急得"旧病复发",第二梯队官兵急得"跺脚流泪"。

第82师师长钟贤文和政委王若杰原拟随第一梯队过海,统一指挥3个团。但因船只紧张,他们的船临时被244团团长邢永生"抢"走了,只好准备当夜再乘返航的船只上岛,不料船只竟然无一返回。肖锋在天亮后得知这一消息,赶紧采取了三项应急措施:命令第251团团长刘天祥统一指挥已登岛部队的作战;第二梯队赶紧找船、修船,准备当夜渡海增援;向兵团指挥部紧急申请船只。

然而,海、空都完全在国民党军控制之下,我军即使找到足够的船只,也只能在夜间渡海增援。这就意味着已经登岛的第一梯队3个团,必须在25日白天顶住兵力、火力均占优势的敌军进攻。他们能做到吗?

第253团属第2营战斗力最强,曾在渡江战役中被授予"渡江战斗模范营"称号,此番攻打金门仍作为尖刀使用。该营4连1排在副营长李金玉率领下,于25日4时30分就占领了金门县城以北的132高地。然而他们的当面之敌却是国民党军3个团,因此阵地只控制了两个小时左右,天亮后就被国民党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夺了回去。

团长徐博拟重新夺回132高地,遂向后方报告战况,并要求炮火支援。10时30分,第253团反击部队从埔头向132高地发起进攻。不料,国民党军恰恰也在此时向埔头发起反攻,双方形成对攻局面。论兵力,第253团不到1个营(第2营4、6连),国民党军有3个团;论火力,第28军炮兵受射程限制,无力支援第253团作战,国民党军第25军40师炮兵却在132高地建立了前进阵地向埔头猛轰。因此,2营未能再次攻占132高地,反而被迫于12时30分放弃埔头,退守林厝。

守军这次发动的是全面反攻而不是局部反攻,第19军3个团反攻132高地和埔头的同时,第18军118师353团也对林厝发起了反攻。

林厝是古宁头半岛向金门岛腹地推进的必经之路,原为守军防御重点,构筑了3处由碉堡和地堡群组成的坚固防御阵地,既可独立坚守,又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四周还有堑壕和铁刺网等障碍物。所以,第253团尽管只有2个连(第2营5连和团部炮兵连)防守,却挫败了敌第353团1个团的反攻。后来,敌第19军3个团攻占埔头后又赶来参战,使得进攻林厝的敌军总兵力达到4个团。尽管我253团只有1个营的兵力,但依托坚固阵地,予敌重大杀伤。架在碉堡上的一挺重机枪,在25日一天就射出1.2万余发子弹,使其无法越雷池一步。第253团2营不但在林厝稳住了阵脚,还让对手付出了很大代价,击毙敌14师42团团长李光前等。

第244团方面。25日天一亮,第244团也遭到国民党军猛烈反扑。坚守湖尾乡、观音亭山的第1营,对手是守军第118师354团。该团在天亮前已反攻了两个小时,但未有进展。天亮后,得到8辆坦克支援,又用了一个小时,才得以占领该处两个支撑点。登岛部队第244团1营营长耿守安和代理营长李道三先后阵亡,教导员郭元福弹尽后自杀身亡,成为金门战役中自尽殉职的3名营职干部之一。至战斗结束,全营只剩下7名官兵受伤被俘。

与第1营相比,占领西山和垄口的第3营面对的敌人更多,有国民党军第18师52团、18师警卫营和第11师31团。但第3营官兵敢打巧击,连续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国民党军在第4次进攻时,得到从观音亭山赶来的坦克支援,终于在中午时分攻入垄口,第3营营长刘忠义阵亡,余部向西撤退。

第244团两翼失守,设在滩头的团指挥所顿失屏障。敌军一窝蜂冲过来,发现了受伤不能动的团参谋长朱斐然。邢永生到哪去了呢?原来,右翼的第1营战斗接近尾声时,邢永生在团指挥所坐不住了,带着保卫股长、军医和2名警卫员出去查看敌情。他们刚走出不远,就听到第1营方向枪声逐渐稀疏,再走一阵,突然发现几辆坦克向团指挥所开过来。邢永生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往回走,但已经来不及了,对面也有几辆坦克压过来。邢永生等立即带着团直属分队部分人员以及从湖尾乡、观音亭山突围出来的官兵向西突围,国民党军坦克和步兵紧追不舍。刚跑出200多米,邢永生背部中弹,被军医和警卫员拖进草丛中包扎,不久被俘。

至14时许,第244团登陆地带的枪声稀疏下来,该团主力已损失殆尽,其中17名团营干部阵亡10人。

在第244团主力覆灭之时,厦门市民在当日出版的《厦门日报》上看到这样一个大标题新闻:我军登上金门岛,不日即可解放。然而,市民们没有再看到任何后续报道。

第251团方面。该团的情况第244团好不了多少。第251团主攻安岐,投入的兵力名义上有两个营(第1、3营),实际不到两个连。他们不知道,这里驻扎着国民党军第18军118师353团的团部。他们在此遭到顽强抵抗,以至打到天亮也无法完全占领整个安岐村。

7时许,守军的战车3连赶来增援,协助第353团防守安岐。8时许,第352团也赶来增援。面对国民党军2个团的兵力和3辆坦克,第251团力不能支,被迫于10时退出已占领的安岐村部分区域,退守村北的土岭,继续组织防御。

15时许,监听到国民党军用报话机向上级汇报,称已俘获解放军1800人。肖锋通过监听得知,"顿时变了脸色,一言不发"。紧接着,第251团报话员又报告国民党军已打到离团指挥所约200米的地方,话还没说完就中断了。原来,国民党军靠近了第251团指挥所,虽然暂时被附近的马绍堂和王学元指挥的100多人挡住,但其炮火已能覆盖第251团指挥所。团长刘天祥见状,立即带领团指挥所沿海岸向古宁头方向撤离。途中,在一个土崖前他险些牺牲。当时,刘天祥让一名战士先上去,这名战士刚爬上去就触发了地雷。刘天祥等人乘着爆炸的硝烟和尘土,杀开一条血路,终于冲到了古宁头,于17时天黑前与坚守古宁头的253团会合。政治处主任王学元为掩护团指挥所撤离,坚守在海滩,最后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至此,第244、251团都丢掉了先前占领的一线支撑点,各自剩下700余人和1200多人,只有第253团在林厝牢牢稳住了阵脚。

黄昏时分,国民党军第19军司令部参谋甘健民检视战场时发现:

琼林至古宁头间原由二○一师据守各据点阵地,今晨被*突破后现均空无一人,海滩上大小木船零乱搁置滩头,部分焚毁,均无人看管。

第244、251团战场失利的众多因素之中,有一个原因让人意想不到,就是枪支被细沙堵塞打不响。

据台湾方面史料透露,战车1连在海滩俘虏了第一批解放军官兵七八十人,战车兵沐巨梁下车检视解放军丢在地上的武器时,发现枪机拉不开。原来,我军登陆时,大多泅水上岸,上岸后为躲避守军枪弹,或猫腰疾进,或匍匐前进,或侧向翻滚,结果枪管内进沙,枪机和弹夹的滑槽也都沾满细沙。黑夜中看不见,未及时擦拭,很快就结在一块,使枪变成了废铁。按理,金门10月下旬的天气还不算冷,但当年的情况很特殊,天寒特别早。在海水、细沙和天气的共同作用下,枪机拉不开、打不响,我登岛部队指战员只能束手就擒。

打到天黑,不善夜战的国民党军停止了进攻,金门岛上出现难得的平静。岛上不忙海上忙,国民党军把注意力完全放到海上,以防解放军第二梯队渡海参战。国民党军飞机不断在金门上空盘旋,还不时投下照明弹。在刘云瀚眼里,这一晚是"最危险的一夜",他后来回忆说:

我军经过了整天激战,所有的控制部队都投入了战场,除伤亡相当大外,且多已感疲劳,而夜间对岸*军尚有继续渡海增援之可能……如果这一晚*军能够继续增援,则以后定须再作一番更艰苦的战斗。甚至胜负之数还未易言。幸好出于*军没有船只,无法继续渡海来援,所以我们能够平安渡过这最危险的一夜。

的确,尽管我第一梯队在25日损失了几乎一半兵力,丢掉了2个登陆场和2个突出阵地(132高地和埔头),但还坚守着古宁头以及林厝这一咽喉要地。如果后方在25日白天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船只,夜间增援金门,应该说还有一定的胜算。

对于大多数登岛官兵来说,25日夜是想睡但又睡不着的一晚,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第244团3营教导员郑镜海回忆道:

入夜,岛上的枪声越来越稀疏,偶尔听到零星的炮弹爆炸声。这一夜,我一个人躺在沟底想的很多。一会,听到北面我军打过来的炮声,心里想着后方部队一定会来增援,敌人你不就一个108师么,再厉害我们也能啃下来(记得战前转达敌情时,金门守敌是108师,没听说还有别的什么部队)。但又一想,我们登陆后几百条船都被敌人烧毁,后续部队增援希望不大,又觉得情况不妙,凶多吉少。饥饿、干渴、伤痛(左手心和左大腿根部被子弹打穿)折磨着我,一夜似睡非睡,昏昏沉沉熬到了天明。

可惜的是,第28军几乎无船可用,如要增援,只能指望兵团在第28军管区外找船,在短期内能筹集到多少船只还是未知数。不管怎么样,若要增援,人还是需要第28军派出。

25日8时许,肖锋得知第82师首长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又惊又气,令其立即渡海,负责岛上的统一指挥。然而,第82师答复,无船没法上岛。

据肖锋回忆,他曾打电话向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请示,派"82师指挥所和246团"增援上岛,刘培善指示说天黑后由"246团团长孙云秀"率部增援。

据第253团政治处主任张茂勋透露,兵团首长本来要第82师首长亲自登岛统一指挥,但该师的一位领导说:"已经送掉这样多的人还不够,还要我们去凑数!"最后,只得派内定担任副师长的第246团团长孙云秀率部增援,并接替刘天祥统一指挥岛上官兵。

是日午前,第28军前指得到前方战报,说岛上已发现国民党军8个师的番号。肖锋随即让张宪章打电话给兵团指挥所,问金门之敌到底增援了多少。兵团方面答复说,增援金门的国民党军是第118师。显然,此时兵团情报部门对敌情仍然没有掌握确切。

19时许,第82师指挥所向肖锋报告,孙云秀已整装待发,问厦门的船什么时候到。肖锋心中无底,拿不定主意,征求大家意见。第82师副政委龙飞虎说:"我们已经犯了罪,不能再添油似的增援!敌人兵力那么多,增援一两个营能解决什么问题!"

还有人建议,既然增援于事无补,不如接回一些人,能救多少算多少。肖锋不敢定夺,一面命孙云秀原地待命,一面再请示兵团。刘培善也不敢做主,立即向叶飞请示,叶飞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派兵增援,同胡琏兵团打到底!

人选定下来了,增援定下来了,偌大一个兵团,偌大一个福建,用了整整一天,又找到多少船呢?

结果不算太坏,厦门方面找到6艘"小汽轮"。小汽轮比帆船的运载能力强得多,6艘就能装1个团,如果一夜往返两次,就能送2个团上岛,战局或许改观。可惜又是船工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借口"机器坏了"或"开错"航线,把其中5艘船都抛锚在半途,只有1艘小汽轮拖着2艘帆船到达大瞪岛。第246团已抽调1个营加强给第244团,还有2个营,但这3艘船连1个营也装不下,最后只上了300多人。

孙云秀出发不久,第246团又找到一艘较大的汽船,团政委胡惠之准备带队跟进,第82师政委王若杰也挤上船。不过,当时已退潮,船只搁浅在海滩,需要涨潮才能开动,大家就坐在船上等。潮水还没涨起来,刘培善的电话先来了,说兵团决定不再增援。

25日晚增援上岛的部队有两批,除了第246团孙云秀带上去的一批外,还有第29军87师259团一部。

傍晚,第253团团长徐博和政委陈利华用电台向第259团呼救:"你们259团来不来?我们急需增援。"第259团副政委方征和他们是老战友,赶紧回答:"我们马上来,你们守住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第253团呼救的对象不是原定统一指挥登岛部队的直接上级第82师指挥所,也不是第28军前指,而是第259团。原来,第253、259团都属第29军部队,为进攻金门两个团一起加强给第28军,其中第253团为第一梯队,第259团为第二梯队。这两个团由第85师师长朱云谦带队,归第82师指挥。

不久,厦门方面又找到几条船,开到第259团团部驻地澳头。团长曹国平首先登船,准备亲自率部前往增援,但朱云谦硬把他叫下船,让他在后面掌握部队。很显然,朱云谦不想再损失一名优秀的团长。

第259团官兵也很清楚,此番上岛有去难回,但个个"争着要上船到金门同敌人拼个高低死活"。被选上的都把背包留下,写上自己家乡亲人的地址,身上尽可能多带手榴弹。第246团团长孙云秀、第259团团长曹国平、第259团3营副营长、代理营长梅巷年及在此时增援上岛和争着上岛的解放军官兵,充分体现了我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奋不顾身,欲解救战友于危难之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永不回头的崇高品德,是我辈这一代革命军人及后辈永远学习的榜样!

最后,第3营代理营长梅巷年率两个连渡海增援,中途被风吹散,只有4个排于26日3时在古宁头西海岸上岛,与第253团会合。

第一梯队看到后方派来两支援军,很受鼓舞,同时也看到两支援军合计才约1个营兵力,很显然,后方是有兵无船。兵力对比已经过于悬殊,弹药和给养严重不足更是雪上加霜。部队出发时,每个连带有迫击炮、掷弹筒,每名战士携枪1支、三角巾1个、急救包2个、手榴弹2枚(一说12枚)、子弹200发,还有3天的炒米。而今,火箭弹、炮弹、手榴弹全部打光,干粮也吃光了,连饮水也很难找到。官兵们饿了,就吃几片地瓜叶,渴了,甚至接自己小便喝。

这天夜上,第一梯队官兵的心情大概都和第251团3营营长刘德升一样:"头一天三个团打成这样,今夜来几个营管什么用?明天的战斗可能更艰苦。"

【王洪光,1949年8月生,祖籍山东新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坦克乘员和分队指挥员,总参谋部兵种部副部长,总装备部通保部部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编著有《装甲兵战术学》、《陆军武器装备》、《经典战例评析》、《机械化步兵教材》、《坦克专业教范》等专著和教材、教范。承担完成陆军建设及装备发展等论证报告。主持研制了多种新型坦克装甲车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