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以后,认清冬天煮茶的“5个禁忌”,能让你煮茶更轻松

陶谦评美食匠圈茶文 2025-01-06 12:30:37

茶香生暖意,新冬不知寒。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作为每年的第 23 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预示着一年中最冷天气的到来。

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候鸟顺应阳气的升发而北归;喜鹊噪枝,开始筑巢;雉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如此,便是小寒了。

常言道:小寒胜大寒,最冷在“三九”。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萧条之相。但同时,小寒节气也是踏雪赏梅的时候,这时候蜡梅盛开,暗香袭人,这是属于冬日下的盎然生机。

今日小寒,正好也是2025年的第一个周日,与好友相聚,约着围炉煮茶,煮的是五年陈的白牡丹,汤中能喝到甜蜜花香与柔和的陈韵,水微醇,入口甜润。

闲聊之际,喝上几杯飘着袅袅茶香的热汤,将温暖润口的茶水喝下肚的那一刻,这次的相会才真正舒适到位。

对于喝惯了茶的人来说,过冬不能没有茶,特别是从小寒到大寒的这段时间,在冷冽寒意的包围下,不少茶客会熟稔地找时间闲坐下来,悠闲煮茶打发时间。

数九隆冬,小寒虽“寒”,有茶可“暖”。不过,关于煮茶的这件小事,在网上还是能看到不少的翻车事件。为了让煮茶时更舒畅,冬天煮茶认清“5个禁忌”,安心享好茶。

普通茶壶不能随便煮

并不是所有的茶壶都适合用来煮茶,之前便有类似的视频流出,一茶友将自己上好的紫砂壶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将壶内茶汤烧到沸腾后,等到取茶壶放在壶承上的时候,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紫砂壶的壶底竟然直接开裂了,壶身与壶底分了家,茶水四溅,幸而泡茶的人与茶壶距离较远,并没有怎么烫到,不过茶壶就算是彻底报废了。

冬季,气温下降的快,放在茶桌上的壶承,温度较低,表面冰冷,一壶烧的滚烫的热茶,直接放在冰冷的陶质壶承上,急热急冷,就会有壶底裂开的风险。

不仅如此,紫砂壶不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一般紫砂壶的容量都不大,在一两百毫升,大品也就三百多毫升,这种容量设计,只适合泡茶,煮茶的话,容量太小,不仅拿取烫手,而且茶汤也非常容易苦。

比起紫砂壶,容量大,耐高温的高硼硅玻璃壶、粗陶壶更适合煮茶。它们受的住高温反复煮制,容量也大,可以一次与多位好友分享茶汤。

不要用铁壶煮茶

铁壶不适合煮茶是公认的,原因在于铁壶煮茶有个明显的弊端,铁壶的金属用料不够纯,存在明显的铁锈味,会严重干扰茶香、茶味。

并且保养不得当的铁壶,很容易产生铁锈,如果不及时检查,煮茶时,铁锈就有可能脱落,混入茶汤之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壶中的铁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铁鞣酸物质,导致茶汤变紫,茶叶发黑,根本无法饮用。

更稳妥的方式是用铁壶烧水,然后用水来泡茶,因为铁壶烧水能提升水的温度,软化水质,有助于激发和提高茶的香气,去除茶中异味,使茶汤更加清冽顺口,口感格外饱满顺滑。

不要用自来水煮茶

“水为茶之母”,煮茶的水如果用错,茶的风味就会差掉一大截。不管是价值多高的茶,用错了水,便无话将它的优势展现出来。

水质不行,哪怕是上千、上万的茶,也会被煮成百元级别。

从多年的煮茶经验而言,最适合煮茶、泡茶的水是纯净水、蒸馏水或者低矿化度的矿泉水,这些水的水质偏软,煮出来的茶汤香甜柔滑。

煮茶时,不要直接用自来水煮茶,自来水水质偏硬,加热煮茶,煮出来的茶汤顺滑度不够,茶汤也会偏涩一些,滋味不如纯净水煮出来的茶汤。

煮茶时不要放太多茶叶

茶水比是泡茶和煮茶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投茶量的多少,决定了茶汤的口感与滋味。

煮茶的投茶原则就是“宁少勿多”,现在世面上流行一片或一颗5克的饼干型、巧克力型的老白茶包装,泡茶时,直接取来一颗,沸水冲泡,分量正好。

有些茶友会一时不注意,直接将5克的干茶全部投入煮茶壶中煮制,从而导致投茶量过多。

一般来说,煮茶时的茶水比应该是1:150,正常一壶400毫升左右的茶水,放2~3克的茶就足够了。如果放多了,在高温的加持下,茶叶内质不断释出,就会造成茶汤过浓,滋味厚重。

所以,取茶时要注意包装标注的克重是多少,如若超了,就要进行减半处理。

不要反复长时间熬煮茶叶

煮茶的时间多久合适?3分钟、10分钟、30分钟?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加热火力大小、单壶煮茶的水量,以及煮茶的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但可以肯定,好茶不必久煮。一般热水煮茶,茶汤沸腾后3-5分钟后,就可以考虑关火出汤了,冷水煮茶,15~20分钟时间也足够。

如果拿捏不准关火时间,建议煮茶时别走开,在一旁看着火候。当你看橙黄、赤金汤色出现时,差不多可以关火。

千万别再慢慢熬煮下去。如果用三碗水煎成一碗汤的极端方式煮茶,根本不是健康饮茶所为。

小寒虽寒,望春则暖。

三九隆冬,煮一壶热腾腾的茶,和两三昔日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