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中风的确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虽然每个人都肯定不想和“中风”相遇,但知道中风的原理、原因究竟是什么,万一中风袭来应该怎么办,熟悉、了解和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却是应该想在前、做在前的一件比较紧迫的事情。千万不要想着自己还年轻,和中风的“邂逅”还很遥远,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
1996年的某一天,在哈佛医学院经受过专业训练的脑科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吉尔·泰勒,突发左脑脑出血引发的大面积脑中风!于是,她从一位研究人脑的医学工作者瞬间变成了需要对人脑进行治疗的病人。在《半脑世界:一位脑科学家的中风体验》一书中,作者对自己这次中风的病程进行了全记录。毫无疑问,这是关于中风的第一手资料,而且相当权威,这次中风的病因类型也相当具有典型性,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作者来说是一次亲身经历,对于读者来说却必须当作一次“应急演练”,好好学习掌握,以便“万一”时不会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虽然作者讲起自己的这次“可怕”经历时一幅举重若轻的样子,但实际上,她的这次中风,真的是很可怕——从领域专家退化为不能行走、说话、阅读和书写的“婴孩”,人生遭遇竟然如此剧烈,堪称晴天霹雳。救治已经足够及时,主治医生也足称行家里手,治疗手术过程也相当顺利,但最终,吉尔·泰勒仍然足足用了8年的时间才恢复至从前,还能够像病发之前一样继续工作、演讲、写书!这足以确认,看待中风真的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要采取正确的对策和积极的态度。
中风是什么?吉尔·泰勒说,“中风”一词主要是指血管将氧气输送到脑细胞的过程发生了问题,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前者,根据美国中风协会的统计,约占所有中风病例的83%;后者,约占17%——但是,任何类型的出血性中风通常都会危及生命。同时,出血性中风中,作者所得的动静脉畸形虽然仅占2%,但在25岁到45岁的人群中,这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吉尔·泰勒的动静脉畸形处爆开时,她才37岁。
《半脑世界》一书中,吉尔·泰勒从自己发病最初的感受,到丧失左脑功能后的体验,再到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从头开始学习说话、认字、行走——作为一名脑科学家,对人脑的结构、作用原理等的了解绝对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但作为一名中风患者,应该说大家其实是处在了同一位置、没什么两样。所以,《半脑世界》是关乎中风的疾病原理和治疗过程的一次情景再现,对于潜在中风者,可资借鉴的意义和价值都不言而喻。作者描述自己如何第一时间发出清晰的求救信号、得到救治,以母亲为主的家人如何在后续的过程中提供康复指导,亲人或朋友如何评估患者状态、如何更好帮助中风患者恢复,以及怎样正确和患者沟通等都提出了不少实用性很强也很有用的建议。毫无疑问,这些都特别值得学习。
还有一句题外话。通常人们都认为,左撇子更为聪明一些。但这只是一种“以为”。吉尔·泰勒说,实际上所有的右撇子都是以左脑为优势半脑,而超过六成的左撇子也被认为是以左脑为优势半脑。人的左脑和右脑谁是优势半脑,取决于哪一方拥有创造能力和理解口头语言的能力。所谓“左撇子更为聪明一些”显然缺乏脑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