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419: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3

妍春聊文化 2025-02-05 16:32:33

【前提示】

道,尤其是天道,有时候是人类无法做到的似乎只起到这世界的宇宙时空天地等客观物质存在的运行的维基作用,不易被人类模仿或效法,于是老子从中精心挑选,找出来一些人类可以借鉴参照德模仿的组成一个子集:天之道。从而以“天之道”做参考,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人类可以模仿也是能够做到的“圣人之道”。作为人类走向未来的指南。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接下来一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节,主要说说他的内容吧。

道完了之后就是德,

德完了之后就是仁,

人完了之后就是义,

义完了之后就是礼。

完了,废了,失范,失效,被废除被废弃……

老子这句话太直白,很多假冒伪劣卫道士或卫的不是老子之道而是帝王之道的人不愿意直接说出来所谓人类文明就是这样越走越远远地离开了人类本真宇宙恒道。

人类文明与圣人之道分道扬镳。

其分界点就在老子的圣人之道。

【不充说】

我们不再做是进步还是堕落的定性争辩,我们今天探讨一下,这句话的具体图像。

这是我借用的一张图。如有冒犯立刻删除。

如图,设,y为天道。

x为人道,纯粹人性决定的路。

c:y=x 就是老子提出的圣人之道: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之道。

l:y=ax 就是德的下线。

y轴与l:y=ax 之间即为德的阈值:0≤a≤1⅓

x轴与l′y=k 之间即为仁的阈值:

⅔≤k≤0

于是,c:y=x就是y=px的中值,即p=1

⅔<p<1⅓ 是为圣人之道的阈值。

总而言之,老子把第一象限,x,y皆大于0,取正值时,这个范围内,属于德+圣人之道+仁的概念范畴。对照原文说的上德抑或下德,实际上就是指德与圣人之道的边界l:y=ax,以及圣人之道与所谓仁的分界线l′:y=kx。

这两条线之间就是老子创建的属于圣人之道的地盘。

仁,尚在第一象限。

义,就在第四象限了。人心是好的x>0,但是经常逆天而行y<0。

礼,就更虚了,但尽管是表面的和气,面子总得要的,这是人性中仅存的良知。所以x>0。

至于老子没有说的,智,信,法,人心之暗面得到充分发挥,尽管人们谁也不敢提天道的不是。所有y>0表面还是正道,但更多的却是应用和利用人类非理性之阴暗面,所以x<0,属于第二象限。

其他,我们就不说了。

我们怎么也得比老子无耻的多的多。老子不齿之事,我们天天在干,却不足你说。那我就不说了。

(x ,y) x=0;y=0。即原点(0;0)

即为老子圣人之道的起点,也就是分道扬镳点。

废弃大道而宣扬所谓仁义。

炫扬智慧而机智百出,编织了整套的谎话来愚弄天下百姓,是为大伪。真正的愚民者在此,如果不反智的结果,就是人类生活在铺天盖地几似天衣的“大伪”中,这就是整个全人类也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目前的处境,也是所谓文明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的根本性的DNA级别的先天缺陷。

这也是老子一再强调的智不能用来治国更不能用来取天下更更更不能用来修仙修道修行。

真的会酿成大祸哦。

老子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一直是老子的重要论述方向,老子不赞成用智慧聪明技巧来为人处世,而是主张用愚——先天本性纯自然。

【AI作文】

《进步阶梯还是堕入深渊:从老子话语看社会发展》

从表面看,按照老子的说法,人类社会似乎在堕向深渊。从最初遵循自然的“道”,逐渐退到依赖“德”“仁”“义”“礼”这些人为设定的规范,仿佛是一种不断失去本真的过程。当需要层层的外在规范来约束时,可能暗示着社会内在的自然和谐在消逝。

然而,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情况促使人们建立起不同层次的价值体系。“德”“仁”“义”“礼”的出现是人类积极应对社会问题的表现,是文明发展中对秩序和人际关系不断探索的成果。所以,不能简单判定为堕入深渊或纯粹进步,而是一种伴随着发展必然出现的复杂演变,既有对自然本真的偏离,也有人类智慧在构建社会秩序方面的成长。

0 阅读:13

妍春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