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岩松观点」第1859篇原创文章
AI+ 医疗成为大A市场最强方向,DRG/DIP、家庭医生、医疗服务、智能医疗板块涨幅都超过5%,霸榜涨幅榜前4。

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有超过20家公司涨幅超过10%。

一、AI+ 医疗核心逻辑
AI+ 医疗属于AI+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A股的智慧医疗行情则属于DeepSeek概念的延伸。
DeepSeek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降低了90%-95%的成本。在这之前,AI不是谁都有资格参与的,它是只有OpenAI等欧美巨头才能玩的“烧钱”项目,而DeepSeek的出现直接把高水平AI使用成本降到了“几乎免费”的水平。
这就很厉害了,因为万物皆可AI+,从生产到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未来都可以用AI改造一遍。所以也有人说,DeepSeek的开源是一场“经济核爆”。
AI+ 医疗也一样,从健康管理,医生辅助诊断,看X光照片,到CXO的药物研发,从理论上来说,AI可以赋能医疗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AI会比人的经验更精准,还不会累,AI医疗对提升医疗行业的质量和效率有很大意义。
往大了说,AI的突破发展,正在推动医学诊疗从传统经验医学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跨越,未来将重塑医疗行业的整体格局。AI在医药医疗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巨大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
根据转引Global Market Insight的数据,2020年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345亿美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88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31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全球AI医疗市场同样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10亿美元。

政策驱动
据央视新闻,国家医保局此前表示,2019年以来先后启动了住院费用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目前DRG/DIP付费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改革地区医疗机构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节省了患者就医费用和时间成本。3月份的两会大概率会提到医疗健康话题,财政和医保/商保等政策利好也有望继续出台。

估值底部
另一个很重要的有利因素,就是医药医疗整体估值仍处历史底部。从2020年到现在,医药板块已经调整4年多了,中证医药指数估值已低于过去10年80%的时间。憋了这么多年了,估值这么低,怎么都没有理由看空医药。

二、概念股OR受益股
从技术突破,到政策支持,AI赋能医药行业的同时,A股市场中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了新的投资契机。今天大涨的医疗股大多都有布局AI的消息刺激。
恒瑞医药:已开展各体系、部门的AI应用工作;包括智云健康等医疗数智企业将DeepSeek集成到自研AI系统中,增强产品的数据挖掘、精准度、管理效率等,实现技术和产品双层面的升级。
泓博医药:1月16日互动显示,在AI制药方面,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平台,可以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帮助提升创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嘉和美康:推出新一代智能电子病历平台(V7),深度融合AI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大模型贯穿患者诊疗的每一个环节,从病历自动生成、疾病诊断预测,到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再到智能随访管理,为医生提供多方位的智能化支持。
贝瑞基因: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智能化数据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基因检测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量已突破PB级,超亿条数据已具备直接用于内部科研、分析及应用的条件。公司目前拥有多个自研算法和基于开源大模型的应用大模型,如遗传病预测算法、文献智能检索算法等,并已与多家大型医疗机构达成战略规划,预计年内逐渐落地AI智能大数据建设项目。
塞力医疗:塞力医疗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合作座谈会。会上,三方就此前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未来,三方将结合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精神医学数字疗法方面的深度应用与发展。
更多公司的AI概念情况大家找助理要完整表格,搜索想看的公司名称。

虽然AI+医疗的故事很诱人,行业的前景也很值得期待。但就目前来说,AI医疗还面临像隐私泄露、数据安全问题等诸多挑战。短期看,上市公司的AI产品大都还在研发阶段,之后还要看人们能不能快速接受新的事物,医生也要花很长时间学习使用。真想靠AI给上市公司贡献新增业绩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虽说炒股炒的是预期,但有逻辑可推导的才叫预期,凭着两个消息就空想出来的可不叫预期,还是要注意区别什么是概念股,什么是受益股。
三、热门公司基本面分析
在医疗信息领域,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和东软集团也算是行业龙头了;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是第三方医学检验的龙一和龙二;美年健康则是第三方体检龙头,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AI+医疗公司,而且这些公司最近股价表现的也很不错。

1、卫宁健康
公司主要产品为商业智能、智慧医疗。陆续完成了国家单病种质控平台、国家护理数据质量平台等7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承建任务,积极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医疗行为监管、医疗质量管控等精准数据分析,并为DRG医保收费等医改政策推进提供助力。

公司历史业绩稳定增长,疫情时受到冲击,这两年业绩在恢复中。

公司风险指标整体良好,经营在恢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司目前市值270亿,对应76倍PE,如果未来恢复到5亿利润,也对应对应54倍市盈率,这个估值水平不低了。

2、创业慧康
2025年2月官微:目前DeepSeek已接入BsoftGPT平台,可供公司其他业务系统调用,并计划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基于DeepSeek技术底座的新一代启真医学大模型。公司联合每日互动、浙江省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大模型+医疗、可信数据空间及行业标杆打造,开启"AI+医疗"新范式。

公司历史业绩表现同样不错,但显然没有卫宁健康恢复的好。24年业绩预告亏损1.55亿,目前100亿市值,假如恢复到4亿利润,对应25倍PE。什么时候业绩能出拐点,什么时候能恢复业绩是关键。这个只能靠逐季度去跟踪公司业绩了。

3、东软集团
2月8日官网,东软“领智”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全面支持DeepSeek。

历史业绩基本面没有成长性,目前接近150亿市值,难道赌他能靠AI逆天改命吗?

4、金域医学
第三方检测的一哥,据官微24年12月消息,福州金域申报的“基于医检大模型的全域智能小助手‘小域医’的落地运用与推广”入选2024年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项目名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小域医”,是基于域见医言大模型算法,结合金域医学30年的医检专业数据和知识积累基础而开发出的第三方医检行业首个智能体应用。

历史业绩稳定增长,疫情时大爆发,疫情后一堆烂帐和计提。

风险指标整体良好,目前接近市值170亿,对应27倍PE,估值还行,可惜24年预告又亏损4亿(中值)。综合看,公司不错,估值不低,有兴趣可以进一步跟踪分析。

5、迪安诊断
2月11日投资者关系记录表,公司在医疗 AI 领域公司基础模型主要利用盘古以及通义千问,包括Deepseek(接入 API);通过基础模型逐步打造公司的多模态生物数据基础模型。

公司业绩情况类似金域医学,目前110亿市值,2024年预告亏损3.2亿(中值),现在肯定不便宜。如果恢复到疫情前的4亿利润,对应27倍PE。要看长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去详细分析行业的情况。

6、美年健康
公司是体检行业的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四大品牌“美年大健康”、“慈铭”、“慈铭奥亚”、“美兆”。24年半年报提到,公司积极与华为等国内大模型技术公司论证开发医疗数智 AI健管大模型,致力于推出业内首个健康管理 AI机器人“健康小美”,为用户提供专业智能的“数智健管师”服务。

2019年之前的业绩还行,之后的业绩非常不稳定,波动太大。目前市值250亿,2024年3季报只有0.25亿下滑88%,52倍PE,83倍PETTM。如果能稳定在10亿以上利润才有看头。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一点下面的赞、和在看再走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