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价格触底,行业高景气,储能行业2025年将见底反转?

岩松观 2025-02-20 03:51:29

这是「岩松观点」第1861篇原创文章

储能2025年见底反转?

今天A股市场开始分化,之前强势的deepseek概念和智慧医疗等AI+出现较大的回落,反而是银行股大涨,四大行股价齐齐创新高。显示市场反弹遇阻,有风格切换的迹象,要特别小心高位的热门概念回落风险。

除了银行,电池板块是唯一个表现较好的板块,星云股份、华自科技20%涨停,杉杉股份、野马电池、龙蟠科技10%涨停。

电池板块的异动主要和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消息刺激有关。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具体来看,产业体系加速完善,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品性能显著增强,热滥用和过充电不起火、不爆炸,全生命周期安全水平加快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型储能产品更好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

储能赛道投资逻辑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储能都是相对比较确定的一个赛道。因为以光风为主的新能源发电的占比会不断上升,这些发电方式的波动性较大的缺陷决定了必须配套储能。

储能就像是“充电宝”,可以把平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富余的发电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储能行业长期向好,特点是量大,成本和安全敏感,而且技术路线变动性较大,有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等不同线路,它们在成本、安全性、寿命等方面各有优势。之前主要是蓄水储能,这几年因为储能电池价格大幅下降,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液流电池等新兴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这次《行动方案》提到的新型储能就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其实主要指锂电等化学储能。

行业高增长VS行业内卷

目前,储能行业有两大特点,一是行业高速发展,另一个是行业公司业绩普遍不好。

储能产业是从202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之后每年都是翻倍的增长。

根据 CNESA 的统计数据,2024 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137.9GW,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184.2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 126.5%和 147.5%。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在电力储能项目中占比达到55.2%,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成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储能技术。新疆和内蒙古分列能量规模和功率规模第一,这两个区都是新能源大基地,有很大的新能源配储需求。

别看行业发展火热,但因行业“内卷”的厉害,真能赚到钱的公司却不多。

新型储能最大的成本就是电池,电池行业的情况就不用多少了,当初碳酸锂从几万一顿涨到60万一吨的时候,个个挤破脑袋往里钻,产能也一个比一个大,结果产能过剩了,现在碳酸锂价格又跌回几万了,一边价格战,一边没完没了的减值计提。

仅2023年新增的储能电池产能就超过1太瓦,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储能行业也只能大打价格战,储能电芯价格从2023年初的0.9 元~1.0 元/Wh,一路暴跌至2024年中的0.3元~0.4元/Wh,储能系统平均单价从1.5元/Wh左右降到0.5元-0.6元/Wh,接近“脚踝斩”。2024 年储能系统2h磷酸铁锂系统全年中标均价 628.07 元/kWh,同比下降 43%;EPC全年中标均价为 1181.28 元/kWh,同比下滑27.3%。

这中间还出了插曲,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新能源需求暴增的同时也带动了储能需求大幅增长,国内储能企业抓住机会布局海外市场。但随着能源危机结束,欧洲市场库存高企,原来的小甜甜一朝变成了牛夫人,国内企业遭受内外双重暴击。

储能依旧是增速最快的

根据国内知名券商发布的报告,未来储能依旧是电新板块增速最快的环节之一。报告预计2024-2030年期间,全球电网、储能、风电、锂电、光伏、氢能环节需求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33.4%、15%、17.1%、13.5%、72.6%,其中储能是增速最快细分环节,且30%+的增速远超其他细分环节。

从发展规划上看,各地“十四五”储能发展累计目标达到86.6GW,远超国家的40GW目标水平。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的产值目标统计已超过3万亿元。结合招标数据,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速;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8GW~51.9GW之间。

从价格上看,2025年储能价格将触底,低价竞争模式有望逐步结束。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也开始了“反内卷”行动。加上0.3元/wh左右的电芯价格已经低于二三线厂商成本,碳酸锂价格又趋于稳定,储能价格继续大幅降价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随着行业洗牌,市场份额将继续往头部企业集中。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项目规模超150GWh,主要为美洲、欧洲、澳大利亚、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其中欧洲和美国是除中国外的两个大市场。

美国市场方面,截至去年12月末,美国大储备案量60.6GW,大增98%。备案量中,计划25年新增并网量18GW,同比增75%,预计25年仍可实现50%+增长,考虑抢装因素实际出货增速还可能大幅提升。

欧洲市场方面,受库存去化以及补贴政策退坡影响,欧洲 2024 年户储市场表现低迷,不过目前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后期有望逐步回暖。主要看大储市场超越户储的机会。欧盟在23年通过欧盟电力市场设计改革提案,英国上修大储装机,意大利则加码了177亿欧元储能补贴,24年欧洲大储装机同增122%,达到8GWh;预计25年装机将继续增长125%,达到18GWh。远期看,2030年欧洲累计装机规划预计达到71GW/172GWh。随着欧洲大项目从规划进入落地阶段,欧洲大储装机已有爆发趋势。

其他新兴市场中,中东市场大项目频频出现,拉美、澳洲均有GWh级项目招标;巴基斯坦、乌克兰、尼日利亚、印尼、南非等地区则在户储方面需求比较高。

在盈利能力方面,海外仍是高毛利市场,单价比国内高出0.2-0.6元/Wh,国内企业成本又普遍比海外公司低,对业绩提振作用也更明显。想要找业绩弹性好的公司可以看看海外业务占比比较高的一类公司。从产量上来看,宁德时代、亿纬储能等锂电池相关企业在出货量TOP10榜单中名列前茅。

涨幅榜公司情况

看了下今天股价涨幅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小盘和业绩一般的公司。说明今天的行业其实还是偏消息刺激性质的。

像宁德时代之类的行业龙头反而不怎么动,其中龙蟠科技、先导智能、派能科技算是涨幅榜前基本面还不错的几个公司,我们的《绿动系列》文章对这几家公司有过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历史文章。

小结

综合来说,储能行业各方面都在转好,目前股价大多也还在比较低的位置,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方向。虽然短期消息刺激下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但主要还是资金推动的短期行为,不用太过着急进场。最后附上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2023、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挖掘。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一点下面的赞、和在看再走可好?

0 阅读:1

岩松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