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玉的宝石学性质与鉴定方法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7 00:58:14

桫椤玉,又称草花玉,是一种白垩纪时期的蕨类植物化石,宝石学归属石英质玉石,产于中国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其特点是颜色丰富,并保留了蕨类植物内部精美的结构,且清晰细腻,有缠绕飘动的韵律,外观和花草神似,她的神态是任何玉种无法比拟的,深受广大玉友喜爱。

桫椤玉

桫椤玉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桫椤玉这个新的玉种还不熟悉,如想被广大群众广泛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政府、协会、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宣传,同时根据桫椤玉的宝石学性质和特点,设计加工出一批优质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其观赏性,使其充分体现出自身价值。

桫椤玉

01、桫椤玉的宝石学性质

01-1、矿物组成

桫椤玉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微量褐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和黏土矿物等。

01-2、化学组成

桫椤玉的化学组成主要是SiO₂,含量达93%。微量Ca、Mg、K和Fe等元素。

01-3、晶系

桫椤玉的主要组成矿物石英属三方晶系。

01-4、结构、构造

桫椤玉是显微隐晶质-显晶质的集合体。纤维状结构、粒状结构和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桫椤玉

01-5、光学性质

01-5-1、颜色

桫椤玉颜色有白、灰、黄、红和黑色,少量蓝、紫和绿色。

01-5-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不透明至微透明。

01-5-3、光性

非均质集合体,正交偏光镜下无消光。

01-5-4、折射率

折射率1.54-1.56(点测)。

01-5-5、多色性

集合体无多色性。

01-5-6、吸收光谱

不特征。

01-6、力学性质

01-6-1、密度

密度2.57-2.69g/cm³。

01-6-2、硬度

摩氏硬度6.5-7。

01-6-3、解理、断口

无解理;不平坦状断口。

01-7、放大检查

放大检查桫椤玉是显微隐晶质-显晶质的集合体。呈纤维状、粒状结构,可见桫椤的草丝、叶脉以及径干状纹理。

02、桫椤玉的品种分类

根据桫椤玉包体形态分为草丝纹桫椤玉、大叶纹桫椤玉和茎干纹桫椤玉三个品种。

02-1、草丝纹桫椤玉

草丝纹桫椤玉是登普斯基蕨的化石,草丝定向或不定向分布,呈丝管状,管壁可见植物纤维结构,颜色有白、灰、黄和红色,少量紫和绿色,折射率1.54-1.56(点测),密度2.60-2.69g/cm³,不透明-微透明。

桫椤玉

02-2、大叶纹桫椤玉

大叶纹桫椤玉是蕨类植物桫椤的叶脉和根须化石,呈长条状,不规则叶片状,常伴随根须的丝状一起出现,颜色有黄和黑色较多,少量蓝色,折射率1.54-1.55(点测),密度2.57-2.61g/cm³,不透明-微透明。

桫椤玉

02-3、茎干纹桫椤玉

茎干纹桫椤玉是蕨类植物桫椤的茎干化石,横截面呈圆形放射状,圆心有浅色色心,颜色有白、黄和黑色,折射率1.54(点测),密度2.61g/cm³,微透明。

桫椤玉

03、桫椤玉的鉴定方法

03-1、简易鉴定

桫椤玉是显微隐晶质-显晶质的集合体,纤维状、粒状结构,颜色有白、灰、黄、红和黑色较多,少量蓝、紫和绿色。色调偏暗。不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可见植物形态。

03-2、仪器鉴定

桫椤玉的折射率1.54-1.56(点测),密度2.57-2.69g/cm³之间,硬度摩氏6.5-7,是显微隐晶质-显晶质的集合体,放大观察可见桫椤的草丝状、叶脉和茎干状的纹理,易于鉴别。

04、桫椤玉的产出地点与产出状态

桫椤玉主要产出于黑龙江省境内,齐齐哈尔地区的克山、克东县,黑河地区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孙吴县,伊春地区的汤旺河流域,绥化地区的海伦市,牡丹江地区的东宁市、穆棱市,佳木斯地区的汤原县,还有鸡西部分地区均有产出。

桫椤玉原石

桫椤玉是白垩纪时期的树蕨类化石,被二氧化硅所交代形成,保存了精美的内部结构,髓、网状中柱、皮层、叶柄基清晰可见。主要产出于河床表面至三米的深度内的沙砾中,磨圆度一般较好,有风化皮。

05、作者介绍

05-1、王建泉,珠宝鉴定师,NGTC宝石学家,哈尔滨商业大学客座教授。

05-2、王洋,黑龙江省鸿蒙桫椤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资深桫椤玉收藏家。

05-3、张德星,星语桫椤玉工作室。

05-4、张跃三,资深桫椤玉收藏家。

05-5、陈亮,五大连池石头部落玉雕工作室。

05-6、郑立刚,资深桫椤玉收藏家。

05-7、孙东明,资深桫椤玉收藏家。

注:本文部分数据和图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中南大学实验室《黑龙江硅化木检测分析报告》、《桫椤玉》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

0 阅读:0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