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镌刻着唯一一首毛主席诗词,其手迹是写给江青的?

晨晨谈过去 2024-03-12 17:33:04

毛主席纪念堂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公开报道显示,党中央曾在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1977年9月9日)和毛主席诞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120周年之际,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活动。

在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一则“因工作需要,12月24日至26日上午,毛主席纪念堂暂停开放瞻仰”的消息,让亿万人民充满期待。

纪念堂内主要由北大厅、瞻仰厅、南大厅组成。北大厅是瞻仰参观入口和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大厅正中安放着汉白玉毛主席坐像,背景是巨幅绒绣壁画《祖国大地》,寓意毛主席与祖国锦绣山河永远同在。瞻仰厅居中,存放着毛泽东遗体。南大厅为瞻仰参观出口大厅。北侧汉白玉墙面镌刻着鎏金的毛主席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手迹。那金色的刚劲有力的大字,激发着人们无限的豪情。

1963年1月1日,《光明日报》副刊《东风》上发表了郭沫若的一首词《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怀》,既是作为新刊《东风》的元旦贺词,同时也是对反华势力的有力回击,表达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

毛主席在杭州从报上读到这首词,感慨良多,他心潮澎湃,彻夜未眠,于1月9日以“满江红”为词牌名唱和了一首。诗人以其磅礴的气势,犀利笔锋,无情地揭露、讽刺了美苏两霸和一切反动势力的丑恶本质;形象地描绘了世界高涨的革命形势;积极号召革命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扫除一切害人虫”。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词,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敢于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的思想,是毛泽东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是毛泽东反霸权主义题材诗词的压卷之作,堪称气吞八荒、光耀千古之绝唱。

毛主席写下这首不和韵的和词,并在当日(1月9日)书赠周恩来。后经反复修改定稿后,又于1月24日和2月5日再次手书,均题为《满江红·和郭沫若》。镌刻在毛主席纪念堂南大厅正北的汉白玉墙面的即为2月5日手书的手迹。

据吴正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考辨,“这首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五件;另有一件手迹,落款为‘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这与写给江青的落款为‘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上午七时’那件手迹是相同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做过技术处理,已将‘聚槐’改为‘缘槐’,‘千万事’改为‘多少事’,并删去‘上午七时’四字,是把毛泽东写在别处的字移来改正的。”这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通行版本。

而在这其中,“缘”字并非毛泽东本人所书,其来历最为曲折。

“文革”初期,中央决定在报刊上发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后,找到的是毛主席回京后“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上午七时为江青书”的手迹,原件中有一句“蚂蚁聚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当收入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时,其中的“聚”已经改成了“缘”字,题目也改为《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该版本共收录毛主席诗词37首,也是毛主席唯一亲自校订、亲自编辑的诗词集。

“文革”初期的毛主席日理万机,工作人员不宜为此事去烦扰他。同时他年事已高,医生也劝他少用毛笔写字,他在这时书写、批示文件早已改用铅笔。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查找他的手迹,始终没有找到用毛笔书写的“缘”字。最后找到的是毛主席手书时间是1962年1月30日的《三打白骨精·和郭》(后定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的排印清样上,其中一句“今日欢呼孙大圣,只为妖雾又重来”中的“为”字,被毛主席用铅笔改成了“缘”字。于是,便把这个字拍摄下来。因铅笔字笔画较细,与毛笔字不好搭配,不能直接嵌进去换掉原先的“聚”字,便请人用毛笔在这个铅笔写的“缘”字基础上,依照毛主席的笔迹以及一贯的书法风格加工而成。

毛主席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手迹,起首“满江红”3字,浓墨重彩,顶天立地。正文“小小寰球”,轻笔写出,心平气和。往后便开始营造气势,越写越放开,笔走词意,墨随心洒,字形大开大合,墨色忽轻忽重,一气呵成,流美溢彩。许多行只写两个字,如“几声”“蚍蜉”“撼树”“从来”“翻腾”等。整幅作品动感十足,气势磅礴,犹如一幅云翻浪涌、气象万千的国画。这幅作品被认为是毛主席书法实践中的巅峰之作,流传最广,被千万人所喜爱。

40 阅读:8185
评论列表
  • 2024-03-15 08:33

    毛主席伟大!

  • 2024-06-21 21:33

    奔放,潇洒,豪迈,大气,没有人能够超越

  • 丫丫 11
    2024-06-22 09:52

    伟人擅长用诗的音韵转化成白话言

  • 2024-10-18 16:55

    气势磅礴,横扫万古,苏辛亦难胜出

  • 2024-10-06 22:33

    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