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在人们心目中最为不可磨灭的记忆之一。就在这一天,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打出的国民党的旗帜不同,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在滚滚红流中,毛泽东吟就了第一首军旅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奋斗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穿长衫、握笔杆子的他开始领兵打仗,逐步成为一个用革命的“两杆子”改写中国历史的叱咤风云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以后几十年,毛泽东“忆往昔”最多的,算是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这是他心中难以忘怀的情结。1975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度过最后一个国庆节时,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对身边陪伴着他的护士长吴旭君追念起所经历的革命往事,首先想到的就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他说:
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哪本书上都没有。即还是上井冈山前,秋收暴动以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了,人心乱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还是算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有一天,队伍来到一个镇子上,大伙休息的时候,一群人又聚在一起谈论散伙的事。当时,就有人问我:“毛委员,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革命能成功吗?”我对他们说:“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走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1949年开国大典后,我见了几个当时听过我讲话的人,没想到,他们还都记得那些话。现在,井冈山的老人不多了……
秋收起义举世闻名,可它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一路凯歌行进、捷报频频。确如毛泽东所说:“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
秋收起义的部队久攻不下长沙,毛泽东毅然决定将这支部队向湘赣边区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转移。到三湾改编时,已不足1000人,部队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11月,部队抵达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陕西保安迁到延安,毛泽东住在凤凰山麓的李家窑院,房主叫李建堂。这是一孔破旧的石窑洞,除了一个大炕之外,还有一张木椅,一张桌子,一条木凳,一盆木炭。窑洞门前,有一面土墙,权作抵御山风的影壁。
在秋收起义十周年之际,1937年5月9日,就是在这石窑洞的土墙前,毛泽东同当年参加秋收起义幸存的部分同志合影留念,并特意在照片上边留下了“毛体墨宝”:“一九二七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 一九三七,五月,于延安城”。
参加这次合影的共有18个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站在后排左三的是毛泽东,而并没有处于C位,显示其一贯谦虚低调的作风。那么,其他人都是谁呢?
前排左起: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三、胡龙奎;
后排左起:杨立三、陈伯钧、毛泽东、龙开富、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杨梅生、胡金魁,以及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贺子珍。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起义部队为5000余人, 而到1937年5月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在延安与毛泽东合影时,“尚存之人约数十人”,足可见革命之残酷,革命之艰辛,革命之不容易。
毛泽东在照片上题字时,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耳边回荡着毛泽东那振聋发聩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通过题字,旨在号召大家发扬秋收起义精神和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坚持武装斗争的方向,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