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提及“妻儿”的诗作,写于中秋节,蕴蓄着怎样的情感?

晨晨谈过去 2024-03-13 02:34:10
文/李光荣(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回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生,中秋节在他的人生篇章中留下了不少印记,从中展现给世人的,既有气壮山河的英雄豪气,也有铁血柔情的儿女情长。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离开他住了整整十年的延安古城,率领几百人的队伍,转战于陕北的沟壑之间,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开始转入内线反攻;9月中下旬,又乘胜追击,陆续收复青化砭、蟠龙等拱卫延安的重镇。

9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由陕北佳县张家崖窑,迁移到离佳县县城七八公里的神泉堡。毛泽东住高家大院高继荣家窑洞里,前后留驻39天。

9月29日,适逢中秋佳节,54岁的毛泽东乘月色漫步于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喜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诗篇《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收入“副编”,注明“根据抄件刊印”,未见作者存留的手迹。

首联“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视野开阔,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感觉。入笔先提及“秋风”,使人联想到《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的佳句,并不给人衰飒之感,而“度”则显得从容不迫。作者在河边漫步,步履舒馀,悠然自得,而远处的原野无边无际,天与地融为一体,又使人联想到《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名句。

颔联“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写中秋夜的月色。随着一支从南中国的红土地上走来,身上还带着乌蒙泥、岷山雪的队伍的到来,中秋佳节悄然而至。一轮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明月有情,天遂人愿,字里行间洋溢着无限的欣喜之情。

面对团圆之月,诗人的情感突然涓细起来,生发起怀乡思亲之情,颈联“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寻常心态。“故里”,指作者居住长达十年之久的第二故乡延安。当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已有半年之久,作者在中秋佳节对延安人民愈加思念。“妻儿信未通”也写的是实情。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他的一双儿女立即去了晋绥解放区。随后,儿子毛岸英随中央工作委员会转移到河北平山,女儿李讷随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留在山西临县。妻子江青随毛泽东转战陕北。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把江青送过黄河去接女儿李讷,但到中秋节时仍未回来。作者在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以未接到妻儿书信来起兴,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作这首诗后不到10天,1947年10月8日,毛泽东给长子毛岸英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岸英儿:

告诉你,永寿回来了,到了哈尔滨。要进中学学中文,我已同意。这个孩子很久不见,很想看见他。你现在怎么样?工作,还是学习?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你给李讷写信没有?她和我们的距离已很近,时常有信有她画的画寄的,身体好。我和江青都好。我比上次写信时更好些。这里气候已颇凉,要穿棉衣了。再谈。

问你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十月八日

在这封信里,说到了刚从苏联回国的“永寿”(即毛岸青)。对毛岸青的想念、对李讷的舐犊之情,对毛岸英的关心和嘱咐,对自己以及江青的情况,毛泽东都有动情的交待,充分表现了作为人父、人夫的毛泽东对于小家庭的依恋,对于儿女亲情、家庭温情的珍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在信中对李讷着墨很多,还特别提到了江青,这是有用意的。江青只生育了李讷,毛岸英和毛岸青为杨开慧所生。为了调适江青与毛岸英(只比江青小8岁)等的关系,使这个家庭充满和睦之爱,毛泽东在信中总要有意无意地提到“我和江青都好”之类的话,或特别提及李讷的聪慧和可爱之处。从书信的表述里,毛泽东对江青充满了深情。尤其在艰苦卓绝的转战期间,江青履行着一个妻子和母亲的应尽责任。

毛泽东关切“小家”的相聚,更追求“大家”的团圆。尾联“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使诗的意境得到最高的升华,诗人的感情由涓涓细流又汇入了浩瀚的河海。他翘首以盼革命战争凯歌高奏,正是为了彻底改变《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所说的“人民五亿不团圆”的社会现实。

“凯歌奏边城”,使得这个中秋不同寻常,也使得毛泽东笔下的“秋风”平添了许多喜气,作者的心情自然也更加舒畅、喜悦。儿女之情陡然转向风云之气,回到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本色,也赋予这首思亲诗以更宏大的格局气象。他把“捷报”当作中秋的最好礼物,那盼望人民幸福团圆的“满宇频翘望”亲民之情,更放射出中秋文化的光芒,因而成为他度过的最有纪念意义的中秋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