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的衰落,春秋战国诸侯兴起的前提条件

汝说文化 2023-03-06 11:04:38

春秋时期,周王朝所确立的各种典章制度开始崩解,出现了种种变化。但是,这个时期还不是新制度大规模创建的时代,一切制度的变迁,都依托旧制度的基础而展开。同时,旧制度在退出历史舞台前,也在不至于使自己消亡的范围内,不断作出适应新局面的调整。这是春秋时期历史变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在宗周镐京地区的土地大片丧失,这时王室所拥有的领土,东不到荥阳,西不过潼关,南不越汝水,北不过沁水,仅有六百多平方里。不过,相对于此期的诸侯而言,周天子的实力还不算十分虚弱。

但东迁之后,王室的土地有的被赏赐给诸侯,有的则被诸侯不断侵吞。所以到春秋后期,王室仅局限在成周附近一块很小的地区内,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只有一二百平方里。与地方已经增至数千里的诸侯大国相比,周王的力量就只能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了。

伴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周王很快就丧失了对各地诸侯的实际号令权。诸侯国不仅不向周天子纳贡、朝觐、述职,相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于强大的诸侯国。这样,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政治秩序就被彻底打破了。

东周时期历史的主题,在前期是诸侯争霸,在后期是大国兼并及全国走向统一。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中央王朝都不能发挥统一的中央政府的作用。因此传统的历史阶段划分,又将东周时代区分为春秋及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的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已经超出了东周王朝所存在的时间范围。公元前314年,东周王朝的直辖区内发生分裂,分别形成了东周国与西周国。东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赧王居西周国。

公元前256年,赧王卒,西周国灭。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国,东周王朝的全部土地并入秦国。从这一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尚有29年的时间。

“春秋”一词,源于古代史书《春秋》。《春秋》原本是历代鲁国史官编写的一种编年体史书,后经孔子删订,变成了儒学后人要学习的一部经典著作。孔子所删定的《春秋》,其记事的上限是鲁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下限是鲁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这与从平王东迁(前770)到敬王四十四年(前476)这一段历史时期大致相当,因此后人就习惯于用“春秋”一词来指称这个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号令诸侯能力的丧失,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够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了十分激烈的争霸战争,从而使诸侯争霸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取得了霸主地位的诸侯国,可以对势力弱小的诸侯国甚至是周王发号施令。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孔子曾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来形容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非常贴切的。

不过,春秋中期以后,随着诸侯国的兴起,诸侯国内的卿大夫家的势力也开始逐渐壮大,这样,一些诸侯国的国君也逐渐丧失了对于国家政治的主导权,孔子称这种现象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而到了春秋晚期,卿大夫家的实际权力又往往操纵在一些有权势的家臣手中,这就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在孔子看来,这些都是“天下无道”的表现。自今观之,这种表现反映的正是春秋时期政治权力的中心不断下移的过程。

春秋时期,以东周王朝为中心,四周错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比较重要者,大致而言,王朝以东及东北,有郑、宋、曹、卫、鲁、齐、邢、燕等;以北主要是晋;以西则有秦;以南及东南,有许、蔡、陈、楚等。此外,今江浙一带是吴、越两国的范围;今四川东部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古蜀国。

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华夏诸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东南部及东北部一带。而广大的西部及北部地区,除了秦、晋以外,甚少华夏国家在此立足。这里更多的是戎狄等少数民族的活动足迹,其中主要有羌、翟、义渠、白翟、林胡、楼烦、潞氏、狐氏等。他们虽然不时对秦、晋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总体说来,由于文明发展程度低于华夏诸国,因而实际上为秦、晋等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这是春秋时期秦、晋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时期另外两个力量强大的诸侯国楚、齐的周边情况,也大致如此。

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但是到了春秋晚期,经过近300年的兼并,诸侯国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并且还形成了强国更强、弱国更弱的政治局面,这就为战国时期的统一战争做了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

1 阅读: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