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祖逖、桓温等将北伐失败的原因,淝水之战结果如何?

汝说文化 2023-03-08 17:11:47

东晋建国之际,北方已进入“十六国”时期。初期,与东晋并立的有前赵和后赵,接着又有前燕和前秦,到后来则出现更多的割据政权。北方各政权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它们不仅相互展开割据混战,还不时兴兵南下,进攻东晋。东晋政权也多次进行北伐,以期收复中原地区。

最早进行北伐的是祖逖。祖逖出身范阳道县(今河北涞水北)大族,他在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西晋末年,祖逖与好友刘琨同任司州主簿,曾中夜“闻鸡起舞”,相互砥砺,被时人传为佳话。

刘曜攻破洛阳时,祖逖率领亲族、邻里数百家南迁到京口(今江苏镇江),被司马睿任命为军咨祭酒。祖逖向司马睿提出北伐要求,司马睿当时正忙于筹建政权,无暇顾及北伐之事,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拨给1500人的粮饷和3000匹布,令其自行招募兵士,北进中原。

祖逖遂于永嘉七年(313)率领随从南迁的百余家部曲溃江北上,“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的北伐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队伍很快扩充到2000余人,并且制造了大量的兵器。

祖逖联络黄河以南的坞壁主,共同进击后赵石勒。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收复了许多地方,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并迫使后赵石勒“不敢窥兵河南”。

但是,正当祖逖大力劝课农桑,练兵积谷,准备继续向北推进时,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晋元帝司马睿为防范祖逖功高难制,任命南方大族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出镇合肥,将祖逖置于他的控制之下。祖逖痛感壮志难酬,同时预料到内乱必起,北伐成功无望,遂忧愤成疾,于太兴四年(321)发病而死。后来,祖逖收复的地方又被石勒攻占,北伐成果丧失殆尽。

祖逖之后,庾亮、庾翼兄弟也曾有志北伐。他们以荆州为基地,练兵习武,积极筹备征伐后赵。咸康五年(339),庾亮上疏请求率兵北伐。可是朝臣多持观望态度,并以“弃江远进,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惧非庙胜之算”为由,横加阻拦。

同时,由于庾亮所遣先头部队被后赵石虎击败,执政者又征其人朝辅政,庾亮的北伐随之终止。不久庾翼因病去世,北伐之事无成。

东晋进行的历次北伐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桓温的三次北伐。桓温在继庚亮之后出任荆州刺史期间,为施展萌生已久的收复中原的志向,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永和十年(354),桓温率兵4万,从江陵水陆并发,进击关中的前秦,开始第一次北伐。晋军很快抵达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北),关中百姓“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桓温兵入关中,正值麦收时节,他打算就地收麦,解决军粮问题,遂屯兵不进。秦王符健则采取坚壁清野的对策,使晋军乏粮,陷入饥困,桓温不得已而退兵。秦军乘势追击,晋军屡败,伤亡甚众。

永和十二年(356),桓温第二次率兵北伐,进攻羌族首领姚襄占据的洛阳。是年七月,桓温自江陵出发,很快就击败姚襄,收复洛阳。他上表晋穆帝,请求还都洛阳,因遭到执政大族的反对而未能如愿。还军以后,洛阳又被前燕攻占。

太和四年(369),桓温第三次北伐,自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兵,进攻前燕。晋军由水道入黄河,很快推进到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前锋部队逼近燕都邺城。燕主慕容障惊恐万状,打算弃都而逃。但由于前燕得到前秦的救援,框温被迫撤兵,途中遭到燕军袭击,败绩而归。此后,东晋仍有人倡议北伐,但并无实际行动。

东晋的多次北伐,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收效甚微。北伐的目标在于收复中原,恢复晋室的一统天下,但各个统帅的意愿不尽相同。其中,既有执政者利用北伐相互制约,又有大族人物欲借助北伐以立威专权,致使本应当集中的力量在内争中分散耗损,屡次出兵而无成。这正如前燕谋臣申胤评论桓温北伐的结局时所说:“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

与此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北方南迁的大族在江南立足已久,他们不愿“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对收复中原,重返故里的热情日趋淡薄,因而对北伐不予支持。东晋的北伐虽然先后失败,但它对于阻止北方各割据政权向南方扩展势力,保护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淝水之战,是北方的前秦与江南的东晋之间进行的一场兼并统一战争。前秦是氏族符氏在“十六国”前期建立的政权。苻坚在位时,大力革新内政,使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国力强盛。

苻坚通过武力征服,统一了北方。其后,他便急于进攻东晋,以图吞并江南,一统天下。

淝水战前,符坚召集王公大臣讨论伐晋之事,参与朝议者大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由于连年征伐,国力大耗,并且兵疲将倦,有厌战之心;内部的鲜卑、羯、羌皆为心腹之患,对外大规模用兵可能引起变乱;晋朝君臣和睦,内外同心,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所以不可轻易发动进攻。可是,符坚却固执己见,自以为“有众百万,资杖如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灭掉晋国,轻而易举,指日可待。

符坚积极筹划南征之时,正值东晋国势强盛之际。晋孝武帝司马曜励精图治,执掌朝权的大族人物谢安继续实行以"和靖"求"安定"的施政方针,内部出现稳定的政治局面。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上呈现“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房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

在军事方面,谢安命侄谢玄在京口招募流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北府兵”,皆为“劲勇”之士,主要将领刘牢之等均以“骁勇”闻名于世,是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部队。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七月,符坚下诏,令民每十丁出一人充军。八月,符坚以符融为前锋都督,指挥慕容垂等率领步骑25万先行,自己随后继发。前秦大军有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苻坚进抵项城(今河南项城县)时,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沿长江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东晋君臣闻听荷坚亲率大军南下,举朝惶恐不安,唯有谢安临危不惧,从容镇定,“指授将帅,各当其任”。谢安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统帅以北府兵为主的8万军队,北上抗击秦军。

苻融统率秦军迅速攻占东晋的淮南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派梁成率兵5万进至洛涧,封锁淮水,以阻晋军。

苻坚赶赴寿阳后,便命东晋降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可是,朱序反将秦军虚实尽告谢石,并且建议应趁秦军尚未全部抵达前线之机,以速战夺取胜利。于是,谢石改变“欲不战以老秦师”的战略战术,乃命刘牢之率5000精兵夜袭洛涧,获得成功,临阵斩梁成等10将,歼灭秦军万余人。接着,晋军乘胜推进,迫近淝水。

秦军紧靠肥水西岸布阵,与晋军隔水相持。晋军前锋都督谢玄要求秦军略向后移,以便晋军渡水到西岸交战。苻坚打算趁晋军半渡淝水时,发动突然袭击,遂不顾将领们的劝阻,断然命令部队后撤。结果秦军顿时陷入混乱,一退不可复止。

谢玄率领晋军渡水,冲杀过来,苻融想要阻拦退兵,却因马倒而被晋军所杀。这时,朱序又乘机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不明真相的秦军将士四散奔逃,一发不可收拾。在晋军的猛烈追击下,秦军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不计其数。苻坚为流矢所伤,只带少数人马退回淮北,到达洛阳后,收集残部,仅有十余万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双方胜负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苻坚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在于灭掉东晋,统一全国。但他错误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也过分陶醉于自己所拥有的军事力量,因而缺乏周密的作战计划和充分准备。在秦军取得几次前哨战的小胜之后,符坚就忘乎所以,骄傲轻敌,进而发生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另外,秦军虽然号称百万,但真正到达前线并投入战斗的不过20余万人。况且这百万之众是从各族人民中临时征调来的,没有经过充分的军事训练,战斗力不强。

东晋之所以能够取胜,在于强敌压境、生死攸关之际,统治集团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军事指挥者运筹得当,部署有方,战略战术适宜。加以北府兵将士英勇善战,这些对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淝水之战对交战双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后,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陷人更大规模的分裂割据,而东晋解除了强敌的威胁,进一步稳定了它在江南的统治。此后,南北政权之间的对峙局面得以延续。

1 阅读:17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