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起源的秘密,就在《道德经》的神奇数字中

问道化鸣 2025-01-11 18:06:41
《周易》只是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文章标题的观点来自好友老邹,不是本人的观点。

老邹是我的道家朋友,湖南株洲人,他的先祖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以他家这一支脉,一直信奉道家、阴阳家,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道德经》解读中,会夹杂一些阴阳五行学说的原因。

有一天我俩陪客人喝擂茶,对方是术数学名家,他们之间张口闭口紫微斗数、大小六壬、六爻预测、奇门遁甲,他跟我说:老弟,我还是建议抽空研究一下术数学。

其实这几年在道协帮忙,充耳所闻全是术数之学,文献所载不离方术数理,他们最喜欢交流的也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之学。而我至今也没有正式看完一本此类书籍。

他认真地说,抽空看看吧,毕竟是源头文化,不可不知,你看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尤其是道家、阴阳家,一般都是科学家,老子世袭天官,自不必说,邹衍、驺奭、鬼谷子、石申、诸葛亮、张衡、袁天罡、李淳风这些人都是术数大家。

你再看古希腊的哲学家,从泰勒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到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等等,都是术数领域的高手,柏拉图创办哲学学园,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懂几何者,不得招录。

在我心中,他这个水平的老编辑,在道德经解读方面,与我有着很接近的理解,都认为老子不可能对预测卜筮类书感兴趣的。

老邹说:术数学门类庞杂,无所不包,《周易》也只是其中一支。但无论多么庞杂,无非阴阳、五行、干支“六字诀”,尽管从《道德经》的文本中看不出老子有此方面的思想,但也不能因此说老子不懂这方面的学问。

所以,老邹建议我多了解一些古代神秘文化,不奢求对理解老子思想有什么帮助,但是开卷有益,至少对得起我们曾在“玄门”之中生活过这段时光吧!

中国古籍中的特殊数字:“三”是生生妙理之数

你觉得《道德经》中的“三”,是概数呢?还是确指?是巧合,还是必然?有何玄机?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的就是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演化过程,其中的数字只表示次第增多,不是确指,也不是巧合与必然,更不是什么玄机。

老邹说:所以周监院一直把你们这些人叫作“麻瓜”,你看:易经八卦每一卦均由三个爻组成,分别代表事物发生、成长、衰亡的三个过程。

宗教上,道教有“道、经、师”三宝,佛教有“佛、法、僧”三宝,儒教有“君、父、夫”三纲,基督教的上帝是“父、子、灵”三位一体,伊斯兰有“主、经、民”三元素……

中国朴素的世界观和社会伦理基础,都离不开“三”:三才、三光、三纲、三义,这不会是古人闲着没事凑起来的吧?

老子为何不说“五生万物”“九生万物”,偏说“三生万物”?就因为这个“三”是万物生发的转化之数,质变之机,充满了神奇玄妙的先哲智慧之光!三生有幸、 三十三重天 、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觉得其中没有什么玄机吗?

他看我并没有被感动,接着说:这里的“ 三 ”不是你所认为的概数,而是确指,大的方面指三界 ,小的方面你可以罗列许多,总之,“三”的生生妙用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个体到整个宇宙。

在《道德经》里,“ 二生三 ”的“二”,不是分裂,也不是递增,你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阴阳观、整体观和方法论,阴阳观是华夏先民最基本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最初的昼夜开始,然后到吉凶、福祸、男女,你从阳爻、阴爻的卦象符号的造型就能看出来。

你说“一二三”不是确指,而我要告诉你的是:“一”就是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然后“一”分为天地阴阳“二”部分,二就是阴阳互根、阴阳平衡,这样不是很直观易懂吗?这就是老祖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法解释清楚“三”的深邃意义,没法接收“三”的智慧之光。

他看我心不在焉的样子,问我:你不觉得这样的解释简单直白,又不失华夏古文化意蕴吗?

我应付道:也许我们的站位不同吧?老邹不以为然,继续表达着他的观点。

“三”是支撑万物的基数

老邹说:先民早就发现了“三”具有的稳定性、普适性和渐进性,比如射箭,需要三点一线,把眼睛、箭头和目标这三个点,折成一个面,就会构成三角形稳定性,这不是巧合吧?

古人喜欢将“人”提升到与“天地”并列的地位,称作“ 三才 ”,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三”在管理中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比如行政管理方面的三要素、三分制、三权鼎立等。

这里的“三”既非巧合,也不是凑数,那是数百年、数千年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思想秘笈,其中的道理,也许只有具体操作者才能知其“个中三味”。

然后又讲到修炼的者的“ 三田 ”、人之将亡的“ 三寸气断 ”,生死轮回的“ 三世因果 ”;描述幸运之至叫“三生有幸”,人生的“三命(性命、使命、生命)”,老子的“我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先)”。

老邹说:“三”的妙用普遍而深刻,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你想过没有:宇宙万物不是“三”本身,就是“三”的倍数,九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也是从道家哲学和易经化来的。

道家哲学不离“三”“六”“九”,最高权力者是“三清”,就连供奉也不离“三”,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说,他把“术数”与“阴阳”置于同等的地位,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对偶,而是先哲的智慧结晶。

听他讲完,要上车了,我突然有一种放松的感觉。我很感激他对我的信任,只是,至今也没法接受他的观点。后来,他看我发文依然没有采纳他的观点,也不生气,只是说各有使命不同,并嘱我有时间看看他的《小六壬合数y测》。

他嘱我道:他这“习道”三十多年总结提炼的精华,全在这个本子里了,简单易操作,也是入门书,你就算是当作小说读吧。

殷殷之情,却之不恭,看过两遍,我依然像周监院说的那样“麻瓜一个”,即使理解点皮毛,却也不敢把它用在解读老子思想上。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能将神秘文化用在解读老子思想上,最多是增加一些耳熟能详的谈资。

当然,老邹还是老样子,知道我读了他的书,很高兴,约我小酌,让我写点东西出来。想来想去,就写了这么一点东西。

让老邹见笑了!



3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5-01-12 01:31

    古人说话必有依据,不会凭空想象。后世不能解才天马行空了。一二三数,说卦讲的很清楚~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蓍之德圆而神,一出自圆,即日上其中,继而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叫做叁天两地,因而有了一二三,也即画太极两仪。老子是据此而言的,此概念极其古老,并非他的发现,应源自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作八卦作结绳。当然老子孔子都有意含混其辞而已

  • 2025-01-11 21:19

    作者深知[点赞][点赞][点赞]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