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译释贯通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1-15 15:06:42

《道德经》第一章讲述了认知原理、文明起始,并由此推导、总结出人类的认知、思维和实践原则:无欲观妙和有欲观徼同出异名的玄之又玄,这奠定了《道德经》的基础逻辑和主体框架。这些东西总结出来是要付诸实践的,不是拿来单纯的哲学思辨的。那么怎样用呢?老子的叙述逻辑有非常明确的两条主线:一是运用于人和宇宙自然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世界观”平台;二是运用于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价值观”平台,我们用示意图表达如下:

世界观平台思维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认知和思维的问题;而价值观平台思维模式,解决的是如何运用认知和思维结果,发挥主体价值的问题。这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希望读者朋友们记住以上这两张图,第一张图串联了《道德经》的第1、4、6、10、14、16、21、25、40、42、51、70这些章节,这些章节可以比做是《道德经》这串项链81颗珠子中的大珠子,是《道德经》的理论基础;而第二张图串联了大珠子中间的小珠子,是《道德经》的实践指导。两条线索互相交缠,共同构成了《道德经》这串璀璨的珍珠。

以天下人都追求的美为治理目标,这是有过错的;以天下人都认为是善的方法作为治理手段,这是不善于治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我们常常运用的认知和实践法则。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处事,以“不言”的方式教化。万事万物兴起而不推动,成长而不占有,作为而不依恃,成就而不居守。正是因为不固守其成,所以其作用才永远不会消失。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的主题,阐述的是“无为”政治治理理念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原则。所以,本章的文字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传统的解释却停留在哲学思辩的层面,与《道德经》的主题不合,也没有太多的实践意义(况且其哲学思辨也极为牵强),所以传统的解读是偏离老子思想的。

以天下人都追求的美为治理目标,这是有过错的;以天下人都认为是善的方法作为治理手段,这是不善于治理。为什么?

我们可以参考本文开头的两张图,思考如下问题:一位统治者(当然可以换做各级组织的管理者,比如企业领导、校长,甚至家长),站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两个平台上,他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当然,是“无欲观妙”和“有欲观徼”的玄之又玄。具体运用:“无欲观妙”要求他必须考虑“万物(人才物资源——对立方)”的诉求和发展,而“有欲观徼”又要求他必须考虑“平台(国家、组织、团队、家庭——己方)”的生存、发展。换一种说法: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诉求、目标、愿景以及实现途径,也存在对立统一关系。既然是对立统一关系,就存在一致的地方,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所以作为统治者,考虑的应该是维护、促进“平台”的平衡稳定发展,而不是人为地去统一、或对立。

不能人为的对立好理解,为什么人为的统一也错了呢?人为的统一也不利于平台稳定,正如一个船上的人员如果都站在船的同一边,那这艘船非沉不可。再比如,天下人都想富裕、富足,但国家也要强盛,这两者既统一、又对立,有主要矛盾,有次要矛盾,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应该怎样考量呢?肯定不能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寅吃卯粮、坐吃山空。想想我们国家在解放后饿肚子的情况下搞三线建设,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作为“万物”和作为“器长”,其责任是不一样的,其“观妙”和“观徼”的落脚点也是不一样的。

一句话:统治者既不能人为搞对立,也不能单纯地搞统一,关注点和着力点是对立和统一的平衡。我们可对照第28章中论述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来理解这句话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哲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句话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论根据。对立统一是我们在实践中常用的法则,也是最基本的认知手段。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主观的出发点不同,认知和思维结果也不同,你看到的是无,我看到的可能就是有;你认为难,我却认为易;你觉得长,我却觉得短……在对立中寻找统一,是认知原理,也是政治智慧、治理原则。

传统解读过多地渲染这句话的哲学意义,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从第一章分析中我就强调,这是解读《道德经》的传统通病,只会削弱学习者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论点,那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一句就是论据。理解其逻辑关系就可以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由以上的论点和论据,得出圣人的处事和行政法则:“无为”和“不言”。“不言”就是“无为”的内容之一,所以本章的重要结论是“无为”,那么怎样理解“无为”?千百年来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我认为还是要从《道德经》文本中来找答案,在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但解释时最好不要随意发挥。我认为“无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无为”就是第一章“无欲观妙”思维原则的具体运用(“有欲观徼”思维原则的具体运用是“不争”,这些概念是一一对应的,我将在以后讲到“不争”时细述)。就拿第二章所讲的道理来说,在统治者的统治下,天下万物各自从自身为出发点产生“美丑对立、善恶相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样的对立统一,那么对于统治者来说,他的思维方法和治理原则应该坚持“无欲观妙”,即不参与任何对立的一方,他的治理思想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历史中去来,到历史中去……”这是“无为”的理论意义。

第二、“无为”就是“不要做”,“不要做”什么?老子从第二章开始,给我们列举了一长串“不要做”的事情的清单(这个清单我们将一章一章地列出来)。老子为什么要列举这张清单,原因很简单,仍然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原理的必然选择:人类的主观认知、思维结果、文明成果是需要实践检验的,在实践检验过程中,谁会告诉你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没有人告诉你!如果你错了,往往是以失败的方式来提醒你。所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被现实不断地无情打脸,被失败一次次按在地上摩擦的历史。前人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踩过无数的坑,“无为的不要做”清单,就是一部“避坑指南”。

而“不言”就是“无为避坑指南”的第一个“不要做”。根据第2章的前后文字逻辑,我们可以整理出“不言”的基本内涵,就是“不立功立言”:

①圣人以维护平台系统的平衡为己任,而不是去迎合天下,搞出让人歌功颂德的政绩,换言之即:不立功不立言;

②万物在稳定的平台上各自发展,而圣人却“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以立功立言为个人的生存发展逻辑。

①再次强调,不要用哲学思维来理解和解读老子,意义不大;②树立“两条主线”意识,第一条讲“理论”,自第一章始,第二条讲“实践”,自第二章始,按照这个思路读下去,可将81章文字联为一体;③接下去的几章,都在讲“不”,要纳入到老子“无为”实践方法之避坑指南,联结起来,事半功倍。

2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5-01-17 21:24

    纯属放屁而已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