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雾里看花,花美人艳,所以,距离产生美,但它还有另一个用法,你知道吗?
先来说两个词,远词与近词
远词是不同属性,不同范围,不同领域的词语。
比如:桌子、帽子、悟空等等,这些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甚至是不同的事物,产生不了联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bdb30c6cac83fbf8b9661ffc58b81d.jpg)
而近词是同一类型、同一范围、可以联想到的词语。
比如:一看到天空,蓝天、白云、飞机、鹰、各种鸟类等等,从一个词可以很自然得想到的。
之所以先说2个词的概念,是因为要验证距离是如何产生美的?另一种用法是什么?
距离产生美,是朦胧、模糊产生幻想,而诗的语言也是如此,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写诗就会枯燥无味,而借助距离就产生不一样的美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c667bbb59f7aa7d491de0a78e3a155.jpg)
正常逻辑写的诗: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乌青《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一句话反复说,标题已经说完了,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看了这样的诗等于没看。
看到云,第一反应是很白,距离很近且可以产生联想,再加上符合正常思维,这样的诗意就无从说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0bc320d8a2d72e5e6a5abacb4343f6.jpg)
再看看距离产生美的诗:
悲痛这块石头
撞碎了他的前半生
失望这把刀子
把天空裁成一团乱麻
—叶开
悲痛与石头、失望与剪刀,正常联系不到一起,甚至不会产生联想,这就是远词产生的诗意。
从这里得到了一个启发,如果想写有诗意的诗,就需要距离,需要用远词,需要不合常理,这就是距离的另一种用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43e908c5ab32e9252d5530ed508bae.jpg)
随手写下几个词,用远词试试看
大地、玉帝、华府、饿鬼、项羽、成都
站在大地上的饿鬼
看着华府里的项羽
玉帝在成都凝视
一个混乱的时代出现了,大地上为什么到处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又为什么看着项羽?项羽出现在华府,是想请唐伯虎出山指点迷津,还是刚好路过?玉帝何时降临人间,又在凝视何人?玉帝是转生还真身?大有群雄并起,仙侠乱舞之感。
这些词平常根本不会联系在一起,而组在一起之后,产生了魔幻仙侠的场面,大有不破不立之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47f816df210a2b19f44658665c8d2f.jpg)
能指是字符及发音
所指是某物/概念
能指更接近本意,而所指更多的是延伸意思
比如“手”这个词,能指是人身体的一部分,而从手可以想到很多,扳手、帮手、钢琴手、水手等,从人到物都有,就是“手”的所指了。
能指更加具体,范围很小,而所指则范围很大,什么类型都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204a39121d58a8613fe4c3d4e38e0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