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的学科难度,总体还处于文理平衡的态势,理科最难学科数学,文科英语有一定难度,而其他学科则相对简单,包括初二新接触的学科物理,以及初三的化学。
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于初二现象的认知,就是理科难度的加大,数学确实如此,但物理却不是,至少上学期不是,声光热考察的仍然是基础现象,没有复杂的理科思维,也没有很多的记忆性能力,与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容易理解。

英语反而成为很多学生很容易忽视的学科,初二英语的语言量和单词量明显提升,很多学生的差距就在这个阶段产生,包括一些理科成绩优异但英语偏科的学生,其实颇为可惜。
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有了一定难度提升,但仍远低于数学,也低于英语,不是这个知识点本身不具备难度,而是难度被明显淡化,如果建立区分度,浮力与压强,质量和密度,力与运动,以及初三紧接衔接的杠杆与滑轮,都可以出难点形成区分度。

但中考物理就是这样欠缺难度,在于初中新接触的学科包括物理和化学,首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一些基础知识,如果稍微提升难度,大量的思维能力薄弱的孩子,很容易就放弃学习。
这就使得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初中和高中难度明显不衔接,高一直接就进入选拔分层模式,初中这两门学科优异,高中突然学不懂的情况,也最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