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哪些不能跳的“坑”?

红苓读书 2023-09-24 11:43:17
宋国:刻板印象很难改变

我们现在的好多贬义的成语,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

比如说:

守株待兔, 让我们看到了宋国人的懒惰;

拔苗助长,让我们看到了宋国人的急于求成;

尔虞我诈,让我们想到了宋国人的奸诈;

智子疑邻,让我们感到了宋国人的多疑;

……

宋国为什么和这么多贬义词划等号?

原因有三:

第一,庄子在《庄子》里常常把国君比作被戏弄的对象,再加上宋襄公一味地“仁义”,让宋国成了天下诸侯的笑柄,让天下人都认为宋国人都又傻又蠢。

第二,宋朝是商朝的后代,周灭商后,是不愿意让商朝的后裔以“褒义”的形象出现的。

第三,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在宋国的一棵大树底下乘凉,这棵树被宋国人砍伐后,在后世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时代,自然对宋国没有好印象。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不要让刻板印象成为自己的帮凶。

赵国: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是可以化解的,但有一种仇恨永远化解不了,那就是断人财路。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就是因为他触动了当时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让那些人恨之入骨。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有勇有谋,成立了“赵轻骑”,让赵国骑兵团闻名天下,且修筑了长城,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

可他废长立幼,导致自己被饿死不说,还让赵国实力急剧下滑。

赵武灵王继位后,赵国几十年没有阶层变动,大部分权贵都押宝于太子,等着太子继位后升职加薪,可赵武灵王立了小儿子为接班人,怎能不让大儿子和一些大臣分裂?

他想把两个儿子都照顾好,结果两个儿子成了仇人不说,还因为争皇位把他饿死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做决定之前,综合衡量各方面因素,让大部分满意是最稳妥的办法。

楚国:占小便宜吃大亏

楚怀王继位时,楚国还是战国时期的大国之一。

但楚怀王没有爷爷和父亲的战略规划,阳光盯着眼前的小恩小惠。

被秦国的相国张仪忽悠了好几次:

张仪让他与齐国断交,他就派人去齐国城下骂街;

张仪说给他商於之地六百里,结果说是六里,他气的只想处置张仪,不想国家利益;

把张仪关进死牢后,张仪一吓唬他,他就把张仪放了……

楚怀王只想占便宜,解一时之气,最终便宜没占到还落得身死他国。

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做的就是占小便宜,占的便宜,总会以某种方式加倍还回去。

齐国:做了楚国的猪队友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能因为对方是猪,自己也成了猪。

楚怀王昏庸,被忽悠之下与齐国断交,齐国眼睁睁看着楚国被打,就是不伸出援助之手。

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说,齐国被楚国拉下了水,做了猪队友。

如果齐王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不计较被楚国骂的仇恨,和楚国结成联盟,不光是帮了楚国,也是帮了自己。

一旦齐国帮了楚国,楚国必定会为自己骂齐国的行径深怀歉意,还会和齐国结成更牢固的战略伙伴,让秦国没有可乘之机。

人生最大的愚蠢不是被困住,而是被某个人或某些事不停地拖下水,一直在被同化。

齐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齐宣王联合韩魏,破了秦国方城,秦国不得行求和。

齐国成为战国时期不可忽视大国之一。

可齐闵王继位后,与秦昭襄王并称东西二帝,导致五国伐齐,吓得不战而降。

沈从文: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却很远,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一步登天的成功极少,就跟天上掉馅饼的概率差不多。

写在最后的话

渤海小吏说,一个人不管读了多少历史书,懂了多少道理,该犯的错误还会再犯,因为人性使然。

但,我想说,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多学习,毕竟有些人靠智慧是可以绕开一些“坑”的。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1 阅读: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