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心得:要想调息到位,先要了解呼吸四相“风喘气息”

钦泽练八段锦 2025-04-08 11:33:02

呼吸在八段锦中很重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重要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抓住本质即可。本质是什么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逻辑三段论来表述——因为八段锦属于气功,而气功讲究“三调合一”,因此八段锦按照气功的调息要求来就对了。

对于调息,很多人认为指的就是调整呼吸,这是不对的。调息是一个特定名词,并不是指孤立的呼吸,而是与调身、调心相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

看完本文后,将会了解到:“息”只是呼吸的四种形态之一,因此练功中的调息与日常呼吸是不一样的。

本文的内容结构如下:

呼吸四相:风喘气息进入“息相”的三点建议八段锦调息的几点关键呼吸四相:风喘气息

古人认为呼吸有四相,这主要是佛门坐禅的说法,我们来看看天台宗智者禅师怎么说:

息有四种应当拣择,一风二气三喘四息。有声曰风,结滞曰气,出入不尽曰喘,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绵绵若存。守喘则劳,守气则结,守风则散乱,守息则定。

翻译一下,四相的区分如下(按照原文的顺序):

风相:呼吸粗重,能听见声音。我们在较大运动量的运动后就会如此,或者心神不宁时很难心平气和。风相容易耗散元气,不仅不利于入静,还会造成气机紊乱、精神涣散。气相:也就是气滞、气结,呼吸不畅。表面看没什么大问题,实则做不到呼吸均匀、细长。没有经过长期练习的人大多处于这个状态,刻意关注呼吸,反而造成呼吸不畅。喘相:这个看原文就很好理解,出入不尽,就是说呼吸比较浅,通常所说的气短。情绪波动或者身体较弱时容易如此。喘相容易疲劳,尤其是需要呼吸配合动作时,更是难以做到位。息相:没有上述三种问题,就是息相。绵绵若存的意思是均匀绵长、若有若无,这时整个身心都放松、安静下来,气血通畅。我们练功追求的就是这个状态。

安般守意经

坐禅之所以高度重视呼吸,就是因为风、气、喘三种呼吸形态都不利于进入松静状态,而且因为身体有问题或者不良习惯,导致呼吸有问题,所以要在练功时加以克服。

调息不能简单理解成调整呼吸,而是指进入“息相”。

进入“息相”的三点建议

前面说了“息相”是目标,那么如何能进入这种状态呢?这里给四点建议:

1、不要想着一步到位,逐渐过渡。

看到很多人说站桩要自然呼吸,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对于初学者,不关注呼吸反而有利于松静。然而随着练功水平的提高,还是要关注调息,而且必须要关注调息,争取进入“息相”。要有这种认知,否则始终采用自然呼吸,练功是无法精进的。

深呼吸

练过静功的人应该都清楚,调息很难,本来呼吸挺正常,一旦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反而开始出现各种问题。越是想将呼吸调整到均匀、细长,反而容易气滞或气短,更不用说若有若无了。采用腹式呼吸就更加不畅了,呼吸几次就要切换到胸式呼吸深吸一口气。

我的经验是逐渐过渡,先从自然呼吸开始,然后做到轻细,再做到深长,然后将意念逐渐转移,做到若有若无。要注意上述过程不一定是每次练功时一次性做到,可能需要拉长到很长的周期,比如花上几周、几个月让呼吸轻细,再花上一段时间做到深长,一步步向前推进。

2、对呼吸形态多加留意,及时调整。

了解了呼吸的四相,我们在练功中就要对呼吸多加留意,及时发现呼吸所处的“相”,以便随时进行调整。练习静功或柔缓的动功时,呼吸粗重的“风相”不大可能发生,很多人可能就会误以为呼吸没问题,这就是对“四相”的认识不够,没能辨别出细节。

有人为了避免“出入不尽”的“喘相”,就刻意深呼吸,结果变成粗重的深呼吸,接近“风相”了,做不到细长。“气相”更难识别,一般来说有意识控制的呼吸都属于这种形态,因为做不到若有若无。比如有人气短,却硬要控制着呼吸绵长,不出几个呼吸就会造成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气相”。

正确方法应该是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做到绵长即可,比如别人能做到10秒一个呼吸,你就先做到5秒一个呼吸,然后逐步延长,务必要保证呼吸均匀、不间断。

还有就是,要想真正改善呼吸的质量,就要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有了横膈的参与,呼吸能做到更深更长。再加上意守丹田,也更有助于做到调息所要求的若有若无。

3、动功要注意动作配合,以免影响调息。

在练习八段锦这类动功时,由于身体要做动作,就不能像练静功时那样安静、放松,就会影响到调息。更何况还有些动作挤压了胸腹,比如两手托天时胸腹被上拉,再比如两手攀足时胸腹被挤压,更加影响了正常的呼吸。

八段锦

那么怎么保持调息到位呢?一是将动作尽可能放慢,更加柔和;二是配合短暂的闭气,确保吸气和呼气的质量;三是每式结束后做好调整,原地不动时做好调息,并且可适当延长两式之间的调整时间。

八段锦调息的几点关键

最后再强调几点八段锦调息的关键。

1、八段锦不是武术,不要将武术中的呼吸照搬过来。总有人问我八段锦中如何将呼吸与发力配合好,我回答说八段锦不是武术,用的不是武术中的发力方法,既不是肌肉之力,也不是硬气功的爆发力,而是注重的是拉筋、胸腹运动、经络导引。

2、八段锦中的调息要与调身、调心融为一体。在“三调和一”的状态下,调息应该是若有若无,呼吸与动作的节奏高度统一,呼吸之间心神越来越静。在静功中,没有肢体动作,调身主要就是指保持姿势、放松。八段锦属于动功,则有所不同,调身的比重加大,三调都是围绕着动作来展开,因此要结合动作来调息。

3、八段锦的调息有几个层次。我在之前的文章多次提到过,这里再次强调一下。第一个层次是自然呼吸,用于控制动作的节奏。第二个层次是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松腹,加大对胸腹的刺激。第三个层次是逆腹式呼吸,加入横膈的运动,使呼吸更深更长。第四个层次是逆腹式呼吸配合经络导引,调息重点变成了气功之“炁”。

新识评专注于养生、修身的研究与实践,只发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

3 阅读:157

钦泽练八段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