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开米粉店的吕老板总有些新的观察视角用来解释一件事情,给人带来启发,比如下面这篇文字:
今天聊一个词:安全边际,这是投资领域的一个词。
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词,也有些人没听过,解释一下什么意思。
比如,一家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50元,而当前股价为40元,10元差价就是安全边际。
老陈反复强调小而美开店,其实就是一种安全边际,给自己留一定空间,让自己不至于跌倒了爬不起来。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安全边际,对营业额的预估。
拿我开的二店举例,我选择二店位置的房租成本和设备投入不高,所以我对他的预期也并不高,我设想中营业额稳定在2000左右,去掉人工和各种成本一个月自己能剩下1万多利润,当时我想的即使是上米饭,也不会超过3000,我的预估和现实的情况差不多,虽然到达2000营业额的时间很少,但确实也实现过这个目标。
如果没有出意外的话,营业额稳定在2000,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开店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我们没办法掌握所有的信息。
比如二店开起来才发现,这学期的招生人数相比之前少了很多,又比如我们餐厅紧挨着快递站,很多学生下课或放学,会结伴取快递,这时就会选择就近吃饭,而后来快递站搬到了校外,导致中午和晚上,食堂客流大幅下滑,本来预估每月有1万的利润,后来发现只能保本。
表面看这是我做了准备但运气不好导致的,但从安全边际的角度去看,我就是犯了错误。
按照安全边际的理解去思考,如果你预计的营业额是2000,那你预估的营业额要达到3000才行,因为开业后你可能会碰到一些之前没料到的风险,如果你预估的营业额就是2000,那风险来临的时候,你实际的营业额可能就变成了1500甚至1000。
你以为影响的只是营业额吗?不对,还有你的心态,一家店如果你能看到希望,你会坚持去做,但当落差太大,你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就没有信心坚持了。那之前投入的钱精力就都变成了亏损的成本。
而如果你设想的营业额是2000,预估3000,后期经营下来如果没有风险稳定在3000那当然更好,但一旦风险来临,即使降到2000,你心态上也不会慌乱,一切照旧,这反而还会成为你的一个成功心得。
所以不单单只是考虑成本的安全边际,在营业额的预估上也要考虑安全边际。
有人可能会说了,如果我想要2000营业额,那我要考虑预估能到3000的位置,但如果根据真实客流推算出3000的营业额,那房租成本岂不是也上升了?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大概率会,但也一定会有漏网之鱼,就看你能不能找到。
如果没有这点经历,当别人告诉我这段话,我会简单的理解为:嗨,这不就是找高性价比的铺子吗?
说简单点也确实如此,但前者是从获得回报的角度来看的,当我们在开一家店的时候,我们对未来的设想是偏向于美好的,这个时候大脑很可能会骗我们自己:哎呀,这个位置算过了,没什么问题,可以的!但实际上现实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社群中肯定有很多老板遇到过,店刚开,结果封路了,这就是未知的风险。而后者可以让我们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问题,会让我们做决定时更谨慎。
这是我花几万买来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以上是吕老板的分享,我补充一些想法:
用安全边际这个来解释挺好的。
我举我的一个店为例,这个店17年开的,已经9年了,当年在社群里开店全程都分享了。
我当时算的保本营业额是600,配备一个员工启动,预估的营业额是2000左右。后来有一两年时间稳定在三四千。这些年营业额一直在涨,现在每天可以做五六千,好的时候七八千,也算是安全边际比较高的案例。

在给大家分享开店理念上,我尽量知行合一。就是我给各位说的,是我自己做到的,是可行的。在店铺的发展方式上,小而美大家可能听得多了,不赘述了。这个理念还有个内涵就是,开店不要总是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单店盈利能力,运营要往深里钻,而不是粗放式,你要在产品上管理上运营上效率上宣传上顾客关系上。。。追求更好,不断地试图突破营业额天花板,你觉得做3000挺高了,也许可以上4000,5000,甚至6000。假如你要达到6000,应该做哪些事情才可能实现,要这样去思考问题。
这个通过深化运营从而提高营业额的过程,比扩大规模开分店风险要小很多,盈利能力要强很多的。这也是给自己很高很高的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