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升级的成果表明,楼市泡沫并未让其失去20年

樊稠我见 2024-11-29 22:34:41

日本“失去的20年”是指日本在签定“广场协议”之后,1990年代到2000年代所经历的经济停滞,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国家、社会基本不发展甚至倒退,相当于这20年经济没有发展,所以被称为“失去的20年”。

产生这一情形主要原因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增加、企业的过度负债,以及政府对此采取的不当政策等因素所导致的。这些因素导致日本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物价水平持续下滑。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的经济确实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然而,日本真的失去了20年吗?事实并非如此。回顾日本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的历史就会发现,日本经济并未失去20年,只不过其增长方式并未明显体现在GDP增长数字上,而是默默以产业升级取而代之。

一、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仅单纯依赖于GDP标准

之所以人们会对日本经济作出“失去了20年”的评价,是因为经济学家对于一国经济的评判标准,往往习惯于用GDP指标来衡量。实际上,仅使用GDP这个单一标准去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全面的。

1997-2017年的20年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只有16.5%,年均增长率只有0.77%。如果纯粹从经济增长率数据而言:用经济停滞来形容日本近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为过。同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是9.5%,越南也接近于8%,韩国的经济增速也大体保持在日本的3倍左右。

令人困惑的是日本经济在经历二十年的低增长后依然还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依旧处于世界前列。因为日本GDP计算的是其国内的交易中产生的增加值,并未计算日本庞大的海外资产。而日本自从安倍上台后实行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后,日本开始大规模的做海外投资,并且在海外扩张中形成对海外经济领域中的战略控制,所以日本渐渐的成为了一个海外收益大于国内收益的国家。

在此情况下,虽然日本国内GDP几乎停滞不前,但是海外利润飞速上升。如果我们仅用其国内GDP指标去衡量日本,并以此证明“日本失去的20年”,这显然不合逻辑。

二、在所谓的“失去20年”期间,日本通过科技创新,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产能过剩。而日本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来强迫企业兼并或关闭,只能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抱团取暖,把过剩的产能消除掉。

经过一番行业整合,100多家钢铁公司相互兼并,只剩下3大钢铁公司,200多家银行兼并,只剩下3大商业银行。把产能压缩到最合理的状态。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企业此时选择了“走出去”这一条发展道路。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出现了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热。日本目前在海外有7万家企业,仅在中国就有3.5万家。

与此同时,日本大刀阔斧式地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日本所采取的产业升级对策,就是“抛弃”,把白色家电、电脑、甚至手机等他们认为是中低端的产品统统扔掉,实施背水一战式的转型。

如今,日本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果。近年来,我们看到日本许多的半导体企业抛弃以上传统产业后,致力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研发,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在这一转型升级过程中,落后产能被剥离,夏普卖给了台湾的鸿海集团,三洋电冰箱、洗衣机卖给了海尔集团,NEC公司的电脑卖给了联想,东芝的白色家电卖给了美的集团。

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的科技产业和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汽车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此外,日本社会在保持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取得了成功,人均寿命和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这也是日本经济的底气所在,日本至今仍在全球经济排名中稳居第四。

虽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日本在这段时期里的确表现不佳,但在其他方面,日本并没有完全“失去”这20年。

事实证明,在所谓的“失去的20年”期间,日本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

1、科技创新

尽管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的一些传统消费电子制造企业如索尼、松下、东芝等陷入了困境,但日本的总体创新能力仍然非常强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的专利数量和质量都反映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2007年,日本在美国专利授予率达到42.9%,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此外,日本的渐进式创新也非常重要,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改进技术,服务现有用户群‌。

2、产业结构调整

在“失去的20年”期间,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调整。环保、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日本拥有重金属处理、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许多企业实现了绿色生产。此外,电子产业也在不断升级,虽然消费电子产业面临挑战,但其他领域的电子产业仍在发展‌。

三、选择了正确的战略转型路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日本的产业升级恰逢其时。而且日本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也值得我国借鉴。日本企业的创新方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就是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瞄准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人们眼中“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的创新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在全球彩电、手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行业的排行榜上,日本企业已经不再名列前茅。

但日本企业正从B2C领域,逐渐向B2B领域扩展、转型。松下从家电DNA,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将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汽车、食品、水、空气安全领域和教育产业;索尼复兴电子业务的计划遭遇挫折,电子领域今后将强化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

在半导体领域,虽然日本半导体企业在电子市场份额快速缩减,但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不断提升。

此外在创能、蓄能领域。风靡一时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电池就是由松下提供的,松下、三菱等还在研发氢燃料电池。机器人也是日本着力打造的新兴领域。安川电机原来是马达、发动机的生产商,现在已成为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

总之,日本企业已从传统家电业摆脱出来,特别在医疗、能源、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为下一步的盈利打下了基础。

日本企业的战略转型之所以十分成功,其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条:一是控制上游,主要是控制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设备;二是占据中游,主要是研发核心零部件;三是放弃下游,也就是说,尽量少做终端产品,因为中国、韩国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做得很好,日本再参与竞争,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

四、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复苏采取了正确的政策

1、实施金融领域改革‌

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处理银行不良贷款,注入公共资金、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促进金融创新和竞争‌。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特别是在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3、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兴产业转移,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五、日本先进的教育水平,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充足的人才

事实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并已具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有的先发工业国的优势,与日本先进的教育制度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日本国内的教育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

日本早在1872年就颁布了《学制》,试图将全国教育纳入统一管理之下。经过数次改革后,日本教育无论是普及程度,还是教育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1920年时,日本的国民入学率就已达到99%。

二战后,日本的教育体制开始仿效西方国家的民主教育制度,教育改革促使日本国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一时期,大量人才不断产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日本的教育体制更加完善。

为何日本的科技创新一直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都与日本先进的教育体制与较高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日本教育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普及率和均衡性‌

日本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9%‌。此外,日本各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对均衡,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分,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资源都差不多,学生基本都是就近入学‌。

2、‌教育设施和机制‌完善

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和体育设备非常先进,所有小学都有一个室外操场,大约90%的学校拥有学生健身室,75%的学校拥有户外游泳池。此外,日本的教育机制非常灵活,政府设立了多种类型的高等专科学校,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3、教育公平‌

日本是世界教育公平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只有9%的学生表现出由于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化‌。此外,为了消除家庭、地区上的教育差距,日本地方政府推出了针对初高中生的公办补习班,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学生可以免费参加‌。

4、‌教育分流‌

日本的高等教育通过学费和助学金制度实现了教育分流。由于大学学费较高,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在初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就业,而能够上大学的孩子家庭条件一般较好。这种分流机制使得名校中更多的是从小重视教育的家庭的孩子‌。

5、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日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习自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了高度自我驱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才‌。

6、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许多日本大学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如联合招生计划、双硕士项目等,拓宽了学者的视野,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的共享‌。

7、‌政府支持‌

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投资,不仅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而且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政府持续增加对科研领域的资金支持,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日本的教育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我国也处于楼市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复苏阶段,日本如何利用泡沫破灭后的20年,成功完成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虽然国情不同,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加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并在此过程中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

1 阅读:45
评论列表
  • 2024-12-01 08:41

    是肿瘤必须割掉之后才能重生! 靠兴奋剂、止疼针只能止一时之痛,最后生命只能更快终止!

樊稠我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