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很多地区的规划已经开始落实。农民看到这种事态之后,也开始纷纷加入农村建房浪潮之中,但是部分农民仍处于观望当中,期待着其它改造方式的出现。
联系现实,年年建新房,却不见新村,即便有一些新“村庄”,也是村落合并或者整村搬迁之后的结果。为了避免唯拆迁论,并尽可能保留农村原有价值,很多地区开始探寻另外的农村提升实现途径,接下来,还没建房的有福了。

其实,农村规划,是一个整体性工程,其不只包括整村拆迁,还包括农村整体改造或者多村联合改造,关于建房方面的试点,就是依托宜居型农房改造,而试运行的统一建房工程,少部分农民已经享受到这一福利。

推行农村统一建房试点的好处有哪些?
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整体规划,确实能够帮助农民住上更加干净的楼房,但是大多数农民,无法自行创造更多的收入,这使得他们无足够财力,支撑高开销的住楼生活,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在住楼和原有农村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对农村进行整村或多村统一建房,就能让农民在提升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还能继续自给自足。
与此同时,现在越来越多农村年轻人,举全家之力在城市安家,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希望有财力和机会将农村房屋重新翻建。这不仅是一种思乡情结,更是一种给未来多一份保障的理智选择。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建房成本大涨的情况下,很多人拆得起,却建不起,有些人有户却无宅,这时候统一建房就能满足以上这些需求。
总的来说,农村统一建房试点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农民,既能留下宅基地,又能继续自给自足,而且,可让农民低价住新房。心里一直留着回村翻建农房的念想,这并非心血来潮的错误选择,因为虽然农村在挣钱方面赶不上城市,但是在安身立命方面,却有着无法忽视的优势。归乡筑巢,是为了让飞鸟永远有个家。

“预订式”统一建房来了,没宅基地的也有份。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中,厦门要求,独立建房宅基地面积原则上不应小于60平方米,因宅基地面积有限的可以采取多户联建住宅。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接下来,在农村规划原址提升项目中,多户联建或多村联建,将会逐渐走入农民家庭,让农民以较低成本,住上宜居型新农房,保障户有所居、有好居。
除此以外,很多地区,希望找到除拆迁外,更好的农村规划方式,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福安村为例,采取“多户联建+一户一证”方式,让农民联合报建预订,住上统一建设的新房,其中,40年未分到宅基地的有户无宅的农民也有份。而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相继跟进且扩大统一建房试点,一些晚拆迁的农民,反而会受益更多。

面对接下来农村规划和改造,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能够对房屋进行翻建的,尽量翻建,但是在建设房屋时,不要建设过高建筑,建议以一层或二层为主。另一个是接下来农村福利,按户的数量分配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建议人口多的家庭及时分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