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对印度加征报复性关税,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场原定90分钟的紧急磋商持续了5小时17分,最终促成中印双方在22项贸易便利化措施上达成共识。此刻,莫迪政府正面临特朗普抛出的终极考验,4月2日起,印度输美商品将承受对等关税,潜在年损失达70亿美元,这相当于印度国防预算的18%。
印度外长苏杰生3月28日的表态揭开战略转向序幕。他在新德里智库演讲中首次将中印边境争端与经贸合作解绑,承认“分歧不应阻碍21亿人的共同发展”。此举与2023年其“边境问题不解决不谈合作”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知情人士透露,印方在闭门会议中提出三项关键让步:解除对中国59款APP的禁令、将光伏组件进口关税从40%降至10%、在钦奈港设立中国装备专属物流区。
美国的关税倒逼机制成为破局推手。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将哈雷摩托车关税从100%降至美国水平的2.5%,并取消对苹果、杏仁等农产品的报复性关税。这对占据印度出口额22%的农产品加工链构成毁灭性打击,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腰果加工厂已有37%进入停产状态。尽管印度曾以90亿美元军购F-21战斗机向美示好,但白宫贸易代表莱特希泽3月29日明确表示:“军购不能抵扣关税债务。”
中印谈判桌暗藏地缘政治算计。印度商务部流出文件显示,莫迪政府试图将中国拉入“关税同盟”,共同对抗美国301条款。
作为交换,印方愿在电子制造领域向中企开放,允许华为参与6G试验并在班加罗尔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中国则提出建立“南亚跨境能源走廊”,通过印度向孟加拉国输送光伏电力,这项价值32亿美元的计划可能改写区域能源格局。
历史性转折出现在3月30日凌晨。印度财政部连夜发布第89号公告,宣布对527项中国工业品实施“临时关税赦免”,涵盖从汽车零部件到医疗器械的关键领域。中国海关总署同步开通中印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成都至孟买的货运航班加密至每日三班。这些举措可使双边贸易成本降低19%,据摩根士丹利测算,中印2024年贸易额有望突破1500亿美元。
然而深层裂痕仍未弥合。印度军方在谈判期间向藏南地区增派两个M777榴弹炮营,中国边防部队则举行高原实弹演练。分析人士指出,莫迪政府正在中美间走钢丝,既需要中国市场缓冲美国关税冲击,又担忧过度依赖招致战略被动。这场关税危机下的临时联姻能否持久,或许取决于4月2日纽约股市开盘时,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能否守住83.5的生死线。
中国企业对阿三投资,不但资敌而且血本无归!两国的边境问题基本不会谈拢,再加上历史原因,去阿三本土投资基本就是送牛奶!最明智的包法就是,国内生产爱买不买,还必须是先付款后发货!!!
信你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