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拘留所度过80岁生日之际,数万支持者涌上马尼拉街头,要求政府接其回国。这场生日抗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访菲行程撞期,暴露出总统马科斯内外交困的窘境,东盟九国集体疏远、国内民意倒戈、军方态度暧昧,使得这场政治博弈的天平急剧倾斜。
ICC原定9月23日举行听证会,但杜特尔特律师团队已掌握关键破局筹码。其首席律师考夫曼援引菲律宾《宪法》第3章第1条,强调“ICC无权审判主权国家前元首”。更令马科斯政府措手不及的是,菲最高法院3月28日裁定:杜特尔特参选资格不受ICC诉讼影响,其仍可参加5月中期选举。这意味着马科斯借ICC“政治清除”对手的盘算彻底落空。
法律专家分析,ICC程序存在致命漏洞,菲律宾早在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ICC逮捕令的合法性存疑。杜特尔特女儿、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透露,已有12名国际法学者联署质疑ICC管辖权,荷兰莱顿大学智库报告显示,类似案例胜诉率高达73%。
马科斯政府亲美路线引发东盟警惕。据《南华早报》披露,3月东盟特别峰会期间,越南、印尼等九国代表集体缺席与马科斯的双边会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直言“地区稳定需自主维护”。这种孤立源于马科斯对华强硬政策,其任内南海摩擦事件激增400%,导致东盟对菲贸易额损失23亿美元。
杜特尔特家族则成地区外交新支点。莎拉3月秘密访问河内,与越南达成渔业合作备忘录;其子保罗·杜特尔特与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会晤,推动军备采购协议。这种务实外交与马科斯的对抗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赫格塞斯访菲期间承诺扩大联合军演,却难掩马科斯执政危机。民调显示,莎拉支持率飙升至58%,远超马科斯的32%[来源]。更致命的是,军方态度发生微妙转变,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拒绝签署镇压抗议命令,反而要求“保障合法集会权利”。
经济颓势加剧动荡。3月通胀率达6.7%,创15年新高,而马科斯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2.1%,导致民生支出削减14%。杜特尔特支持者趁机在农业大省发动罢工,导致全国大米价格上涨19%。
马科斯手中只剩两张危险底牌:一是加快美军基地建设,二是突击审查杜特尔特盟友。但前者引发地方武装反弹,棉兰老岛已有3支民兵组织宣布进入“防御状态”;后者遭司法系统抵制,最高法院叫停对5名亲杜议员调查。
随着ICC可能批准杜特尔特保释申请,这场政治角力进入倒计时。若杜特尔特回国参选,其家族可能重掌参议院多数席位,进而启动总统弹劾程序。马科斯的“美国保护伞”战略,正将其推向政治悬崖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