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和超脱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2-29 10:58:51

《接纳和超脱》

一、胆怯意味着失败与毁灭

仔细分辨隐藏在长处背后的东西。

客气,不让任何人感到难受,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从表面上看来,这类人能为周围人着想,拥有公正的品性。

然而,即便他们是出于胆小,也会采取同样的行动。

所以,即便是长处,也要仔细分辨长处的根源是从何而来。

胜利无偶然,胜利者绝不相信偶然,无一例外。

即便他们谦虚地说,自己的成功只是出于偶然。

胆怯,就是毁灭。

“啊,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这么一想,原本存在的前路,也会突然消失不见。

“危险!”这么一想,就失去了安全之处。

“就这么结束吧……”想到这里,你的一只脚就踏进了通往终点的入口。

“怎么办啊……”想到这里,你便会错失最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胆怯便意味着失败与毁灭。

对手太强,困难太多,状况太差,扭转败局的条件没凑齐……这些都不是你失败的理由。

当你心怀恐惧,变得胆怯时,就等于主动选择了毁灭与败北的道路。

看不起人,是因为内心虚弱,而不是内心强大。

凡事喜欢走极端,摆出夸张态度的人,都有些虚荣心。

他们想让自己形象更加高大,告诉别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实他们的内心空空如也。

被小事牵着鼻子走的人,看似细腻,实则心怀恐惧。他们畏惧自己会失败,或是觉得凡事只要有他人参与就会遇到麻烦,打从心底里看不起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情绪而非事实。

许多人并未看到事物或状况的本质。

他们拘泥于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与执著,看到的只是自己对状况产生的感情或胡思乱想。

其实,他们只是把事物和状况藏在了自己身后。

看透反对之人的心理,反对某项提案的人中,极少是有根有据的。

大多数人反对的,是陈述提案时的口吻与说法,或是说话人的性格与氛围。

只要知道了这一点,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站在你这边。

表现手法、说明方法、琢磨口吻……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问题。而陈述者的性格、容貌、人品与生活态度等等,则无法用技术来改变。

在毁灭敌人前,再想一想,你想抹杀你的敌人吗?你真的想好了吗?

你真的要毁灭自己的对手吗?

敌人也许会被你抹杀,但敌人也会因此成为永恒。你真的深思熟虑过了吗?

狡猾的虚荣心,人类的面子,即虚荣心,是个极其复杂的玩意。

比如,也许某人会主动坦白自己的缺点、怪癖或干过的坏事,可那只是虚荣心为了掩饰更加邪恶的部分罢了。

公开什么、掩饰什么会因人而异,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若是能用这样的眼光观察他人与自己,他现在最羞愧的是什么,想要隐藏些什么,又想要炫耀些什么,都能一目了然。

灵魂嗜好奢侈之水,喜好奢侈的习惯,并非源于与身份不符的骄傲自大。

人之所以会为日常生活中可有可无之物、过剩之物所倾倒,只是因为人类的灵魂喜好在奢侈之中悠游罢了。

厌倦,是因为你停止了成长,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就越是心生向往。

然而,一旦将其占为己有,一段时间之后,你便会感到厌倦。物也好,人也罢,皆无例外。

因为你已得到了它,习惯了它,所以才会感到厌倦。

然而,你真正厌倦的其实是你自己,得到的东西并没有在你心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你的内心对那样东西的看法没有变化,于是便产生了厌倦。

自身越是停滞不前,就越是容易厌倦。

一个不断成长的人,总在发生着变化,即便对着同样的物品,也不会感到丝毫厌倦。 

快感与不快从思维而来。人们总以为,快感与不快是外界给予自己的。然而,它们其实是从自己的思维中产生的。

比如做完一件事之后,我们会想:“要是当初这么做就好了”,于是便会产生不快,反之,要是觉得“正因为这么做了,事情才能顺利完成”,就会体验到快感。

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选择两种做法中的一种,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模式的前提是,我们总有二选一的自由。

要是没有选择的自由,面对现状,我们是断然无法感受到快感或不快的。

为何自由之人更苗条潇洒,想要变得更自由,想要更自如地看待事物,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能力与个性,这样想能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他们不会放任自己的缺点,也不会作恶,即便他们没有刻意去控制。

因为上述这些事会影响他们自由自在地看待事物。

同样,妨碍自己变得更加自由的愤怒与厌恶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舍弃。

真正自由的人总能给人以苗条潇洒的印象,那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与内心抛弃了多余的东西。

二、认识和超越自卑

许多神经症患者,如果问他们是否觉得自己自卑时,会回答:

“没有。”

有的甚至会说:

“正好相反。我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要高出一筹。”

在各种显示优越性的行为后面,我们都可以怀疑有一种需要极力掩藏的自卑感。

现在该给自卑情结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了:

如果一个问题出现,某个人对此无法适应或无法应付,并强调确信自己无法解决,这他表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愤怒与泪水或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由于自卑感总会造成压力,所以往往会产生朝向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但这些举动不是针对解决问题的。

因此,朝向优越感的举动只会朝向生命中无用的一面,而真正的问题却被束之高阁或推到一边。

这个人就会想尽办法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绞尽脑汁地去避免挫败,而不将心思用来奋力追求成功。

他给别人的印象只会是犹犹豫豫、僵滞不前,甚至在困难面前畏缩退却。

在恐惧症状的病例中,很清楚地就能看到这种态度。

这种病症表现了这样的信念:“我不能走得太远,我必须呆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充满各种危险,我得防着点。”

如果总是抱有这种态度,这个人就会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或者呆在床上不下来。

在困难面前,最彻底的退缩方式就是自杀。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这个人通过自杀放弃一切,并表达了自己相信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

我们如果认识到自杀往往是一种谴责或报复行为,就能理解在自杀中也有对优越感的争取。

自杀者总是把自己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仿佛在说:“我是世界上最脆弱最敏感的人,你却这么残忍地对我。”

在某种程度上,神经症患者总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他把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压挤到一块,把自己局限在自感能控制的环境中,并不遗余力地与生活中的现实保持距离。

这样,他给自己修筑了一间狭窄的小屋,对自然界不闻不问,关上门度此一生。

至于是以刚还是以柔来进行控制,这就要视其教养而定:

他会选择他所发现的最为奏效的工具来实现其目标。

有时候,如果他对一种方法不满意,他会尝试另一种,但不管怎样,目标还是如一——不通过努力改善处境而获得优越感。

例如,一个沮丧的小孩发现眼泪是能使自己随心所欲的最佳途径,他会变成爱哭的娃娃。爱哭的娃娃又会直接变成忧郁的成人。泪水和抱怨——称其为“水的力量”——是中断合作奴役他人的极为有效的武器。

就像那些害羞、拘谨、有罪恶感的人一样,在爱哭娃娃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一种自卑情结。

这种人总是毫不迟疑地承认自己十分脆弱,无力照料自己。他们总想隐藏自己所念念不忘的超越他人的目标,隐藏自己不惜一切代价要高人一等的愿望。

相反,一个爱吹牛的小孩,一见之下,似乎有一种优越情结。但如果我们研究他的行为而非言语,很快便能发现他所不愿承认的自卑感。

三、做人与舌头

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

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想想我们由小到大,谁不是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说法中一岁岁地长起来?

少年时你若经常沉默不语,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怕是有些呆傻;你若活泼好动,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长大还得了么?

你若表示礼貌逢人便打招呼,说不定有人说你会来事儿;你若见人躲着走说不定就有人断言你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你长大了,长到了自立谋生的年龄,你谋得一份工作一心想努力干下去,你抢着为办公室打开水就可能有人说你是为了提升;你为工作给领导出谋献策,就可能有人说你就会显摆自己能。

遇见两位熟人闹别扭你去劝阻,可能有人说你和稀泥,若你直言哪位同事工作中的差错,还得有人说你冒充明白人。

你受了表扬喜形于色便有人说你肤浅,你受了表扬面容平静便有人说你故作深沉。

开会时话多了可能是热衷于表现自己,开会时不说话必然是诱敌出动城府太深。

适逢激动人心的场面你眼含热泪可能是装腔作势,适逢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没有热泪就肯定是冷酷心肠。

你赞美别人是天生爱奉承,你从不赞美别人是目空一切以我为中心。

你笑多了是轻薄,你不笑八成有人就说整天像谁该着你二百吊钱。

你尽可能宽容、友善地对待大家,不刻薄也不委琐,不轻浮也不深沉,不瞎施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现自己也不城府太深,不和稀泥也不冒充明白人。

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忧伤。你盼望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健康、豁达、明快的心地应该属于每一个崇尚现代文明的人。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便没有舌头给你下定语,这时有舌头会说你“会做人”。

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义也无贬义,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

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细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若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

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

学会做一个人本是人生一件庄严的事情。这里所讲的做人并非指曲意逢迎他人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客潇洒;既不是唯唯诺诺,也不是有意与他人别扭。

正如同攻击有时不是勇敢,沉默也并不意味着懦弱。

真正的做人其实是灵魂和筋肉直面世界的一种冶炼,是它们历经了无数喜乐哀伤、疲累苦痛之后收获的一种无畏无惧自信自尊、踏实明净的人生态度。

那时你不会因自己的些许进步兴奋得难以自制,也不会因他人的某项成功痛苦得彻夜难眠。

真正的做人当然还包括在正直前提下人际关系的良好与融洽。

当你真正获得了如此做人境界,“累”又从何而来呢?

若说学会做人太累,那么生为人身偏有意不去做人不是更累吗?

若说做人累就累在舌头上,这包括了听别人舌头的自由转动和我们自己舌头的自由转动,真倒同意伊索对舌头的评价,他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也是舌头。这位智者还无奈地说就是上帝也无法拴住人的舌头。舌头的功能已有定论,似舌头们的议论这等区区小累又何足挂齿呢。

所以,不管这世上存在着多少拴不住的舌头,不管做人有着怎样的困苦艰辛,学会做人将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愿望。

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人,最好的东西也是人啊!太愿意做人了,从未设想过去做人以外的其他什么。

当我们把思绪和注意力从市面流行的以“会做人”与“不会做人”来区分人之优劣、从舌头是好还是坏为题的不休争论中超脱出来,人类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的舌头和我们的心一定会因充盈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而生机盎然。

四、无事的生活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我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写文章、读书、讲演呢?”

这倒使我沉吟了,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变生肘腋、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

我把茶倒满,闻到今年春茶的香气,深呼吸,让茶香清洗我的胸腔,我说:“能这样无事喝一杯茶,真是人生里幸福的事呀!”

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可以无事,每一刻都尽情地、充分地、没有挂虑地去生活,活活泼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

一刻无事一刻清,一日无事一日好。

可叹的是,我们总是花时间去找事来烦。一清早,找份报纸来烦恼;上了班,在人事里烦恼;晚上,找台电视来烦恼;躺在床上思前想后,思念十年前的情人,猜测明年公司的方针。

饭吃得没有滋味,是没有全心地吃饭;工作做得没有力气,是没有欢喜地工作;睡眠不能安枕,是没有无心地睡眠。

吃饭无事,工作无事,睡眠无事。

真的,无事最可贵。

在禅宗里,把“无”当成圣旨一样。

无,是执着地破除与思虑的止息,而不是闲散的人。

无,是无心,是离开妄念的真心,是远离了分别、执着的自由境界,“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

无,是无往,是不住留、执着一固定的实体,诸法念念不住,即得解脱。“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

无,是无我,是一切万法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破除我执,则得自在。

无,是无念,是虽修万行,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

“无”这个字是那么高超、那么伟大,几乎是凡夫所不能企及的。我们或者难以进入那么高的境界,但在生活中体会无事的可贵也不是那么难的。

无门慧开曾写过一首名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应该作为所有无事人的座右铭。

其实每天的生活也真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更清香的滋味,而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

只有在无事时泡出的茶最甘美,也唯有无事时喝的茶最有味。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泡茶时是那么焦渴,在生命里也一样的焦渴。

无事的人去除了生命的焦渴,像秋天的潭水,那样澄明幽静、清澈无染,明白没有挂碍。

“无事不是小言哉!”无事是伟大的事。

丁俊贵

2024年2月6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