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面之旅第630站:重庆过桥米线你吃过吗?05后男生把它带到主城

段誉爱美食 2024-12-14 07:09:05

#段誉寻面,不止于面#

第630站:筲箕儿传统米线

筲箕,川渝的方言,它是淘菜时用的竹器,形似簸箕。筲箕儿传统米线,是用筲箕来存放米线,它更容易透气,也给人一种亲切感。

筲箕儿传统米线来自铜梁,老店在铜梁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自创的过桥米线,让人刮目相看。招牌肉丁过桥米线,用的是略带肥肉的夹子肉,手工切制,颗粒较大,炒香后熬汤,最后汤肉分离,保持猪肉的口感。米线是用老米制作的,微微带黄,没有胶质,食客点单后煮米线,米线单独盛碗,肉汤重新相聚,原汤当蘸水,过桥就服用。

这碗米线的技术含量不高,味道类似自家的猪油米线,由于汤色泛黄,我猜想炒肉的油是菜籽油,植物油和猪油的碰撞,带来复合的香气,也让这碗米线秀色可餐。从口感上来说,稍显油腻,特别是入口的瞬间,因为油脂较多,过桥的吃法让“水油不平衡”更加明显。

由于米线细软入味,汤底更适合高级清汤,鸡架、猪肉末、鸭架等共同吊汤,成本并不会增加多少,工序就变得复杂一些,对于一家街边米线店,似乎过于严厉了。过桥的吃法更在于形式,可以说提供情绪价值,对于味道本身而言,或许有点得不偿失。

后厨的小伙子05年出生,长得一表人才,那双明亮的眼睛,透着温暖而又纯真的光。他说自己也喜欢吃这个米线,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客人可以免费续米线,要让顾客吃得饱饱的。

重庆也有过桥米线,它来自铜梁,是05后男生把它带到主城的,味道家常,温和可人。

段氏一颗半星

段氏一颗星 路过食之

段氏二颗星 绕路食之

段氏三颗星 专程食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