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汉高祖十二年,随着陈豨与英布的反叛相继被平定,刘邦基本上将异姓王手中的权力全部收回。
同年,刘邦回到老家沛县,也许是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他整日与昔日同乡饮酒、叙旧,情到深处,刘邦涕泗横流地表示:我从沛县起兵,虽然如今已经贵为皇帝,但是死后仍将魂归故里。
刘邦的大半生在沛县度过,沛县不但在秦末大乱时让刘邦有了一块可靠的根据地,更是为他提供了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一众人才,刘邦能得天下,说到底靠的还是这群沛县的老兄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在最高权力的生死杀局中缠斗十余载的刘邦,或许只能在家乡沛县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愉。
十五年前的泗水亭长刘季、十五年后的大汉天子刘邦,生离死别,九五至尊,天下我有,兄弟相残,值得吗?不重要。骤变的时代根本不会问刘季是否愿意成为刘邦,历史的大潮已经把你刘邦推到的台前,你必须把这场大戏唱完。
是该谢幕了,但一场戏中最难的往往就是退场。
和解从沛县老家回到长安后,刘邦表示:秦始皇、陈胜、信陵君、魏安厘王、齐缗王、赵悼襄王都绝后了,给这些人各派十家人守冢,秦始皇给二十家,信陵君给五家。
这组人很有意思,魏安厘王、齐缗王、赵悼襄王之所以无后,正是秦始皇的“功劳”,而直接导致秦始皇无后的人虽然是项羽,但是陈胜也有一定的“功劳”,刘邦如今去祭奠这群互为死敌的死人,算是和旧时代彻底挥手告别。
事实上,战国时代仅仅结束了几十年,刘邦以这种方式为这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但这并不是刘邦要传递的唯一信号。
刘邦分给这些人的守冢数量是有讲究的,而且这种讲究不是按照刘邦的个人好恶,这群人里,刘邦最崇拜的是信陵君魏无忌,刘邦起兵的最初口号是诛灭秦始皇的暴秦,如果按照刘邦的个人喜好,给信陵君的守冢户数应该是最多的,而给秦始皇的应该是最少的,但事实正好相反,秦始皇有二十户,其余王十户,信陵君五户。
刘邦分配守冢户数的原则是身份,秦始皇是皇帝,即便是“暴秦”的皇帝也是皇帝,皇帝就在王之上,而信陵君的身份只能算是侯,是侯就得在王之下,即便刘邦是靠反秦始皇起得家,即便刘邦年轻时是信陵君的迷弟。
某种意义上讲,刘邦此举也算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即便已经成为了九五至尊,刘邦心中应该依旧还残存着年少时对信陵君的崇拜,要不然他也不会特意提到信陵君,但是信陵君那个时代是属于“君”的时代,天下有很多个王,“君”这一群体的影响力可以遍布多个诸侯国,士人们可以选择在多个王或“君”的帐下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现在那个时代结束了,所有的王权都汇聚成那至高的皇权,天下也就再也没有游走于各国之间的“君”的用武之地。
刘邦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关于上一个皇帝秦始皇的一切都已经被项羽挫骨扬灰,但是从今往后,这天下仍旧是皇帝的天下。
白马之盟随着汉初异姓王被逐个剪除,普天之下,王这个势力已经不可能再威胁到刘邦的江山了。
但千万别以为这就可以高枕无忧,秦始皇和项羽已经分别为刘邦演示了两种亡国方案:
秦始皇将所有权力攥在手中,结果中央皇权一出问题,地方上没有几个人为大秦守疆土,而项羽则证明了如果自己手中的力量过小,是按不住普天下之那一个个野心家的。
所以刘邦进行了多个维度的风险分担:
第一个维度,汉帝国的中央控制区远强于任何一个诸侯国,诸侯王造反几乎等于自取灭亡;但由于诸侯国都姓刘,如果有人想在中央层面上控制皇权,刘姓诸侯王们同仇敌忾起兵勤王,即便野心家已经控制了汉廷中央,诸侯联军们也有一定的机会。
在这个汉廷中央与地方诸侯王之间的制衡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当有赵高一样的野心家想控制中央,控制皇权时,诸侯王们得同仇敌忾,所以诸侯王们都姓刘很重要。
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刘邦斩杀白马为盟: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有一个问题很关键:白马之盟中的“天下”指的是谁?
如果“天下”指的仅仅是刘姓诸侯王,那么这个白马之盟没有问题,因为这个盟约符合刘姓诸侯王的利益,他们会自觉遵守这个盟约,刘邦此举只是提高了诸侯王们在汉帝国中央的受到外姓人威胁时起兵勤王的合法性。
但刘邦立白马之盟显然不仅仅是针对刘姓诸侯王,它更主要是针对与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功臣集团,而对于功臣集团,白马之盟就显得有些搞笑了,我们这群永远没有资格封王的人,有什么动力去为刘家皇帝“天下共击之”呢?
刘邦是把人性拿捏到极致的人,他不可能认为一群利益不相干的人因为杀过一匹白马,发过一个誓,就乖乖替他老刘家卖命,如果大家都遵守誓言,他刘邦早就跟项羽中分天下了,哪还会有后面的事。
刘邦非常清楚要想让所有人都乖乖为他老刘家的子孙后代服务,得完成利益捆绑,“白马之盟”确实没能维护权臣们的利益,不但没维护,还堵死了权臣们裂土封王的可能性,但是不要紧,你们的利益在中央,刘邦早就帮你们想好了。
共治天下《高祖本纪》中记录了吕后在刘邦晚年问计于刘邦:你不在了之后谁可以保住大汉江山,刘邦说萧何,吕后问:萧何之后呢?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这个人脑筋有点过于直,得让陈平辅佐他;吕后又问他们之后呢?刘邦无奈地表示那就不知道了。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都是刘邦起家功臣集团中的成员,他们虽然没有资格去动地方诸侯王们的权力,但在汉廷中央权力系统中却都可以位高权重。
刘邦与朱元璋这两位平民皇帝虽然都杀功臣,但是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刘邦只杀异姓王,杀完异姓王后让自己的刘姓子孙去填补异姓王们留下的权力空缺,但是留在汉廷中央权力中枢的功臣们,刘邦可是一个没动,不但一个没动,还都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刘邦从始至终也没表现出要换上新人去制衡老人的意思,他给这帮老臣们传递的信号是,这大汉的中央权力,我刘姓的皇帝与你们这帮老臣们共同分享。
这帮老臣们基本都有侯爵加身,再加上他们在朝廷中编织的权力网络,他们的子孙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大概率也会进入这套权力系统,依旧位高权重。
这是刘邦与老臣们没有说出口的盟约:你们别打我们老刘家皇权和同姓诸侯王的主意,你们的在汉廷中央的权力,我们老刘家也保证。
这里边便又涉及到一个中国古代帝国中央权力划分的问题了,皇权固然至高无上,但是你皇帝只有一个人,你哪有精力对于这天下全都事无巨细地自己管理。
大多数时候,皇帝只负责最后拍板,定大方向,至于具体怎么做,是以丞相为首的百官们的事。
具体事物的运作权,这就是皇权下官员们主要掌握的权力,不要小瞧这项权力,它也是中央权力的一部分,这些在帝国中央位高权重的权臣们,他们能够调动的资源有时候比地方的诸侯王还要大得多。
但是这种皇帝与权臣分享中央权力的方式也有一个特点:模糊性。
这个模糊性不能说好还是坏,看具体情况时怎么用,对于能力强的皇帝来说,这份模糊性就是助力,朝廷大事的大方向我皇帝定完了,具体的事我就是还要掺合一下,可以吗?也可以。
而对于能力差的皇帝而言,往往是权臣们商量出一个结果来,皇帝只负责盖章,这倒是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只要权臣中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这种方式不但保证了皇权永固,还能让天下正常运转。
但是这种模糊性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如果权臣间的制衡失控,就有可能出现野心家架空皇权的情况,赵高弄死了李斯,再在宫中使一点手段,你秦二世政令就不出咸阳宫,甚至在秦始皇死时,赵高就敏锐地发现,只要他和李斯联合,秦始皇死前到底说了啥,他俩说了算。
刘邦把刘姓王们分封到各地算是给为赵高这样的权臣出现上了一道保险,但这远远不够,要想防止权臣们的出现,诸侯国与中央的制衡只能居于次要地位,主要的制衡必须得来自权力中枢内部。
二子难题刘邦在关于中央权力制衡方面的思考十分清晰地反映在他关于太子问题的纠结上。
刘邦晚年不止一次动过废立太子的想法,关于刘邦废立太子的原因,《史记》给出两个:
第一是刘邦宠幸戚夫人,第二是刘邦认为太子刘盈仁弱不像自己,而戚夫人的孩子赵王刘如意像自己。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史记吕太后本纪》
第一个理由其实并不能站得住脚,像刘邦这样冷静的政治家是不可能被儿女情长左右的,对戚夫人的喜爱和他刘家的万世江山比孰轻孰重,刘邦分得清楚,刘邦在太子刘盈和赵王刘如意间摇摆,说到底是因为他在两种治国思路间徘徊。
刘邦认为太子刘盈仁弱,不像自己,翻译过来就是刘盈容易被权臣们控制。
赵王刘如意聪明像自己,翻译过来就是他被权臣们控制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当然,如果这就是事情的全部,那么刘邦看起来并不难选,皇位当然是要交给被权臣控制的可能性小一些的赵王刘如意了。
但是只比较两个皇子能力强弱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够成立,现实是皇子的能力只是能量的一部分,确切的说是一小部分,这句话有点绕,简单说,群臣的支持程度和自己娘家的势力才是皇子能量的更大部分。
刘邦死时,太子刘盈和赵王刘如意才十五六岁,这个年龄的皇子,他的能力再强又能强到哪去?
皇权与权臣权力的模糊性导致的最可怕的结果便是在这场君臣博弈中,大臣们常常会结成联盟,而没有根基的皇帝则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如果按这个维度思考,皇位继承人的答案马上反转,是,你赵王刘如意聪明点,但是你再聪明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你在朝中一点班底没有,你再聪明,你斗得过那帮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狐狸吗?
所以如果立太子刘盈,靠着这帮老臣们的支持,他至少登基时皇位能够坐稳,而如果立赵王刘如意,他会不会在最初阶段就被老臣们干掉都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仅仅是这样,刘邦倒也不至于如此纠结,让刘邦左右为难的是,当今大汉朝堂之上,最大的权臣集团,恰恰是太子刘盈的娘家:吕家。
最大的权臣大多数人关于吕家的印象仅仅是当初吕太公看了刘邦的相说他必定大富大贵然后毅然决然地把女儿嫁给刘邦,后来楚汉相争,吕后和她的一双儿女都很倒霉,不是直接被项羽抓住就是被刘邦踹下车。
但是真实世界里的吕家的能量可远比这大得多,刘邦一个泗水亭亭长,能够在起兵之初迅速做大,吕家是出了大力气的,刘邦是带着队伍投奔项梁的,如果这支队伍过小,项家军就直接把它吃掉了,后来楚怀王确定灭秦方案时,刘邦是被算作独立势力的。
刘邦最丢人现眼地彭城之战后,他一路狂奔躲避项羽追杀时,是吕后的兄长率兵顶住楚军,收拢了已成溃败之势的汉军,这才让刘邦没被项羽一波带走。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在询问群臣继承人人选时,几乎所有人都明确表示支持太子刘盈,支持太子刘盈等于变相支持吕家,这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了,有吕家在,这帮老臣们不会在刘邦死后威胁到太子,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吕家与老臣集团太过亲密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如果太子刘盈与吕家的利益出现分歧,而群臣又都支持吕家,那么这天下到底是姓刘还是姓吕?
吕家与功臣集团的关系问题,是最困扰刘邦的一个问题,所以他才会反复斟酌,换赵王刘如意可能天下不稳,不换刘如意可能未来天下姓吕,怎么选都有可能导致这局权力游戏失衡。
面对刘邦的犹豫,吕后问计于已经隐退的张良,张良不愧是最懂刘邦心思的人,他给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建议:让吕后花重金去请四个叫“商山四皓”的隐士出山辅佐太子刘盈,并且要让刘邦知道这件事。
“商山四皓”不过是四个隐居山林多年的老者,他们纵然真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又能比跟随刘邦打江山的老臣们强上多少?何况他们就是一群隐士,手上没有任何能量,他们辅佐太子就能让太子拥有制衡宫中吕氏家族和朝堂上那群老狐狸的能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张良让吕后设法请出商山四皓并不是想要让太子刘盈的能量真正得到实质性提高,而是要像刘邦传递一个信号:太子已经在培养非开国勋贵,也非吕氏集团的其他势力了。
随着太子刘盈,日后的皇帝逐渐长大,他也会培养起一支能够制衡权臣和吕家的势力,这样一来他老刘家的江山就稳固得多了。
立太子刘盈不是个完美的答案,只能说是最不坏的答案了,就像刘邦对吕后说的那句话一样:太久远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有些事,只有天知道。
大风起兮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于长乐宫,这位起于毫末,提三尺之剑登天子之阶的传奇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刘邦的前半生饮酒作乐,不事农耕,作为一个小小泗水亭亭长的他呼朋引伴,游走于市井。
但他的后半生却被命运的齿轮绑定,反秦、灭楚、平叛,定大汉天下。
前半生的轻松快活被后半生的奔波算计取代,刘邦阅尽了所有人生,而这位名垂千古的汉高祖最难能可贵的的品质就藏在这里。
后世不断有人模仿刘邦,西汉末年,刘縯、刘秀兄弟身份地位与刘邦类似,但这兄弟二人中,不喜欢农耕,喜欢与侠士交游的是兄长刘縯,老老实实当农民的是弟弟刘秀。
刘縯常常自比高祖刘邦,而嘲笑弟弟刘秀是那个没出息的刘喜,显然刘縯并没有学到刘邦的精髓。
后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在少年时的经历也在有意无意模仿刘邦,刘备最后取得的功业也算不错,一个非世家大族子弟成为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帝王,难度也是逆天的存在,但是与汉高祖刘邦相比,却总是差了点什么。
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刘邦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呢?
是那种豁达到极致的人生态度,他会在任何一种社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然后一旦确定生态位,刘邦就会和自己和解,绝不和社会大环境过不去,更不会和自己过不去。无论是战国时期的游侠,秦帝国时期的亭长,还是大下大乱时的一方诸侯,刘邦都首先承认客观环境,然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设法找出自己人生的最优解。
在刘邦还只是一个亭长时,他见到秦始皇的銮驾后感慨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
但是回到沛县的刘邦会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而苦恼吗?并不会。
权力是毒酒,它会激发起人的极致欲望,让人发疯,让人癫狂,能够驾驭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极致的理性,另一个则是极致的豁达。
人无论拥有多大权力也终究是人,是人就得接受命运的无常,有些事,真的只有天知道。
……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写完了,接下来要登场的吕后便是被权力反噬的代表,但是大家可能对于这种权力反噬有些误解,吕后遭遇的权力反噬绝不仅仅是疯狂报复情敌那样简单,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看到权力如何反噬这世间最纯粹的母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