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聊封神2,今天正好讲一下。
《封神2》这个电影差就差在短板太短,以至于虽然整体上还能比《射雕》稍微强一点,起码故事完整,但却承担了春节档最大的负面评价。
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封神二的确有些非粉丝观看,不至于全是刷票,而大部分观众看电影就是木桶原理,看最短的部分,而封神二这点做的的确算是惊天地泣鬼神。
我对这个电影的评价,大概是六点五分,比射雕稍高一点。人问我推荐不,我肯定不推荐,建议有孩子的看《哪吒2》,喜欢剧情片/喜剧的去看《唐探1900》。
但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并不是非常讨厌这部戏,或者一定要踩到底。
它搞对象那一块的主线节奏拍的还蛮好,而且片尾曲也很洗脑,某几个桥段虽然有抄迪士尼动画的嫌疑,但如果非要强迫观影的话,还算能看。当然我不是说殷郊变身以后像《阿拉丁》里的精灵算是有效抄袭,准确的说那更像巨型蓝色奶龙。
比如很多人嘲讽的邓婵玉剧情,我就挺喜欢。虽然能看出乌尔善故意在搞讨好女性受众(也是封神1的基本盘),搞大女主营销,洗澡不背人的设计,但最后还是棋差一招,依然被豆瓣的姐妹们说是恶臭男凝。
可能乌尔善误解了自己的女性受众,她们更喜欢看四大质子被扒光了勒奶,但并不代表你就是女性主义代言人了,在这点上,乌尔善应该向目前被女拳质疑的上一代拳王邵导儿取取经。你一个长的像秃头版陆川的油腻男,就不要硬蹭女性主义电影市场,拿捏不住。当然对于乌尔善来说这属于虱子多了不咬,讨好女性已经是他相对来说分布最稀疏的雷区。
该片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点:
1.殷郊的特效糊弄。或者审美极其低劣。其实你整体特效是什么样,大部分观众真看不出来。但殷郊这个基本已经属于「傻逼都能看出来有问题」的问题,乌尔善要么就是电影界余涛,故意的。要么就是他根本在特效外包这件事上毫无话语权,有赌的成分,希望观众看不出来。我倾向于是第二种,因为毕竟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这个巨物特效的低劣程度,几乎可以载入影史,毫无CG品鉴经验的农民都能一眼看出来画风的清奇,其实有这一点,足以令人抵制该片。
2.战力的崩坏。这点从封神1里闻太师从北海回来已经有伏笔了,就是乌尔善根本没法把莎剧+蒙古元素+卖男色这三件事维持到三部曲结束,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封神1的一大亮点,其实就是它把这个神话题材尽量以写实且冷峻的方式描绘了出来,以至于大家看到雷震子都惊讶的不得了,狐妖妲己也属于殷寿的终极buff,换句话说这就是个低武世界,从君主到臣子的奇幻度都不高,甚至有点宫斗剧的意味。可第二部里,闻太师的四大天王,以及十绝阵,虽然都是原著里本来就有的,可原著的评价就不高,乌尔善又要塑造攻城的紧迫感,导致整个世界观都变成了斗罗大陆版雍正剑侠图的类型,以前那些牛逼、震撼全都归零,战力统一由闻太师调配。他需要败,四大天王就得像傻逼一样死的莫名其妙。他需要攻城,哪吒跟杨戬以及绰号大商小虚竹、北冥充电宝的殷郊就得连元始天尊的脸一起丢光,但这样的一个强人却被殷寿这种父亲跟兄弟水平都不高的低级野心家所利用,把原著的不合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彻底跟前作划清了界限。而且他一个人都能摆个阵光速虐杀所有阐教仙人,远征北海苦战十年到底打的是什么这么费劲?三体?
3.姬发的人物塑造。其实这个毛病已经算三个缺点里相对不重要的一个了,只不过是有点反智而已。但年轻人有点反复无常的毛病也不能算不合理,当投降派或许也是物极必反所导致的。当然最主要是为了给邓婵玉加戏。相对来说,这个缺点算是好洗的,如果前两点做的没那么差,粉丝大可以洋洋得意的说这是乌尔善为了塑造少年英雄成长路上的螺旋式上升,然而殷郊一出来,解释这个已经没多大意义了。一份有点发暗黄的咖喱,跟一坨屎放在一个盘里,你一定要说咖喱是咖喱,你解释的再明显,那也容易被人理解为吃混了。
总得来说这是个比射雕好点有限的电影,比封神1都差了不少。原因不知道,因为在很简单的方面(相对于投资而言)犯极为愚蠢严重的错误,很难让人揣度对方究竟是因为傻逼,还是单纯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