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射雕》的票房不行应该怪肖战的粉丝。
的确,看粉丝出丑是一件有趣的事,包括我之前也调侃过肖战粉丝说希望自己是桃花岛弟子的梗。
不过还是要说,这个电影不行就是不行,肖战尽没尽力我不知道,但他粉丝肯定是尽力了,否则这样的题材按说不该第一天那么猛。
肖战尽没尽力呢?反正我从来觉得电影这件事,演员能决定的事情不多。因为我的偶像发哥就拍过很多烂片,真的烂到分为两种:身边人里只有我看(比如谍海风云)/连我都不看(比如师爸)。
除非是周星驰、成龙这类有自己明显舒适区的演员,你看《算死草》再烂,到周星驰的戏都好笑。
但肖战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他就是一个演员。粉丝吹破天去,他也就是个年轻演员而已。电影不行就是不行,徐克把所有的精力都拿去写黄蓉跟华筝雌竞里带着女同味的感情戏上了,也算是唯一看出徐克在试图回到自己巅峰创作期的部分。
还有就是一些零散的笑点,基本是靠欧阳锋的团队奉献。
我这么说当然不是为了给肖战摘责任,实际上无论怪不怪他,我是片商以后也很难再用他了,起码大制作是这样。电视剧不好说,毕竟受众群体跟付费渠道不一样。
至少在大制作电影这方面,徐克属于跳楼自杀的同时也把肖战按在了地上。毕竟商业投资又不是菜市场老娘们儿打架找你评理,赖谁不赖谁。肖战本来就没什么核心优势可言,徐克以后还能接到点舒适区的单子,但对于肖战来说,这次影响要更大,毕竟炒了这么久的男一号电影不赚钱,没人管你是什么理由。
之所以我根本不怪肖战带坏了这个戏,就是因为在主线剧情不变的前提下,换个演员演郭靖,这电影依然不怎么样,我是靠对金庸ip跟徐克的感情,捏着鼻子能打六分。
这个戏整体的叙事节奏就是乱的,虽然没有我讨厌的那种半文不白(也偶尔有,但不太明显)式古偶台词,可用心程度也极为低下。郭靖甚至直接问黄蓉:「你爹东邪会不会不同意我们的婚事啊」。
可惜这又不是一个故意设计的笑点,很难说徐克是不是被金庸在版权上封杀了以后,再也没读过金庸的原著,以至于记忆力出现了错乱。这已经不是符不符合原著的问题了,而是正常人就不会这么唠嗑,别说郭靖了,你换成碗靖,盆靖,勺靖,也不至于二逼到跟自己未婚妻聊天的时候,叫未来老丈人一个中性里带点贬义的外号,还如此自然。
而这样的台词,或者类似于这种台词的场景逻辑,在电影里比比皆是。属于不用靠高预算就能解决的东西。至于粉丝说的删除了西征部分,我觉得也最多作为成片烂的理由之一,因为龟波气功对对碰这种反智动作设计起码是徐克自己拍板的吧?总不能是鸟山明为了替金庸报仇托梦威胁他搞出来的。
整个电影里,郭靖的角色无比摇摆苍白,主线也看不出侠之大者到底侠在了哪里。以前徐克拍的武侠片大多是有主题的,如果没主题,则依靠还算紧凑的故事(如通天帝国)来吸引观众走入视觉奇观。
但这版射雕里,真正能打动人的其实就是几个掺杂了83版射雕bgm的郭靖黄蓉跑江湖碎剪,是主线之外的。而且还不是每个碎片都能看——洪七公教郭靖武功那段,从外形到台词,都很好的把洪七公塑造成了一个给点吃的马上倾囊相授的傻逼。
无铺垫,无人物弧光,洪七公就是负责吃吃吃,郭靖就是学学学,黄蓉就是做做做,如果换一个场景,黄蓉不是在做鸡,而是在做鸡,整个逻辑甚至更能说的通。这本来就是原著里比较薄弱,甚至洪七公稍微为人诟病的地方,但金庸已经为此特意强调了郭靖的道德感,令洪七公对他有好印象,这还稍微能够解释为什么教了他那么多武功。但这部电影里体现出来的,就是郭靖学武功完全靠黄蓉,然后同时pua黄蓉跟华筝两个人,且没有表现出任何道德感,正经的仗也没打过一场,只是一直在做很抽象的反战先锋,且最大战绩是打败了要杀死战争发起人铁木真的伏地魔版欧阳锋。但其人物核心却是为宋反蒙。
可以说这样一部片,只适合我这种金庸、徐克的粉丝加上愿意看热门电影的人凑热闹,以及肖战庄达菲的粉丝内部消化。因为我是抱着一点期待去看,期待落空了起码也是靠自己眼睛说服了自己,后者也许看哥哥姐姐的颜值就够下饭了。
那最大的错误是谁?当然是徐克。凡是为了看电影去看的人,都是奔着徐克去的。所以下次徐克电影我还是会看,一方面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写影评,总不能不好的电影我就不看了,你就是做个探店博主也不能说非米其林不吃这么牛逼。
另一方面我得亲眼看着我小时候的偶像之一老了以后无聊到什么样子。
肖战糊了
金庸题材电影,我是很乐意去看的,但看到主演,果断开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