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这场戏的导演到底是谁?

毒小寨文化 2024-03-27 07:21:09

鸿门宴是项羽招待刘邦的一场宴会,项羽是东家,按理应是主角,但整个故事看下来他完全成了路人甲,被对手戏弄,被队友怒骂(竖子不足与谋),甚至还被套路出了自己的卧底,怎一个“无语”所能道尽!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项羽妥妥地把导演加男一号演成了路人甲,而本来“我为鱼肉”的男N号刘邦却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左右逢源的厚黑功底逆袭成了男一号兼导演。

鸿门宴的戏是从项伯告密开始的!

项羽在范曾的劝说下终于雄起,“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为救好友张良悄悄来到沛公军中。没想到张良讲义气,不愿意私自逃走,便把项伯告密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便开始了自己教科书式的演技表演。

张良问:“是谁让你把守函谷关不让项羽进来的?”

这锅必须得甩,否则不仅暴露野心,而且更丢面子,连忙说:“是一个浅陋无知的人告诉我的(鲰生)。”

刘邦一向对张良言听计从,此事张良竟然不知情,那很明显是刘邦自己干的,但这个时候必须甩锅为主,不能让人看出来我失策啊!

事情还是要解决,张良就把项伯介绍给了刘邦,刘邦立马“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社交能力真不是一般的牛,三言两语,推杯换盏间,两人竟成了兄弟,还成了儿女亲家。项伯更是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不仅回去之后主动充当了其说客,为刘邦争取了时间,更是在鸿门宴中充当了沛公保镖,使项庄无法得手,刘邦到底怎么做到的,真是让人不得其解。

第二天的鸿门宴,无论是樊哙闯帐,还是张良留谢,都是精心打磨的剧本,很明显,送走项伯之后,刘邦和张良化身导演,一夜未睡,剧本都写了N个版本,预案更是做了N套……

好在,第二天在刘邦的精湛演技下,一切都在按剧本走——有惊无险。

时间来到鸿门宴。

场景一——侦探间谍。

刘邦上来先道歉,又是称“臣”,又是拉感情(“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咱是战友啊!),又是给对方找台阶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一番操作直接让项羽失智了,“此沛公左司马言之”,直接把自己的卧底给亮出来了,这……。探得间谍,此时的刘邦内心定然百味交集,愤怒、狂喜、惊讶、庆幸等,波涛翻滚,但令人恐怖的是此时刘邦毫无反应,直到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喜怒不形于色,这情绪管理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堪称恐怖!

场景二——樊哙闯帐。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情况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樊哙闯帐,既打乱了范增设计的剧本,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又代刘邦说出了一串责备之词(与前刘邦的阿谀之词互为表里,软硬兼施,攻势凌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这台词功底真是不错,有理有据有节,直接整得项羽不会了,“项王未有以应”。这段台词让樊哙来说真是神来之笔,樊哙豪放,说这话没有违和感,不会让人见怪;樊哙粗中有细,台词能背得下来,表情能拿捏到位;樊哙是壮士形象,啃生彘肩的生猛壮举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出来的,这就让项羽惺惺相惜了,一直在喊“壮士!能复饮乎?”,效果真不是一般的好!

场景三——张良留谢。

一文一武,张弛有道。如果剧本里只有武生樊哙,那就缺少了刚柔相济之力,于是张良表演的时间到了。刘邦假借上厕所不辞而别,留下张良善后辞谢,张良先是献上礼物,接着说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这话真是软硬兼施,大王你有意责备我家沛公,我家沛公已经吓走了,大王你就得理且饶人吧!如果你得理不饶人,我家沛公已经回到了军中,追是追不上了,那只有两家一决雌雄了。

打仗打了很多年,大概项羽也是累了,于是项羽接受了礼物,化干戈为玉帛不更好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沐猴而冠)不更好吗?就这样吧。

范增一看,气不打一处来,直接骂了一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范增大概在想: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但一切都晚了,“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鸿门宴之后,生死成败都已经注定,后续——后续也只是尾声而已!

0 阅读:3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