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订劳动合同,都能得到双倍工资赔偿?这些情况要注意——

社保从业胡海军 2025-04-23 17:30:14

在我国,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通常可以主张双倍工资赔偿,但需满足一定条件,也存在例外情形。

一、主张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

1. 未签合同的期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从第二个月起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

2、双倍工资的时间。这里明确了“应当支付二倍工资”的前提条件以及时间范围,即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到满一年的前一日,这一期间最长为11个月。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不再支付双倍工资。所以,双倍工资有一个时间界限,不是没有签订定劳动合同期间都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3、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双倍工资的基数为劳动者实际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但不含一次性或偶然性收入,如年终奖。

二、可能无法获得双倍工资的情形

尽管法律有明确规定,但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劳动者无法主张双倍工资。

1、超过仲裁时效。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从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如:若未签合同的情况已持续超过2年,且劳动者未及时主张权利,可能因时效问题败诉。

2、劳动者拒绝签订合同。若用人单位能证明是劳动者故意不签合同(如签署声明自愿放弃),且企业已尽到诚信磋商义务,则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3、特殊岗位责任。若劳动者是人力资源负责人、高管等,本身负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职责,却未履行职责,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企业可免责。

4、已形成事实无固定期限合同。超过1年未签合同后,劳动者继续工作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但此后的双倍工资不再支持。

5、非劳动关系情形。如属于劳务关系、实习、兼职或退休返聘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通常可以主张双倍工资,但需注意时效、自身过错、岗位职责等例外情况。发现问题尽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避免因时效或证据不足丧失权利。

0 阅读:2

社保从业胡海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