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全球海运市场被两记重锤砸出水花:一边是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船舶征收“天价港口费”,停靠一次最高需支付超2000万元人民币;另一边,香港富豪李嘉诚以228亿美元将旗下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资本,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咽喉要道”。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实则剑指中国海上贸易命脉,背后的博弈远比表面更激烈。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政策,自2025年10月起,中国船东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时,将按净吨位收取费用——初始阶段每净吨50美元,三年内逐步涨至140美元。以中远海运一艘净吨5.9万吨的8500标箱货轮为例,停靠一次需缴纳295万美元(约2150万人民币),若一年停靠五次,费用将飙升至4130万美元。
美国给出的理由是“振兴本土造船业”。但现实是,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3-5倍,技术落后且产能不足,全球市场份额仅0.2%。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借“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正如美国航运协会批评:“这政策惩罚了最先进的船舶,只会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
更讽刺的是,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亚马逊第一个跳脚反对。全美超市90%的货物依赖中国航运,费用转嫁后,一个集装箱运费可能暴涨600-800美元,最终埋单的是普通民众。西海岸码头工人也担忧,若中国船只绕道墨西哥,他们将面临失业潮。
几乎同一时间,李嘉诚以228亿美元将43个港口卖给贝莱德财团的消息引发哗然。这批资产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黄金咽喉”控制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21%的货船需经此通行。
特朗普政府多次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甚至派国务卿卢比奥施压巴拿马政府审查长和运营权合法性。面对政治高压,李嘉诚选择“高位套现”,但代价是将战略节点拱手让给美国资本。交易还包含智能码头系统和物流数据,未来中国货船的航线、货物信息可能被美方掌控。
有人辩称“港口只是商业资产”,但巴拿马运河的战略价值远超账面利润。这如同将家门钥匙交给邻居,还声称“锁头生锈不值钱”。港澳办直指此举“损害国家利益”,《大公报》更连发四文痛批“商人无祖国”。
中美博弈下的海运暗战:谁在扼住谁的咽喉?两件事看似孤立,实则构成对华“组合拳”:美国用港口费削弱中国航运竞争力,李嘉诚交易则为美方控制关键节点铺路。若美方未来在巴拿马港口对中国船只限流、加价甚至断航,中国海运命脉将面临“卡脖子”风险。
更深层看,这是美国重构全球供应链的缩影。特朗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但本土产能不足,只能通过打压中国补齐短板。而李嘉诚的“西退东守”策略,折射出跨国资本在地缘风险前的避险心态——宁可舍弃长期收益,也要规避政治不确定性。
面对围堵,中国并非无牌可打:
1.技术突围:中国造船业已占全球54%市场份额,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技术领先。中远海运船队规模世界第一,即便绕行北极航线或发展中欧班列,也有足够底气。
2.战略替代:扩建瓜达尔港、开发北极航道、强化中欧陆运,逐步减少对传统航线的依赖。
3.规则博弈:通过WTO诉讼反制美国单边制裁,联合欧盟、东盟等受波及方共同施压。
至于李嘉诚们的选择,历史早有答案:霍英东曾冒死为新中国运输物资,而今其孙霍启刚致力开拓北极航道;反观某些富豪,享受改革开放红利却向美递刀,终将被时代抛弃。
全球化退潮下,商业逻辑必须让位于国家利益。美国的天价账单吓不退中国巨轮,个别富豪的“商业理性”也动摇不了大国根基。但这场风波警示所有人:在民族复兴的航程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正如汪品先院士所言:“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立足海上。” 当桅杆上的风浪愈发汹涌,唯有同舟共济,方能驶向深蓝。
中国封锁台湾海峡,美国的船过一次2001万美元[点赞]
一个埋了大半身的人,名誉道义都是个渣
现在为了搏流量,写这种文章人太多了,就事论事,不管李嘉诚是好人还是坏人,假如李的港口亏钱了,作者能资助他吗?
一些假新闻
好,这让挺他的他的家乡人看看,什么是卖国!
是卖码头泊位的运营权,卖港口那是外国的领地请问怎么卖?
李嘉诚只管自己挣钱,不管国家死活,国家也不要罩着他,奸商至极。
既然选择了当汉奸,那就让他的祖坟迁出国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晕][晕][晕]
盗亦有道,这老鬼太坏了
应搞垮他们的宛族
规定:凡是美国的飞机停靠我国机场都收取2000万美元的停靠费,完毕。
让李黄瓜家族消失!
杀了李老贼
准备入土了 搞个HJ头衔
把南海全面封所 拉美国进来打
不能去就不要去,难道中国人自己不能用,非得卖到国外去?
这也从侧面证明,这么多年,因为李嘉诚,其实他们肯定在港口 占了无数好处便宜
满清8大黄商也说自己在商言商
和抢劫有区别吗?
卖国贼而已,中资报价更高就是要亏本卖美国!赶出中国后,就是一只等死的肥羊!
直接把李嘉诚家族企业全部枪毙
非常时期,需要杀一儆百,振我国威!
无语,无知,真正事大家知道吗?别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