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盘桓在北京》

绿色的印痕 2025-02-12 12:42:23

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曲阜孔庙和吉林文庙,是中国的四大文庙。四大文庙各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可惜,四大文庙我只去过曲阜的孔庙,北京的孔庙离雍和宫近在咫尺,闻之,岂能不瞻仰膜拜?

出雍和宫大门,沿街走不多远,拐入国子监街。国子监街不宽,两边树木成排,绿叶满枝,遮天蔽日。走不远,街的右边出现一道长长的高墙。高墙青砖砌底,膝高,上端是一抹平整的朱红色墙面,再向上垒着青砖,顶部“滴水”一行,青瓦罩顶。如今,这道红墙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墙前挤满了拍照的靓男倩女,打卡上网,一展风姿。

(2024年,北京国子监街。)

(2024年,在北京国子监街。)

红墙的尽头是孔庙,孔庙坐北朝南,占地2.38公顷,房屋286间,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其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五座建筑。

(2024年,在北京孔庙。)

沿街边走边看景色,不知不觉中站到了先师门前。先师门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屋宇式大门,单檐歇山顶,金瓦覆顶,五脊正位,瑞兽傲立。“滴水”屋檐下,彩色斗拱交叉叠加,繁华纷呈。斗拱下,粗圆红柱直立,两端青墙垒砌,凹进的朱红色木板障一横,隔开内外世界。木板障正中辟有一门,供游人出入。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正门,门前立有琉璃牌坊和“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

(2024年,北京孔庙先师门。)

(2024年,北京孔庙下马碑。)

安心静气,抛却杂念,恭身走进先师门。先师门后是一条林荫大道直通大成门,两侧有两排长长的进士题名碑。题名碑共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 块,块块石碑淡青色,底座敦厚、棱角分明,座上的石碑长方形,披着岁月的裂纹傲傲直立。进士题名碑排列整齐,罩着被保护的红色木顶棚。

(2024年,孔庙进士题名碑。)

移步来到清代进士题名碑前,躬身瞧见黄色铁牌上写着:“清代科举大体仿明,自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十三年(1904)共有118通进士题名碑矗立于院内。刘墉、纪、林则徐、翁同龢以及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名字均刻在其中。”进士题名碑如同凌云阁,是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下成功人士的大集成者,为如今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2024年,孔庙进士题名碑。)

看罢进士题名碑,踏上正道,来到大成门前。大成门前正中立着一座孔子雕像,雕像直身而立,身披长袍,慈眉善目,长须飘飘,两臂内曲,叉手胸前,端庄而又慈祥。雕像灰青色的基座上雕刻着“先师孔子行教像”一行字。

(2024年,孔庙大成门。)

雕像身后的大成门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上横脊凌空,垂脊四落,筒瓦密密,如坡覆顶;门檐下,靛蓝色斗拱层叠繁华,横列而排;斗拱下,六根圆圆的红柱直立,柱后黄墙,居中开三红门,正中红门紧闭,门额上高挂蓝底金边竖匾,竖匾上题“大成门”三个泥金大字。

(2024年,在北京孔庙。)

大成门石基正中的御路石上,刻有高浮雕海水龙纹图,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御路两旁各有一条平缓的坡道,道两边立着白玉栏杆。

入大成门,门后是一条宽宽的石道,石道两边是两排古柏林。古柏树棵棵饱经风霜,老态龙钟,粗粗的躯干突兀凹陷,纹洛粗放,歪歪扭扭的直插蓝天。树顶枝丫虬龙,繁茂丛生,舒张纵横,扯出一片片绿绿的树冠。

(2024年,孔庙里的古柏树。)

古柏林中有一棵古柏被称为“触奸柏”,相传为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至今已七百余年。明代奸相严嵩代皇帝祭孔,经过此树下,顿时狂风骤起,吹动树枝掀掉了他的乌纱帽。后人说此树有知可辨忠奸,就称他为“触奸柏”或称为“辨奸柏”。“触奸柏”虽已700多年,但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问心无愧地立于蓝天大地间、游人包围中,听后世导游娓娓述说自己惊世骇俗的传奇。

(2024年,孔庙“触奸柏”。)

踩着石道,缓缓前行,不时在古柏前住脚,细瞧古柏沧桑的躯干,暗思其沐风栉雨的艰难。棵棵古柏虽植根于孔庙,但绝不雷同,一树一模样,一树一姿态,仿佛红尘中的人类一样有思想、有个性、有风度,个个独树一帜、风姿卓越地立在大千世界中。

古柏的外侧是两排威严壮观的御碑亭,在柏林中徜徉后,度入御碑亭。座座御碑亭建筑摸样雷同,重檐歇山顶,金脊金瓦,彩色斗拱四围,朱红墙裹四角,四方开四门,四门前红栅栏横亘。座座御碑亭中都立有一通高高的、厚厚的石碑,石碑上刻满了字,字字端庄遒劲,昭示着皇家的森森威严。

(2024年,孔庙御碑亭。)

在御碑亭里逛游了好久,方才返回正道,立在大成殿前。

(2024年,在北京孔庙。)

大成殿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也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建在人高的石基上,殿四周有阔阔的月台,月台边安有齐腰高的白玉栏杆。巍峨雄浑的大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金黄色的琉璃瓦排列整齐,金光闪烁,正脊横空,垂脊四张,戗脊四翘,垂兽一行,天马行空;“滴水”殿檐下,彩色斗拱,如花绽放,朵朵相依,靓丽纷呈;殿底红柱红门红窗,皆镶着宽宽的金边,相连成壁,壁底青砖槛墙一道,落地而厚重。大成殿的上层殿檐下挂着一方醒目的蓝底金边竖匾,竖匾上的“大成殿”泥金大字格外耀眼;底层殿檐下也挂着一副蓝底金边横匾,横匾上题着所有孔庙皆有的“万世师表”大字。

(2024年,孔庙大成殿。)

看罢殿貌,抬脚登台阶,上月台,立在了大成殿前。大成殿门窗紧闭,将殿内与殿外活生生地隔离开来,让人难窥端倪。今天也许来的不是时候,大成殿不开放,让所有来者不免生出丝丝纠结和绵绵惆怅。

(2024年,孔庙大成殿。)

据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据说,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据说,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据说,大成殿内还有壁画,壁画绘制了孔子及其学生的形象……

(2024年,在北京孔庙。)

在大成殿前立足好久,想了好久,入不了内,方才怅然若失地拍了照,下了月台,朝着殿后走去。

大成殿后是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院落了。崇圣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

(2024年,孔庙崇圣殿。)

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2024年,孔庙里的七十二贤画像。)

看罢崇圣祠,转身返回。出崇圣门,绕大成殿,踏上石道,穿古柏林,出大成门,右拐出持敬门,去看紧邻的国子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