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政书院逛了一圈,然后沿着荣国府最北端的一排房屋西去,走到尽头方见一座院落,院落叫凤姐院。
凤姐院不大,院北端坐落着一栋面阔三间的青砖青瓦房屋,房屋坐落在膝高的青砖石基上,前廊后屋,檐下红柱红栏,正中红圆柱上挂着一副黑底金边金字楹联:“翠竹依庭留凤集 乔松绕户看鸾翔。”廊内红门一道,两扇花格门儿敞开着;门儿两边的花格红窗,宽大明净,落座在青砖槛墙上。屋前栽有两棵老古树,还立有一只振翮欲飞的彩凤凰。

(2024年,荣国府凤姐院。)
凤姐在荣国府中可是个有心计、有手段、心狠手辣、八面玲珑的人物。走进凤姐院当然须处处小心,以免稍不留神,着了她的手段。踩着石阶,穿廊跨槛走进屋内。只见屋内凤姐锦衣裹身,正襟危坐在桌前,平儿立在身边伺候;初进荣国府的刘姥姥跪拜在凤姐前,板儿呆愣在当地,周瑞家的则插手立在一旁。

(2024年,荣国府凤姐院里的“刘姥姥见凤姐”。)
这场景,我曾在《红楼梦》书中见过。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认亲,拜见凤姐,其主要目的是要钱。凤姐推脱说:如今比不得过去了,“大有大的难处”。刘姥姥却不依不饶,玲珑笑道:“你们拔根汗毛也比我们腰粗。”想到此景,看到此境,不禁哑然失笑。一个是人中精,一个是世俗通,言语间充满了智慧的较量。


(2024年,荣国府凤姐住所。)
凤姐院内的两侧厢房是贾琏的妾室秋桐和尤二姐的住房。做贾琏的妾也是很受煎熬的,凤姐会让她们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尤二姐吞金就是很好的例证。

(2024年,荣国府秋桐住所。)

(2024年,荣国府尤二姐住所。)
看完凤姐院,南行来到荣庆堂。荣庆堂是贾母的住所,意思是“荣华富贵,吉庆有余”。荣庆堂坐落在膝高的青砖地基上,青脊青瓦覆顶,一字瓦当“滴水”,堂檐下六根檐柱粗圆挺立,顶端横枋涂彩抹金,底端绿红花栏杆横陈,中心柱儿上挂着一副醒人心目的楹联:“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 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廊后红门敞开,红窗紧闭。房前古树绿荫,灯笼高挂。

(2024年,荣国府荣庆堂。)


(2024年,荣国府贾母院。)
环顾院内一周,方才挪步移身,登阶穿廊走进堂内。荣庆堂为五间正房,明间是“客厅”,西稍间靠窗是榻,榻旁边有两个小门,进去便是后房门,可通后院,另一边是暖阁,是贾母休息的地方。
明堂内黑漆雕花屏风前,贾母椅上高坐,慈祥而又欣喜的看着堂前儿孙绕膝。堂前姑娘们济济一堂,矜持的矜持,偷笑的偷笑,只有宝玉两手相抱,躬身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相见,从此拉开了荣国府内跌宕起伏的宝黛生死恋。

(2024年,荣国府荣庆堂里的“宝黛相见”。)

(2024年,在正定县荣国府。)
荣庆堂是荣国府的欢乐园,宝玉和姐妹们在此吟诗作画、饮酒行令,赏雪观梅,斗嘴怄气,演绎出了许许多多精彩故事。




(2024年,荣国府贾母院。)
但荣庆堂也并非只有欢乐,悲惨事儿也有一二,一房屋内就演绎着鸳鸯抗婚的故事。屋内贾母和王夫人肃穆静坐,面无表情;凤姐、平儿立在一旁禁语闭声;堂前跪着鸳鸯,一把鼻子一把泪地表达着抗婚的坚定述求。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很受贾母喜欢,不想被贾母六十多岁的大儿子贾赦看中,非要娶其为妾。鸳鸯性烈,在贾母前以割发为尼来表达抗婚。贾母听后大怒,训斥了儿子,保护了鸳鸯。但在那个年代,保得了一时,怎能保得住长久。贾母一死,鸳鸯便上吊自尽了。因为她知道,没了贾母的保护,贾赦岂肯善罢甘休?

(2024年,荣国府贾母院里的“鸳鸯抗婚”。)
看过荣庆堂,越花厅、过穿堂,来到垂花门前。垂花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门楼,因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的椽枋上,并且上方有两个倒垂的花瓣组成,故而得名。垂花门中间安有四扇绿色的木屏门,既起到了屏障作用,又保证了内宅的隐蔽性。
出了垂花门,便等于出了内宅。沿着青砖小巷西拐,走不远,便来到了西花园。

(2024年,荣国府里的垂花门。)

(2024年,荣国府里的青砖小巷。)
西花园里有藕香榭、滴翠亭、牡丹亭、怡园、沁芳亭等景点,花园内廊亭、小桥迂回曲折,山、水齐备,宛如一座玲珑别致的苏州园林。



(2024年,在正定县荣国府。)
在花园内徘徊徜徉,瞧盆中花,望林中山,看径边石,观池中鱼。累了,再坐在石墩上小憩,仰望蓝天,低首瞧亭,思思刚刚看过的荣国府景色,咀嚼反刍,颇觉书中抽象的荣国府在脑海里有了视觉上的图影。但眼前的荣国府对比书中的荣国府所述,又觉得少了大观园其景色大大打了折扣,还有府里的院落和房屋少了点大气,多了点局促,所以演绎不出书中所描写的重大场面,容不下众多人物的粉墨登场……



(2024年,正定县荣国府。)
秋阳悬空,蓝天无垠。秋风瑟瑟,拂面裹身,令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唉呀,我是来看景的,不是来吹毛求疵,说长道短的。
于是,截断遐想,拍拍屁股起身,向着出口处大步走去。

(2024年,正定县荣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