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半球的纽约曼哈顿中央,南起第59街,北抵第110街,长跨51个街区,宽跨3个街区,横亘着一个闻名全球的地标——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图源网络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热知识,而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的是,在成都的城市中心,同样规划了一座标志性的“中央公园”。
这要从半年前的一份区域调规方案说起。
时间指针拨回至2024年6月20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青羊区东御河沿街片区(第2版)以及青羊区、锦江区中央公园片区(第7版)局部用地控规修改方案公告。

注意到“中央公园”四个大字了没?在这张规划图中,“中央公园”首次以一个片区的身份,出现在了官方正式文件中。
这意味着“中央公园”不再只是成都某个公园的修饰词,更是拥有明确地理坐标的实打实的公园项目。

那么,这个“中央公园”具体在哪儿?长啥样?有什么特色?
实际上, 成都市中央公园并非横空出世,它还有一个大众更为熟知的名字——天府文化公园。
据不完全统计,大力建设“公园城市”的成都,目前大大小小各类公园已经超过1500座,总面积超过8852公顷。而在星罗棋布的公园体系中,天府文化公园无疑是个相当特别的存在。
▌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
如果要用一个地标来定位天府文化公园,那必然是有“成都市城市中心广场”之称的“天府广场”。因此,在成都的城市版图中,天府文化公园有多“C”应该可以想象得到了吧。
当然,天府文化公园不仅占位成都市中心,它的规模还非常庞大,大到天府广场只是它的“一份子”而已。具体来看:
根据规划,天府文化公园东至顺城大街,西至西郊河,南至君平街-西御街-东御街,北至东门街-羊市街-西玉龙街,由皇城坝片区和少城片区两大片区组成,总占地面积达到2.44平方公里,大约3660亩,比天府总部商务区的天府公园还要大。

▲天府文化公园范围示意图,图源@机遇青羊
▌历史文化底蕴是最深的底色
显而易见,天府文化公园并非一座新建公园。
如其范围所示,在这座巨无霸公园内,既有宽窄巷子、东华门遗址、摩诃池公园、天府广场、人民公园等重要城市IP,也有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科技馆、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大剧院、成都博物馆等重要文化艺术空间,基本都是既有项目。
正因如此,作为成都历史原点,相比其他公园将“生态”“绿色”放在首位,天府文化公园最与众不同的特质或者说底色,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

所以,天府文化公园的责任担当之一,就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传承,引领中心城区能级跃升。
▌产业要素也是内核之一
天府文化公园总体定位为“世界文化名城的集中展示地、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地、成都千年历史迭代的文化中心”,目标指向打造“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产业高地”。
可见,“产业”在天府文化公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按照《成都天府文化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天府文化公园将以“文创+”导向,发展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文体旅游、信息服务六大重点领域,突出创意经济,强调智能化、跨界化、定制化的“文创+”多元体验,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显示度、美誉度的文博创意集聚区和金融高端商务集聚区。
等到完全呈现后,天府文化公园将形成“两核、两片”的城市格局。
“两核”:以摩诃池、东华门遗址为主的公园核,将成为全国首个超大城市中心区的大型遗址公园;以宽窄巷子一二期为主的文旅核,将建成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区。
“两片”:即“环摩诃池公园产业带”和“环宽窄巷子产业带”两大主题产业片。

对天府文化公园有了更清晰的概念后,再来看看它的一些重点项目。

天府文化公园由少城片区与皇城坝片区组成,而托起少城片区的主力是宽窄巷子一二期。
2024年11月26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青羊区下同仁路53号商业、社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方案,涉及的正是宽窄巷子二期38分部地块。

宽窄巷子二期总占地约60亩,按照规划,其将拟建设文化旅游街区、多功能城市演艺空间、博览展示空间等。

率先启动建设的是占地面积约22亩的38分部地块,建设内容包括地上院落商业、城墙商业、地下室(地下商业、车库、机房等)等。目前已经全部打围,进入建设阶段。按照公示文件,预计今年便可以建成。



宽窄巷子二期剩余的北区约38亩地块,目前局部打围,内部还有一些拆迁内容尚未完成。此前网传宽窄巷子二期模拟拆迁,赔偿标准是住宅3.3万元/㎡,商铺15万元/㎡,由于未征得完全同意,遂未成功。

▲宽窄巷子二期北区约38亩地块已打围部分

▲须拆迁的罗莎蛋糕目前仍在营业

▲已拆迁部分现状
按照建设时间表,2026年整个项目将要完整呈现,意味着,今年内拆迁工作应当完成,方能不影响进度。

皇城坝片区则分为了“文化区”与“商务区”两大板块。
其中,文化区依托成都皇城千年历史文脉,“留、改、建”结合推进有机更新,打造集文化旅游、遗址展示、公共文化博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天府文化集中展示中心。
而最重要的载体便是摩诃池公园与东华门遗址公园,后者的“前身”,就是成都体育中心。
2013年,成都体育中心场馆改造施工,东华门遗址被发掘。资料显示,目前东华门遗址已发掘约50000㎡,包含场馆地下遗址22000㎡、外场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27300㎡,发掘揭露出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等城市历史遗存。

▲东华门遗址公园规划效果图
这是成都汉代“列备五都”、唐宋“扬一益二”辉煌时期的历史见证,也是成都城市2000多年“城址不改、城名不变、中心未移”的重要佐证。
根据文章开头提到的去年6月调规文件,东华门遗址公园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目前2#、3#地块内建筑已拆除,并已打围。

2023年年中,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内场仍在施工中)与摩诃池公园先后对外开放。


▲摩诃池公园

再将目光聚焦到皇城坝片区的商务区。
这里将重点打造青羊坊城市有机更新、骡马市TOD金融中心以及青羊金融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成为金融总部和金融科技高度集聚,高端商务、文博文创融合发展的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地。
显然,骡马市TOD是重头戏,它的核心关键词是“金融”。
项目共由三大组团组成,目前最先开建的是青羊金融科技产业园(图中红色圈出部分),位于顺城大街与西玉龙街交汇处。

▲骡马市TOD示意图,图源网络
青羊金融科技产业园占地约24.76亩,由两座超高层办公塔楼构成“双子塔“结构,T1塔楼地上37层,建筑高度约200米;T2塔楼地上32层,建筑高度为180米。
按照彼时土地出让要求,须在宗地内建设计容建筑面积不低于9万㎡的商务办公中心及4万㎡的商务及商业配套设施用房,并引入总部经济、航空科技、现代综合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金融业等多类型业态。

▲青羊金融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该项目于2023年底正式动工,预计在2027年完工。建成后,项目将发挥绿色生态、数字智慧、全时运营、TOD等优势,打造以智慧共享办公+体验式商业+绿色健康环境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体。


按照规划,位于摩诃池公园北侧的西御河66亩地块,拟建设不低于45万㎡(不含与地铁接驳的地下空间面积)的“西部金融中心”综合体,并引入以高端商务、现代金融、数宇经济、高新技术等业态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出让文件,宗地建筑建设高度为1栋348米、1栋230-250米、1栋160-180米和1栋140-160米;并须在宗地内指定区域恢复建设历史建筑冯家大院。
其中,地块348米超高层将是继天东中海489超塔、三圣乡蜀峰468以及天西招商396项目之后,成都又一座摩天高楼。
早在2022年该宗地已完成出让,目前该地块所在位置正在修建地铁18号线三期(骡马市站)。

▲西御河地块现状
其中,成都地铁18号线三期骡马市站是成都地铁在建线路中最深的车站,也是成都地铁首个地下四线换乘六层站,基坑深45.5米,建成后将实现1、4、10、18号线无缝换乘。

▲骡马市站效果图
至于东御河地块,目前正在拆迁中,部分地块同样正在修建地铁18号线三期。


▲东御河地块现状
如今,以“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成都能级再度跃升,更需要一个代表成都风貌与精神的城市地标,天府文化公园显然就是这样的存在。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8年,东华门遗址公园、青羊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宽窄巷子二期等项目都将陆续投入运营,骡马市TOD金融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产业高地”建设基本成形,金融总部高度集聚,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支撑作用基本呈现。
产爷相信,三年后的天府文化公园将形成更强的凝聚力与城市张力,“存在感”会越来越强。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数据仅旨在传递市场资讯,仅涉及商业评述,非时政类新闻发布。文中观点仅为文章作者的意思表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指导、引导您进行相关投资、买卖的依据或风险担保。另,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本公众号图文信息,不得随意截取、引用本公众号披露的数据、图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