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
河南省,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又称中原、中州、豫州、中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州市,《郡县释名》河南卷上: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有管仲城,后为郑国。州从国名也”。又称商都。
中原区,郑州为古中原所在地得名。
二七区,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1923年“二七”大罢工,1955年更今名。
金水区,因从西向东流经辖区的春秋时期开凿的金水河而得名。
惠济区,“惠”“济”相连,寓意区域有“聚八方之恩泽,平等互惠;揽四海之贤才,和衷共济”的深刻含义。又称荥泽县。
管城回族区,因是古管国都城和今天回族聚居地,故有此名。
上街区,“上街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
新郑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又称有熊、苑陵。
巩义市,郎蔚之《隋州郡图经》:“巩,在洛水之间。巩,固也。言四面有山,可以巩固也。”又取孝义镇之“义”,故名巩义市。
登封市,“登封”、“告成”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改嵩阳县为登封县,圃田、牟州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
荥阳市,县以荥为名,取《禹贡》“荥陂既潴”之意,即夏禹王治水将济水自温县潜引入黄河,南溢为荥,汇集为泽,称为荥泽。战国时韩在荥水之北筑城,名曰荥阳。又称东虢、京、荥阳、成皋、汜水、荥泽、武泰、河阴、广武。
新密市,西汉置密县,因县境西南有密岵山,县名源此。1995年县改市时,因城区东移取名新密。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尔雅》:“山如堂者密”,因以为名。又称密县。
中牟县,西汉初袭中牟邑之名置中牟县,因城北有一座牟山,高仅丈余,绵延数十里,相对于山东的外牟而称中牟。属河南郡。据《名胜志》:“牟山在县北五里,县以此名。”又称圃田、牟州。
———————————————————————————————————————
开封市,秦并天下,分别置启封、浚仪、陈留三县,今开封县即此三县演变而成。汉景帝元年(156年)因避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县改称开封县。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汴京、祥符、老丘、启封、大梁。
龙亭区,因著名古建筑“龙亭”而得名。
鼓楼区,因明清“钟鼓楼”而得名。
禹王台区,2005年5月,将开封市南关区更名为禹王台区,因千年古园禹王台坐落于此而得名。
顺河回族区,惠济河纵贯南北,回族聚居,故名。
祥符区,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开封县改名为祥符县,以年号为名。
通许县,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始置通许镇,属开封府陈留县。赵匡胤下诏疏浚蔡河。自京师至通许镇,沿河设置闸门,按时开闸,调节水量,漕运畅通。取自汴京直通许国故地之义,故名通许。又称咸平。
杞县,商汤灭夏,封禹裔少康之后于此,以地多杞柳,故名杞国,都雍丘(今县城)。五代晋改雍丘县为杞县,仍以古杞国为名。又称雍丘。
兰考县,兰考县由古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分合演变而来。兰考乃1954年合兰封、考城二县设置,取二县首字为名。又称戴国、兰阳、仪封、兰仪、兰封。
尉[wèi]氏县,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
———————————————————————————————————————
洛阳市,《寰宇通志》卷85载:“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又称雒[luò] 阳、斟鄩(zhēn xún)、洛邑、洛州、京洛、东洛、司隶、三川、河南府等。
涧西区,涧西区位于洛阳市涧河以西,东以涧河为界。
西工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洛阳老城以西大规模兴建兵营,当时叫“西工地",简称“西工”。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工区,两年后并入原洛北区,1975年又分设至今。
老城区,现在的老城是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金以宋“河南府”为主体建城,至1948年洛阳解放前城池基本不变,故称“老城”,是洛阳最后一座城池。
瀍河回族区,位于洛阳市东部,因瀍河在区境内穿过而得名。
洛龙区,洛龙区北界洛河,南括龙门山,故区名取名于洛水、龙门山。洛龙区的前身是洛阳市郊区、洛阳县等。
吉利区,以吉利村名区。
偃师市,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在县城东筑城息偃戎师,遂名偃师。又称西亳,斟鄩。
宜阳县,《名胜志》:“县在宜水之北,水北曰阳,故名宜阳。”又称福昌。
孟津县,孟津县古属豫州,夏为孟涂氏封国,称孟地,其地置津(渡口),故名。孟津县以古孟津为名。
新安县,因该县当时晚于周围的渑池、宜阳、孟津等县,故取名新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秦朝统一六国后,取新治安宁之意,故把设在战略位置尤为重要的关、洛要重新设的这个县取了一个安字。便是新安。
洛宁县,1913年因与四川永宁道重名,又因洛河流经县境,改永宁县为洛宁县,属洛河道管辖。因洛河为名。
栾川县,县境居伊河上游,伊河古名鸾水,因古代地多鸾鸟而得名。《水经注》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古代,栾鸾二字相通,故通写为栾川。又称鸾州。
伊川县,因伊河而得名。伊川在唐尧时期即称伊侯国,虞舜时期开始称伊川。又称伊阙、伊州。
汝阳县,因位汝河之北,故名。又称伊阳。
嵩县,远在炎帝时即称“伊国”,汉置陆浑县,金改为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属河南府,清、民国因之。《寰宇通志》卷85:嵩县“以在嵩岳之西,故名”。
———————————————————————————————————————
平顶山市,1957年由叶县、宝丰县析置平顶山市,以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为平顶得名。又称鹰城。
新华区,1969年划城区开源路以西城镇部分成立新华区,取建设新中华意命名。
卫东区,1969年置卫东区,以捍卫毛泽东思想之意命名。
石龙区,1997年,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
湛河区,因北界紧傍穿流市区的湛河而得名。
舞钢市,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西汉时分属西平、舞阳,北魏时改属西舞阳县,唐代属舞阳县,以后历代相沿。
汝州市,因濒于北汝河上游而得名,为仰韶、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以城南临汝水,故名。
鲁山县,唐改县名名鲁山,因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
宝丰县,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当时县境内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奉敕赐名“宝丰县”。又称父城。
叶县,汉置,因春秋为叶邑得名。又称昆阳。
郏县,源于郏[jiá]国。
———————————————————————————————————————
安阳市,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又称邺城、殷都、相州、彰德。
文峰区,1956年更今名,因区内文峰塔得名。
北关区,因位于安阳城北关得名。
殷都区,由中华第一都——殷商古都所在地而得名。
龙安区,2002年12月撤销安阳市郊区,设立安阳市龙安区。
林州市,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山取名,曰隆虑县。东汉延平元年(106年),避殇帝刘隆名讳,改名为林虑县。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为林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名为林县。又称林县、隆虑、林虑、临虑邑。
安阳县,据民国《续安阳县志》卷3说:“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
汤阴县,因居荡水之南得名。《水经·荡水注》:“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逕其县故城南,县因水以取名也。”后改荡水为汤水,故亦改荡阴为汤阴。又称荡阴县,荡源。
内黄县,汉置内黄县。魏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
滑县,滑县之名始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称“滑”,因滑台城而得名。
《元和郡县志》卷8说:滑州“取滑台为名”。又称滑州。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河南以前很牛,现在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