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三十六讲》解伤寒条文之身体无力(037)

和雅聊健康 2024-02-21 12:16:14

导读:临床中,会碰到一些病友讲身体没劲,老是想躺下休息休息,吃了很多滋补的药物,没有效果,这是为何?本章节,我们来看看医圣仲景对于身体没劲的另外一种看法。

太阳病,十日已过,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037

中华文明传承不朽,文字书籍功不可没,但在后人阅读前人之著作时,往往也会因为对文字理解不一致,出现各种争论及争吵,本条文就是如此。

条文三分法

太阳病,十日已过,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太阳病,十日已过,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病,十日已过,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把该条文分成三段来进行理解,这是部分伤寒医家的认识。通过分解条文,讲述了太阳病多日之后,出现不同症状之时,该如何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

太阳外感,十日已过,患者发热恶寒等症状消失,只遗留脉浮细及倦怠嗜卧,说明太阳外感虽然好转,但损伤的正气未恢复过来,不需用药,静养即可。

太阳外感,十日已过,如果出现胸满胁痛的症状,说明太阳疾病已经传变至少阳,且以少阳为发病核心,此时我们治疗,需要从少阳入手,使用小柴胡汤治疗。

太阳外感,十日已过,如果患者仍有太阳系统的发热恶寒等症状,脉只要是浮,仍考虑邪在表,可以使用麻黄汤诊疗。

条文两分法

太阳病,十日已过,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病,十日已过,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医学往往充满各种争议,在百花齐放的争议当中,可能会有新的突破点被发现,甚至新的诊疗理论出现。部分伤寒医家对该条文进行两分,也能够非常好的进行解读。

太阳病,十日已过,患者脉浮细,倦怠乏力,说明表证已解,患者此时出现胸满胁痛的症状,说明病位在少阳,应该使用小柴胡汤治疗。猛地一看,这种解读与三分法的第二种解读类似,但该解读法是“脉浮细、倦怠乏力+胸满胁痛”,与单纯“胸满胁痛”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别。

关于倦怠乏力的重要启示

学习该伤寒条文,了解两种解读方法,我们除了对条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还能有哪些收获呢?回顾伤寒六经提纲,少阴病的条文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也”,提示少阴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精力不济、倦怠欲寐,与倦怠乏力是很难区分的类似症状。在《经方三十六讲》一书中,提到少阴系统包括肾与三焦两个脏器,其中三焦为少阳经络,其经方乃是小柴胡汤。

临床中,我们遇到倦怠乏力、欲寐的病人,往往定位在少阴系统,使用温肾阳,交通心肾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佳,但仍有部分病人不属于肾阳虚的情况,这是治疗倦怠乏力的难点所在。通过该条文学习,尤其是学习第二种条文解读法,我们知道倦怠乏力,甚至出现欲寐症状,可能是少阴系统的三焦经功能异常,可以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这就解决了临床中的一大难题。

伤寒体系该条文,虽然文字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解决临床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使用《经方三十六讲》的理论来解读伤寒条文,可以更加有效的认识伤寒条文背后的秘密。

0 阅读:2

和雅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