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言愚语】上游_探出路:始终关注反馈是改革者的气度

简墨水 2024-10-18 19:24:33

反复练习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阐述希思提出了七个上游思解题思路的第六个思路叫做“反馈”。反馈是一种宝贵的机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在个人技能的“刻意练习”中,还是在促进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反馈都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当我们谈论政策时,反馈同样不可或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反馈来确保它们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然而,尽管上游思维通常与积极主动、自信和改革精神相关,但真正的改革者也需要具备谦卑的品质。他们意识到,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对现有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有深刻的理解。

这里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北大毕业生刚到华为工作不久,就写了一份万言书,对公司的经营战略提出了建议。任正非的批复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改革不是轻率的行为,而是需要深入了解和实践经验的。

因此,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人,最好不要轻易谈论改革。如果你没有真正参与到一个系统中,你就很难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真正的改革者是那些既勇于改变,又足够谦卑去倾听和学习的人。

动物世界的“二级效应”

这个故事你肯定听过。英国殖民时期,印度德里的眼镜蛇泛滥成灾,英国人就想了个办法:悬赏抓蛇。一开始效果不错,但很快他们发现,来领赏的人越来越多,蛇似乎越抓越多。原来,印度人开始自己养眼镜蛇来“赚外快”。

英国人意识到被耍了,赶紧取消了悬赏。这下,印度人养的眼镜蛇没地方处理,直接放生了。结果,英国人本来想减少蛇的数量,却反而让蛇更多了。

丹·希思则称之为“二级效应”:你做了一件事,预期会得到结果A,却没想到得到了结果B,或者结果A又引发了你根本不想要的结果B。

澳大利亚附近有个小岛,19世纪前无人居住,是珍稀鸟类的天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典范。然而,19世纪到20世纪间,海豹猎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不仅捕猎海豹,还带来了兔子、猫和老鼠这些“不速之客”,严重破坏了岛上的生态平衡。兔子尤其麻烦,它们到处打洞,严重干扰了鸟类的生活。

于是,1960年代,动物保护主义者决定出手相救,他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投放病毒来减少兔子数量。经过一系列曲折,到了1988年,兔子的数量终于减少到了两万只。

但保护主义者们没想到的是,兔子数量减少后,猫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本以兔子为主食的猫,因为食物短缺,转而捕食珍贵的鸟类。没办法,保护主义者们只好又派出猎手,用猎枪直接对付这些猫。到了2000年,岛上的猫被消灭了,但兔子却卷土重来。幸存的兔子对病毒产生了免疫力,数量又开始激增。

生态平衡的不可预测性

保护主义者们不得不再次采取行动,这次他们选择了全面投毒。到了2014年,他们终于成功消灭了兔子、猫和老鼠。但故事还没结束。岛上有一种野草,以前兔子会吃这种草,控制其生长。现在没有了兔子,野草开始肆无忌惮地蔓延,侵占整个岛屿……

这就叫二级效应。你不知道你的动作会导致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社会生活的“二级效应”

你为了省钱,决定不修剪后院的树木,结果有一天,一个路人被掉落的枯枝砸伤了,你不得不支付一大笔医药费。这就是2009年纽约市中央公园发生的事,只不过后果更严重:一个谷歌的程序员在公园散步时被枯枝砸中,最终瘫痪,市政府为此赔偿了1150万美元。本想省钱,结果却花了更多。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事件在纽约市屡见不鲜。每年,市政府要处理约三万起类似的官司。比如,一个儿童游乐场的滑梯在2013年一年内,就让五个孩子摔断了腿。多年来,这个滑梯导致的政府赔偿金高达两千万美元,却没有人想到要修理它。其实,只需要把滑梯调低一些,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避免。

系统中的“部分”和“整体”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公园只想省钱,却没有意识到这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更大的损失。

有时候,为了照顾部分,可能会损害整体;而从整体考虑时,又可能会牺牲某个部分。

这就体现了改革的复杂性。要想尽量避免伤害,我们需要反馈——及时了解政策或决策的实际效果,并据此进行调整。

没反馈和有反馈的不同没有反馈的遗憾

希思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一家医院里,有一位身体理疗师,她的工作是帮助进行过乳房切除手术的女性进行恢复按摩。时间一久,她发现了一个规律:看一眼患者的伤疤,她就能猜出是哪一位医生主刀的。

其中一位医生在手术时会细心规划伤口,使得术后的伤疤尽可能美观。而另一位医生似乎不太关注这一点,留下的伤疤就比较粗糙。

这让人不禁为那些患者感到遗憾,她们可能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伤疤本可以不那么明显。同时,也让人为那位不太考虑伤疤美观的医生感到惋惜,他可能直到退休也没意识到自己给患者带来了多大的心理负担,也不知道自己的技术还有改进的空间。

这里的问题显而易见:为什么没有反馈机制呢?理疗师为什么不把她的观察报告给医院呢?如果医院团队有反馈意识,哪怕只是让两位医生互相观摩一下对方的手术效果,交流一下经验,情况本可以大为改观。

“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人能够预知一个决策的全部后果。因此,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最好先进行小规模的测试,观察结果,然后决定如何继续。

这就是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策略。面对市场化改革的建议,无论是来自哈佛的教授还是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邓小平都没有盲目跟风,也没有完全置之不理。他选择在小范围内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这种审慎的尝试使得中国能够大胆探索,包括那些最初遭到反对的举措,比如股市。邓小平的态度是:先试试,不行就停。

摸着石头过河

摆脱改革者的窘境

简而言之,上游思维在推行新政策时,要求你预见可能伴随的意外后果。改革者应保持谨慎,像在陌生环境中行走一样,不断寻找反馈,调整策略,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思建议,在提出新政策前,至少要自问四个问题:

1. 这个政策之前有实施过吗?效果如何?

2. 是否能先进行小规模试验?

3. 实施过程中能否获得及时反馈,以便调整?

4. 如果政策不成功,能否撤销,恢复原状?

如果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须格外小心。

上游思维虽有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改革不可行。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例,有国际组织在清除保护区内的有害物种方面就做得十分专业。他们在行动前会绘制食物链图,预测连锁反应,确保既能清除有害物种,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END)

0 阅读:0

简墨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