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口100万的小国,却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明朝的大规模航海行动在郑和去世后就没有再继续,而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则一路探索,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海上新航线。靠着这条新航线,葡萄牙人开始经营各种生意,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进入葡萄牙。在17世纪,葡萄牙几度跃居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些都离不开之前的航海家们为开辟新航线做出的努力。
01
亨利王子
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大多都是受王室支持进行活动的,而这些支持者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牙亲王,方特·亨里克(葡萄牙语:Infante D. Henrique)。他更被我们熟知的称呼是亨利王子。
亨利王子被誉为葡萄牙航海业之父,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实际参与了出海。历史学家们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荣誉,是因为他培养了一大批开创了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
亨利生于1394年,可以算作跟郑和同时代的人。葡萄牙是当时最有探索新航道的动力和物质条件的国家,但是这件事总要有人去牵头。这个使命就落在了亨利头上。
亨利从小学习战略和战术、博览群书,同时他也向往历险生活。年轻时,亨利在作战中,从战俘和商人口中了解到,在非洲有一条古老而繁忙的商路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树林繁茂、土地肥沃的“绿色国家”,其实指的就是今天的几内亚等地,那里出产胡椒、黄金和象牙。
当时北非还被阿拉伯人占据着,从陆路到达那里是不可能的,因此亨利就想走海路。他的建议得到了当时国王的认可。
亨利于是在葡萄牙南部的圣文森特角(Cape St.Vincent)创办了一所航海学院,专门培养本国水手;为了航海,他还网罗各国的地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广泛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然后绘制地图,制定航海方案。他还资助了很多和航海有关的研究,包括各种航海所需仪器的制造。
当然,在航海中最重要的肯定少不了船只,过去欧洲人都是在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里航行,使用的船大多是单桅横帆的船,也就是只有一根桅杆、风帆是横着的船。这种帆船适合顺风航行,但遇到大风大浪就很难控制。想要在可能遇到各种风浪的大西洋里远航,亨利就得想办法造新船。最后,葡萄牙人研制出了一种适合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多桅帆船。
1418年前后,亨利派出了他的第一支探险队,向南去寻找几内亚的“绿色国家”。当时新的三角帆的船还没有制造出来,亨利的船队使用的还是横帆帆船,结果原本打算南行的船队,被风吹到了西方一个叫马德拉的群岛。
船员们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他们向亨利报告了他们的发现,亨利马上宣布这个群岛属于葡萄牙所有。后来,这里成了葡萄牙探险队的落脚点和物资供应站。
随后的几年,亨利又数次派出探险队向两个方向进行探索。一个方向是离开海岸向大西洋西南深处航行,以发现更多的岛屿;另一个方向是沿非洲海岸南下,继续去寻找几内亚。

创新的船舶设计和三角帆
往大西洋西南航行的船队进展顺利,1427年,舰队发现了亚速尔群岛,随后葡萄牙开始向这个群岛殖民。亚速尔群岛的发现和殖民,对以后葡萄牙(乃至欧洲)探险和殖民事业有重要影响。欧洲各国早期横跨大西洋的航行,都以这里为歇脚的中转站。
与向西南航行船队的顺利不同,沿非洲海岸南下的船队困难重重。水手们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一段路程后,就不敢再向南航行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有传言说,地球的南边是地狱般“黑暗的绿色海洋”,到了那里基督教徒都会变成黑人。
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不过在中世纪的阿拉伯地图上,接近赤道的地方,确实画着一只从水里伸出来的魔鬼的手。因此,亨利派出去的水手们总是偷偷地回到欧洲。直到1434年,在经过十几次的尝试后,亨利派出的远征队才到达了西撒哈拉。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有疑问,当时技术并不发达,航海往往要冒生命危险,是什么激发了探险家们参与其中呢?原来,这离不开葡萄牙王室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当时王室会颁发一种特许状给探险者,保证如果他们发现了新的海外领土,只要宣告这片领土的主权归葡萄牙所有,发现者就能成为新的领土的总督,有在那片土地上征税的特权。
就这样,在葡萄牙掀起一股探险的热潮。那些私人探险者中,大多是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带上水手队,涌入到非洲西部的海岸,去掠夺财富。就这样,在利益的驱动下,葡萄牙人越走越远。
后来,亨利支持的船长特里斯唐(Nuno Tristão,?-1446)终于到达了布朗角。这里海岸青翠,植被繁茂,葡萄牙终于到达了他们最初梦寐以求的“绿色国家”。
此后,葡萄牙人在西非发现了一些黑人王国,于是他们在非洲建立殖民点,与当地人进行黄金与奴隶贸易。
1460年,亨利王子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在40多年的时间里,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建立起了世界上一流的船队,培养了一大批航海家,葡萄牙成为欧洲当时的航海中心。
在亨利去世后,葡萄牙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依然不断沿着非洲西海岸往南开拓,终于在1471年左右到达了赤道附近。这时他们发现,南半球并非是人们想象中魔鬼的地域。于是他们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作物,然后向欧洲供应。
02
迪亚士&达伽马
接下来,葡萄牙人开始尝试着绕过非洲大陆,通往印度。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欧洲人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统称为印度,并不单指今天的印度。
1487年,我们熟悉的航海家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委托,往南航行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他率船队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沿着西非海岸南下,最后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他为那里起名“风暴角”,以纪念航程中遇到的风暴。后来被葡萄牙国王改名为“好望角”,寓意为这个海角代表着成功开辟东方航线的美好希望。
迪亚士在发现非洲最南端后,又带领船队往东航行了一段时间。当时船员们已经在海上漂了九个月的时间,希望赶快返航回家。迪亚士考虑到任务已经完成,于是率队返航。1488年,迪亚士船队回到了里斯本。

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迪亚士的这次探险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欧洲人可以绕过陆地上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区,从海上航线与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展开贸易。
迪亚士的探索止于好望角,而完成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壮举的,是另一个我们熟悉的航海家达伽马。
达伽马早在10岁时就有远航的志向,并在1497年,开始了他前往印度的远航。他率领舰队,还是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经过了5个多月的航行,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了在当时欧洲航海纪录上仍是空白的东非水域。
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到达了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岛。接着他从当地雇了一名水手,并且在后者的引导下,成功到达了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也就是郑和曾经到达并在那里建立了货栈的“古里”。
达伽马希望与当地的统治者进行贸易,但是当时的统治者不让他带走商品。最后,达伽马只好让步,留下几位葡萄牙水手在当地做人质,才带走商品。他也希望这些人将来能成为贸易的联络人。

1499年9月,达伽马在远行了两年后回到了葡萄牙,他成功地开拓出欧洲人等待了近一个世纪的新航线。
1499年9月,达伽马在远行了两年后回到了葡萄牙,他成功地开拓出欧洲人等待了近一个世纪的新航线。从此,使用了上千年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再是东西方贸易的唯一途径。
既然新的商路开通了,不少人可能会想,那接下来只要不断向印度派遣商船做生意就好了。葡萄牙国王最初也是这么想的,但显然他把问题想简单了。
1500年,国王再次派出由卡布拉尔率领的船队前往印度。等卡布拉尔到达印度时,发现达伽马留在当地的葡萄牙联络人都已经被杀了,随后他自己的船队也遭受攻击,只好空手返回葡萄牙。
不过,卡布拉尔的这次航行也并非一无所获,他的船队在前往印度的途中为了躲避风暴往西行驶,结果意外地发现了巴西。这个发现让葡萄牙获得了巴西这个巨大的殖民地,这都是后话了。
说回印度这边,1502年,葡萄牙国王让达伽马率领一支庞大舰队再度出发前往印度,准备用军事力量来巩固新航线。抵达印度后,达伽马的舰队征服了该地,并且以进行贸易作为和平的条件,就这样建立起了葡萄牙和印度的贸易关系。达伽马这次返回葡萄牙时,载满了贵重的印度货物,主要是香料。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葡萄牙通过与东方进行贸易,一度成为了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03
总结
出于对海外财富的向往,在15世纪,葡萄牙王室鼓励大量航海家出海探索新航路。其中,亨利王子是值得一提的支持者,他培养了大批的航海家。在他死后,葡萄牙的探索也没有停止,迪亚士往南航行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而达伽马则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新航路的开辟让葡萄牙能够与东方进行贸易,资本的原始积累由此开始。

葡萄牙的大航海时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