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83)迁都重庆(4)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9-13 15:34:50

11月26日下午15许,“民律”轮在雄浑激昂的军乐声中缓缓靠岸停泊在朝天门码头。

林森身着青色呢斗篷及礼服,美髯斑白,手持一根黄色的手杖,深吸一口气,步履稳健地走下军舰舷梯。

码头上的人群,纷纷投来敬仰的目光,林森沿路频频以右手举至胸前答礼。

途中,贺国光曾三次诚恳邀请林森乘坐重庆行营准备的专车,每次都遭到拒绝。他微笑着说:

“元靖,国家处于多难之秋,不必铺张浪费。”

随后,林森乘坐国民政府专车“国府4103”号缓缓向市区驶入,车前,两辆警车一左一右,先行开路。

车队沿新丰街、打铜街、小墚子、都邮街和售珠市缓缓行驶,最后出通远门。马路沿途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十万市民纷纷夹道致欢迎,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这样的场面只有在重大的庆典或重要的场合才能见到。

随着车队缓缓驶入市区的核心地带,周围的建筑和景象也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忙碌的人群……。

车队行驶极慢,行至17时,最终在抵达离市区二公里的李子坝一座大楼前停下,众人陆续下车,一起步入刘湘官邸。

林森抵达重庆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里,他们将开始新一轮的工作。

随后,林森会见贺国光、夏斗寅、王陵基、罗家伦、胡庶华、李宏锟、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李根固、重庆警察局局长王资军、省委甘典夔、重庆市党委龙文治、龚一唯及社会名界贤达人士。

客厅内,弥漫着一种庄重的气氛,会谈伊始,林森询问四川各地的情况以及重庆建设的近况。

贺国光、王陵基和李宏琨等人分别详细汇报了重庆行营、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目前面临的最新情况。

在听取了各位的汇报后,林森他指出,四川及重庆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后,贺国光、夏斗寅等人纷纷起身告辞,林森则亲自送别了各位来宾,并在门口与他们一一握手道别。

此时,四川新闻界各报记者先后接踵到官邸拜会,林森以长途劳顿,亟待休息,心感歉意。于是,仍然委派吕超代为接受采访。

他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走向讲台,对当前国际国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他强调:

“必须团结全国上下一切力量以贡献政府,始能应付最艰险之国难。故战争之胜败并不足计,人心若涣散,乃为可惧之事。

“九一八”以来,经过六年的敌人侵略,国人皆相继觉悟,群谋充实国防。今后唯一希望,即盼全国人民了解政府,完成国家未来之事业。

现在大家皆知共产党已服从三民主义,加人作战,过去政治上的问题,已完全消除,各党各派,均集中国都,共谋收复失地。故目前之失败,并无何种关系,民族前途,毫不悲观。”

说到此处,吕超将军指出新闻界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都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恳请四川省新闻界同志,应积极动员舆论力量,引导民众参与到抗日救国的活动中来。

采访结束后,他耐心倾听记者们的心声和建议,与他们介绍了淞沪会战的详情和关于政府迁都重庆的其他事宜。

深夜,四川乐至县减尔寿县长代表全县四十万民众电函林森:

“谨于本日召集全县机关法团暨四十万民众开欢迎大会,竭诚拥护并由到会全体民众提具议案如下:

(一)请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二)实行本省刘主席提供政府采纳之后方国防基本建设各案;

(三)实行统制全国经济,充实战费;(四)实行焦土抗战;”

次日上午九时,在重庆市夫子池公共体育场(即今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夫子池临江门内)举行欢迎会。

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众议院众议员李国定、邱仲青、黄云鹏、黄汝鉴、余绍琴、张瑾雯、杨肇基、余芹、萧德明和刘泽龙等人致电林森,表示:

“国府移渝,政躬莅止,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蕲长期抗战之胜利,血气之伦,罔不感奋。国定等无衣忝赋,谬同议政于故都,风雨漏舟,谨献曝忱于东道。肃电欢迎、无任钦迟。”

到达重庆后的第三天,森林召集重庆党部委员,勉励他们努力工作,为抗战尽力。

同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发布《欢迎国府主席暨各委员莅渝告民众书》,对国民政府毅然移来重庆坚持抗战的非常举措表示衷心的拥护: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袭击首都,迫我订城下之盟。我贤明的中央当局为策应万全计,已将国民政府移来重庆。这种非常措置和奋斗精神,值得我全体民众的竭诚拥护和热烈欢迎!”

该会号召全体重庆市民,在长期抗战的决策之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去和倭鬼拼个死活,以争取国家民族最后生存的胜利。

11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叶楚伧等率中央党部抵达重庆。随后,国民党中央各机关陆续迁渝办公。

陪都重庆国民政府办公地点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位于国府路的原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为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地址(今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同日,重庆市铜梁县(今重庆市辖区)县长计显麟呈送民众《欢迎国府迁渝宣言》并举行民众大会。

12月6日9时,国府中央党部及中央和地方各机关长官、各学校校长在重庆范庄风雨操场举行移驻重庆后的第一次联合纪念总理周活动。

出席活动的有叶楚伧、邹鲁、丁惟汾、吴敬恒、钮永建、覃振、吕超、魏怀、陈其采、王一壮、闻亦有、罗家伦、谢冠生、贺国光、夏斗寅、李宏锟、李根固、胡庶华、关吉玉以及国民政府中央党部全体职员共五百余人。

活动开始,由林森带领众人宣读总理遗训:“革命军人,须有充分之革命军人精神;革命军人之精神为:智、信、勇。智在辨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务,知彼己;仁在能行三民主义,以达救国救民的目的;勇就是「不怕」,第一重要为长技能,第二明生死;技能有五:即命中、隐伏、耐劳、善走、吃粗。决心有二:一曰成功,二曰成仁”

当天,西康省(辖区今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各界人士致电欢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称:

“钧府号日移渝,以更大之决心为持久之抗战,逖听之余,无任振奋,谨于本月在康定开欢迎大会,所有到会民众咸具敌忾同仇之心,誓为竭诚拥护之举。

12月7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抵重庆曾家岩(今渝中区中山四路),举行首次中央执监委常务委员联席会。

随后,各院部随即陆续迁渝。国民政府及行政院设在大溪沟高级工业中学,限期改造建筑;中央党部设在上清花园;监察院、考试院设在陶园;司法院、立法院设在义林医院。

12月上旬,蒋介石率大本营由桂林飞抵重庆。中旬,中共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到渝。各民主党派、各界社会名流,如百川入海似地汇集重庆。各国大使馆、代办处,韩国临时政府纷纷迁来。

从此,重庆逐渐成为国家全面抗战时大后方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地区的指挥中心。

1938年3月29日,林森在湖北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议场主持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同年7月2日,颁布《抗战救国纲领》:

中国国民党领导全国从事于抗战建国之大业,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担负。因此本党有请求全国人民捐弃成见。破除畛域,集中意志,统一行动之必要。特于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教育各纲领,议决公布,使全国力量得以集中团结而实现总动员之效能。纲领如左:

一、总则

(一)确定三民主义暨总理遗教,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

(二)全国抗战力量,应在本党及蒋委员长领导之下,集中全力,奋斗迈进。

二、外交

(三)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之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

(四)对于国际和平机构,及保障国际和平之公约、尽为维护,并充实其权威,

(五)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六)对于世界各国现存之友谊,当益求增进以扩大对我之同情。

(七)否认及取消日本在中国领土内以武力造成之一切伪政治组织,及其对内对外之行为。

三、军事

(八)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致为国效命。

(九)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补充抗战部队,对于华侨回国效力疆场者,则按照其技能施以特殊训练,使之保卫祖国。

(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在各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下,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以充分发挥保卫乡土捍卫外侮之效能,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

(十一)抚慰伤亡官兵,安置残废,并优待抗战人员之家属以增高士气,而为全国动员之鼓励。

四、政治

(十二)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

(十三)实行以县为单位,改善并健全民众之自卫组织,施以训练,加强其能力,并加速完成地方自治条件,以巩固抗战中之政治的社会的基础,并为宪法实施之准备。

(十四)改善各级政治机构,使之简单化合理化,并增高行政效率以适合战时需要。

(十五)整饰纲纪,责成各级官更忠勇奋斗。为国牺牲、并严守纪律,股从命令,为民众倡导,其有不忠职守,贻误抗战者,以军法处治。

(十六)严惩贪污官更,并没收其财产

五、经济

(十七)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本此目的,以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

(十八)以全力发展农村经济,奖励合作,调节粮食,并开垦荒地,疏通水利。

(十九)开发矿产,树立重工业的基础,鼓励轻工业的经营,并发展各地之手工业。

(二十)推行战时税制,彻底改革财务行政。

(二十一)统制银行业务,从而调整工商业之活动。

(二十二)巩固法币,统制外汇,管理进出口货,以安定金融

(二十三)整理交通系统,举办水陆空联运,增筑铁路、公路,加辟航线。

(二十四)严禁奸商垄断居奇,投机操纵,实施物品平价制度

六、民众运动

(二十五)发动全国民众,组织农工商学各职业团体,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

(二十六)在抗战期间,于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当与以合法之充分保障。

(二十七)救济战区难民及失业民众,施以组织与训练,以加强抗战力量。

(二十八)加强民众之国家意识,使能辅助政府肃清反动,对于汉奸严行惩办,并依法没收其财产。

七、教育

(二十九)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与扩充其设备。

(三十)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与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

(三十一)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三十二)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

与此同时,自抗战以来至1938年7月,单就民生公司通过川江水道转运到重庆的旅客就达16万人,其中公务员约占50%,战区西上求学学生约占5%,普通搭客(难童难民在内)约占45%。

由于水路运输的紧张,还有一部分通过驿运的方式转运,更多的难民穿越大巴山,步行至重庆。”

据统计:

“内迁民营工厂迁入四川者最多,占了内迁厂数的57%。而这些迁川工厂中,有243家在重庆建厂复工。迁渝工厂不仅占了迁川工厂数(260)的93.5%,而且占了内迁工厂总数(448)的54%。内迁的18个主要兵工厂中,有10个先后在重庆设厂复工”。

此举,使得重庆成为内迁工厂集聚最多的地区。由于迁川工厂的推动,重庆的工业迅速发展,到1940年,重庆工厂数已达429家,占西南地区工厂数的50.7%,占大后方工厂数的36.6%,形成了以重庆工业区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工业新格局。

1938年10月22日至25日,武汉保卫战在激战最关键期间,林森对着军事地图坚守在办公室三天三夜,须发由此而斑白。

1938年12月,汪精卫叛逃投敌,林森说:

“这种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国民党应当立即将他开除党籍,给予严厉的处分,决不能宽容姑息。”

他通过广播电台痛斥其卖国行径:

“抗战进展到这样重要的时期,不幸出了汪兆铭少数汉奸,给敌军阀利用,拿屈辱和平的论调,做叛逆行为的掩护,冒用国民党组织下的一切原有名称,举行叛党叛国会议,并有组织伪政权的阴谋企图,盗窃名器,妄称继承法统,淆惑视听。

敌人如此利用汉奸,以及汉奸如此给敌人摆弄,只不过拿汉奸作个临时工具,以便敌人换一种方式来侵略......查汪兆铭在二十八年一月一日被永远开除党籍,并已明令通缉,他触犯惩治汉奸条例,自必从严缉获,归案法办。”

1939年2月,林森预立遗嘱,将几十年积蓄的50万元(按当时金价折合黄金约5000两)捐作奖学基金,亲自订立《考选留学欧美研习自然科学学生资助经费办法》:

“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森今七十有二矣,身后之托,不能不预为之计。吾国自然科学人才之消乏,今昔同感,陶冶补充,刻不容缓。

兹谨遵总理迎头赶上之遗训,将所存国家银行国币五十万元,拨为基金,以其每年利息,专作考选留学欧美研习自然科学学生固定经费,并手自订定办法二十四条,嘱由能表同情于斯举者,恪守此方针而办理之。

百年树人,是实始基,尚其共循此旨,矢守弗渝,用垂久远,而利国家,有厚望焉。创办人林森手订、见证人魏怀、见证人许静芝。林森遗嘱。”

1939年5月5日,重庆市省格为直辖市。

国民政府迁渝初期,称为移驻重庆。经重庆市参议会议长康心如等人提议,行政院多次审核,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

《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令》宣称:

“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政府于抗战之始,首定大计,移驻办公。风雨绸缪,瞬经三载。

川省人民,同仇敌忾,竭诚纾难,矢志不渝,树抗战之基局,赞建国之大业。今行都形势,益臻巩固。战时蔚成军事政治经济之枢纽,此后自更为西南建设之中心。恢闳建置,民意佥同。

兹特明定重庆为陪都,着由行政院督饬主管机关,参酌西京之体制,妥筹久远之规模,借慰舆情,而彰懋典。此令。”

重庆市行动委员会随即着手落实庆祝活动,9月13日下午,在川东师范学校大礼堂召开庆祝陪都成立筹备会。

庆祝陪都成立大会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940年10月1日下午,重庆市各界机关团体人员3万余人,在细雨朦胧中陆续聚集到夫子池广场,参加庆祝陪都建立大会。在附近几条街区,另有上万市民伫立场外观望,盛况空前。

5点,大会开幕,谷正纲、李根固、吴国桢、康心如、黄仁霖、陈访先、黄伯度、刁培然、唐毅、吴华甫等人在主席台就坐。

市长吴国桢致开幕词,他说,3年来重庆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明定为陪都,发展不可限量。希望市民今后格外奋勉,增强抗敌意志,争取最后胜利,不辜负全国同胞之期望。

吴国桢还代读了林森为大会写就的训词:

“维兹重庆,神皋澳飞,訏谟协应,定为陪都,建设中心,政治经济,肇始宏规,万端并举,争存御侮,民气轩昂,同据忠悃,赞襄兴邦。”

大会通过了给林森、蒋介石及各战区抗敌将士的致敬电。电文宣称:

正值抗战日益紧张,胜利日益接近之时,国府明定重庆为陪都,全市民众莫不欢欣鼓舞,额手称庆。除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外,誓以至诚拥戴抗战建国。重庆市民愿为支援前线竭尽全力,誓为坚强后盾,伫侯捷报传来。

大会闭幕,随即举行火炬游行。暮色中,数万参会者手执火炬、彩灯,鱼贯前行,虽在雨中,秩序井然。队伍经柴家巷、都邮街、杂粮市、武库街、劝工局街、七星岗、中一路、中二路、中三路,一直游行到国府路,然后折回两路口解散。中央摄影场特意在各交通口装置了巨大反光灯,银光四射,与火炬交相辉映,染红了半边天。沿途市民围观,交通一时为之中断。

国立实验剧院演出音乐及京剧,锣鼓喧天,市民前往观看者拥挤不堪,一票难求。

全市41镇分别举行庆祝游艺会,节目有川剧、相声、大鼓、双簧、歌咏、滑稽剧等。

中央摄影场流动放影队分组出发,到各区镇及海棠溪、玄坛庙、头塘、东华观等处放映露天电影,影片均为该场历年摄制的抗战记录片。

0 阅读:8

子名历史回忆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