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一线的教师总是烦恼多多,只要有机遇,人们就毫不犹豫地离开讲台。一辈子热爱三尺讲台的教师总是少得令人悲哀。只要走进办公室,随时听到的就是怨言,教师的幸福稀少得很。
在种种烦恼中,跟孩子的矛盾是最持久也往往是最深刻的烦恼。孩子带来的烦恼聚焦在抗拒学习。课堂上,总有孩子超然其外,听不进一句讲,写不出一个字,尽管饱受无聊的惩罚却浑然不觉。常常发现,有的耳朵有屏蔽功能,哪怕对着耳朵讲一千遍,孩子也听不到。不能不惊叹,孩子为什么如此厌学!
要追求三尺讲台的幸福,是极不容易的。面对不学习的孩子,怎么做呢?
同样超然,抛弃孩子吗?既然见不得,就不见!尽管不能不看到孩子,却视而不见泰然处之。有一种想法激励自己,既然不是我的孩子,何必费心呢?还有一种激励,既然改变不了,何必操心呢?
殊不知,全然听不进讲的孩子,正是这样培养出来。所有老师都抛弃孩子,孩子也才听不进一句讲,练不了道题,看不了一页书。
抛弃孩子就真的幸福了吗?长期不管束孩子,教书也就超然了,什么成绩什么考核都不在乎了。教师就真的宁静了吗?也许这种枯寂正是心死呢?
那么,恼恨地干预,甚至体罚孩子吗?看到孩子不学习,就受到煎熬,非要采取措施而不得安宁。这是责任感使然,不纠正恶习,不改造孩子行为,就受不了。于是师生矛盾激化。
暴躁的教师很容易动手打孩子,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孩子受到体罚的威胁,不得不学习。
这种教师是最不幸的,长期受不良情绪的折磨,在打骂孩子中,爱的情愫渐渐耗尽,受恼恨控制,极大地伤害健康,过早地苍老。是的,也有的因此成为优秀老师,可幸福指数高么?更别谈孩子的幸福指数了。
因此,以爱拥抱孩子,影响和重塑生命,才是智慧的策略。应该这样看待孩子,恶习是教育失败的后果。恶习是本能养成,是家长溺爱养成,教育没能纠正孩子的恶习。孩子是恶习的受害者,是恶果的承担者,怎么能恼恨孩子呢?孩子受恶习摆布,行为荒唐,是不幸的生动写照,怎么能嫌恶孩子呢?
只能用悲悯的智慧拥抱孩子,用爱的教育启蒙孩子自爱,激励孩子认识恶习的骗局,从而告别恶习,投入教师怀抱,跟教师结成同盟,与恶习顽强斗争,追求勤奋顽强等个性,重塑崭新自我,改变学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