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罗时汉
我对报纸的兴趣源自在汉正街一个巷子口看墙上贴的马识途的《清江壮歌》连载,每天都去,在人缝中伸着脑壳,读得津津有味。是《武汉晚报》,时间大约是1965年,也是我文学爱好的萌生期。
我的第一件作品即处女作诗歌《老炉长的家》发表在1980年11月8日《长江日报》上,那是为我30岁的献礼,约定了跟报纸的半生因缘。1984年《武汉晚报》复刊,我去参加考试并当了一个多月的实习记者,有几十条消息见报。但终因孩子太小,我也舍不得“文学武钢”而舍弃了报社。
没有想到,1993年“长江万里行”,我客串4个多月后,终于有幸从《武钢文艺》调进了《长江日报》,从此半路出家充当报人,干了16年后退休。
在报社的“年方二八”,可以说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从报社积累的文化资源也让我持续受益,直到今天尚未停止写作撰述。
得知朋友处有一堆书山,我前往淘宝,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旧报纸。最后一天,终于翻到了两本《戏剧新报》合订本。于是,近几天完成了“一纸风行的《戏剧新报》”一文,8000多字,拟送刊物发表。
1951.9.15《长江日报》
手头上还剩几张报纸,它们是1951年9月15日的《长江日报》、1951年12月21日的《大刚报》、1952年6月21日的《新武汉报》。在我只一二岁的时候,武汉的这些报纸也在艰难成长。《长江日报》是中南局机关报,一度是湖北省委机关报。《大刚报》在解放后没有被取缔,充当了武汉市委机关报,一年后被《新武汉报》取代,而中南局撤销后,《长江日报》正式成为了武汉市委机关报。
这是我要写进《武汉一九四九》“报业沉浮”编里的内容。几份发黄的竖排的报纸,看起来十分有趣,如读古籍,回味历史原态,如逢旧人,对城市的过去犹有陌生感。
这张《长江日报》的报头两边左为学习党史参考资料,右为《长江文艺》第四期要目。文稿有“武汉市第一、震寰、申新、裕华等纱厂发动工人开展民主建设”、“河南江西个别厂矿反封建民主斗争中少数干部骄傲松气”;“武汉各界人民热烈增产捐献,缴款已达二百七十多亿;沈阳市工商业联合会发出公开信,响应武汉市工商办捐献缴款竞赛”;短评“领导民主改革运动决不能骄傲和松气”。还有“武汉市各界人民中秋节慰问志愿军伤病员”。“美方被迫供认扫射开城中立区罪行”,“志愿军归国代表返抵北京,抗美援朝总会举行欢宴”。下面是本报国庆征文启事和征求革命历史资料启事。
二版三版为湖北、广西、湖南、江西、河南、零陵等地新闻报道,以及“工人生活”、“思想杂谈”、“党的生活”等栏目。其中“再没人骑在咱们头上屙屎了”连环画和中南区的丰饶土产品和特产品四十二陶器照片,体现出版面的图文并茂。
四版有“新闻总署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国工厂矿山企业中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云南国营贸易公司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物资交流获得良好成绩”及《人民日报》为之配发的社论,还有《中国青年报》社论“实行婚姻法要向封建残余思想作坚决的斗争”,“我志愿军寄回大批衣物救济东北遭受水灾同胞”。国际方面,中共中央致电英共执行委员会,吊唁艾利逊逝世;苏联再度照会法国政府,严斥法国破坏法苏同盟条约;美英法举行外长会议,加紧进行战争部署,侵略集团内部困难重重,会议前途黯淡;德国人民投票中央委员会发表声明,揭露美英法三外长会议武装西德阴谋;美国阴谋把希土两国拖入北大西洋集团;战争贩子马歇尔下台,供认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1951.12.21《大刚报》
《大刚报》的版式跟《长江日报》相似。头版文章是“市检察署号召全市人民大胆检举贪污浪费行为”、“市总工会及市建设局分别举行动员大会,开展反贪污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另有武汉市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25人名单。“庆祝斯大林大元帅七十二岁寿辰,中南武汉中苏友协及各民主党派组织等分别集会”,“班禅额尔德尼自西宁启程返藏,习仲勋代表毛主席亲往送行,勉以与达赖加强团结为建设新西藏而奋斗”,“在第三项议程小组委员会上,我方代表继续驳斥美方干涉朝鲜内政”,“我方提出完整的战俘资料后,美方进行武断宣传矛盾百出”,“英国侵朝军队司令不满美国拖延谈判”,“中南抗美援朝总分会等单位联名号召全市人民观看抗美援朝影片,各影院预售该片座券已逾卅万张”。
二版主题是“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及相关报道,如市花纱布公司职工精打细算,今年节省各项费用三亿七千余万元。“充分发动群众,肃清封建残余势力”版块有:本市挑水业工人一千多人开会,控诉封建恶露萧子俊等,省机械厂工人连开四天大会,斗倒封建头佬陈家懋,本市荣生织布厂工人斗倒封建残余胡国卿等,汉阳打包厂工人斗倒程春山等三个头佬。下部为昨日行情、日用品荤素小菜零售价格、公营企业牌价及各大类广告、遗失声明。
三版是“庆祝斯大林七十二岁生日”专版,发文两篇、诗歌一首,还有斯大林照片两张。四版内容是二版的延续,全国纺织工业明年增产节约三万七千多亿元,朱总司令到会报告;《湖北日报》社论:纠正反贪污斗争中的几种错误思想。下部是电影戏剧广告及几则“悔过”声明启事等。
1952.6.21《新武汉报》
《新武汉报》(中南新闻出版局备案新出报字第六三二号)1952年1月1日创刊,社址在汉口鄱阳街51号。这天报纸头版头条是“朝中部队五月份中打退了敌军频繁进攻,歼灭敌军一万零七百余人,毁伤敌机五百卅三架战车九十一辆”。接着是“我国新民主义建设中的伟大胜利”,荆江分洪和荆江大堤加固工程,历时两个多月提前完成。荆江分洪委员会主任李先念发表文章:“庆祝荆江分洪工程预定计划的完工”。还有全市私营企业工人店员正主动团结资方搞好生产经营召开座谈会的报道及社论。
1952.6.21《新武汉报》二版
二版:为伟大荆江分洪工程提前胜利完成,中南军政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等的贺电,还有大幅荆江分洪主要工程示意图。三区绸布业签订劳资临时协议的经验,武汉市总工会工作大队第一分队布业工作组供稿。最下面是“读者来信”五则,体现开门办报。
三版是大块文章: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长春的“实事求是作好鉴定”;武汉大学思想改造运动获得进展,教师对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已大为提高;“关于杨大业思想的讨论”栏目有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干部参加讨论杨大业思想的重要通知;市一区文教科王勉旃:雇佣观点是危害革命利益的。下部是企业广告和影剧信息。
四版:纪念“六二五”朝鲜反侵略战争两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发表关于一九五二年防汛工作的指示(主任董必武、副主任傅作义、张震);“朝鲜反侵略战争两周年”栏目登载“一、朝中人民部队两年来的辉煌胜利”;另有美方来信诬指我方战俘营没有设置标志,南日将军复函美方严正拒绝这一“抗议”;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杨连第为一级人民英雄。下部是政府公告和外国人返国的“出境声明”及商业广告等。
侵占公产悔过启示
铅字很小,若不特别注意,可能会忽略某些历史的细节。偏偏让我看到《大刚报》6则“悔过”,颇觉新奇。兹举如下(标点是我加的):
“我因对政策认识不够,不明瞭土改法令,对于本市滠口区八村农民找我清算塘工一事,经城乡联络处数传不到,将内人万氏推去搪塞,有意识的抵抗农村土改,逃避农民清算,至引起农民极端不满意。这种不重视政府政策法令的错误行为,深蒙城乡联络处工作同志及农民的宽大教育后,本人深为感谢。现在除接受合法清算外,并向农民道歉,保证以后加强学习,永不再犯。特此悔过 悔过人刘根余
“本店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即擅自迁移,违犯工商法令。经三区人民政府工商劳动科同志查觉教育宽大处理,本人深知错误。除补办手续外特此登报悔过。彭宝泰机器铁工厂启”
出境声明
《新武汉报》有4则“出境声明”。
“我将于最近离开武汉经广州去香港返国,现正向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安总局申请出境登记中。如有关于我在华一切未了案件及债务事项,请关系人于登报之日起五日内来我处清理了结,勿误是盼。美国人金友文原名(Eugene Spencer),住址汉阳鹦鹉洲瓜堤街一一九号 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九日”
其他三则是爱尔兰国人费乐义原名(Daniel Patrick Fitzgerala),住址汉阳鹦鹉洲瓜堤街一一九号。爱尔兰国人陈文龙原名(Harold Brendan Watters),住址汉阳西大街二零一号。比利时侨民张振铎 (Th.arn.Merohier)住址张公堤一四七号。
猜测他们都是神职人员,因为该地址有教堂。
往事如烟。但发生过、存在过的事物终会留下痕迹。看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报纸反映的国家过往,感叹也罢,臧否也罢,都是无法改写的事实。就像看到自己的一生,不管是懵懂无知还是执迷不悟,多留下遗憾和深刻的悔痛,不愿提及,也羞于启齿。如果我们能重新开始……但世上并没有“如果”,也写不出“悔过”书了。
这几张报纸被人保存下来没有化为纸浆,得以到我手中浏览,似乎也有因缘。而把它分享出来,让历史的真相更多人看到,如考古和文物鉴赏,见仁见智,这也是缘于我不泯的报人情怀吧。
我至今每天看报,并有剪(捡)报的习惯,珍惜同人们的劳动成果。柜子里还保存着“黄鹤楼”城周刊和“江花”,偶尔回味我报人和作家的两栖生涯,深知它们也将随着我的离世而成为废品。
1949.5.23《长江日报》创刊号
有时去江汉路,原报址“红旗大楼”何其崇高神圣,文革中常去看“大字报”,没想到我后来会进去上班,不过1994年就搬到了天门墩新大楼。在我退休几年后,报社又迁到了金桥大道,那笔型的高楼,从我的北窗可以远望。最近去报社离退办,看到天门墩的20层大楼已改建为“武汉建管”,焕然一新不敢辨认了。
这世道变化太快!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人老如报,面目苍黄。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三眼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