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06ab5012cdbf8bd17fed373840aae5.jpg)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的前几句。大家都知道,“雄姿英发”形容的是周瑜。那么,“羽扇纶巾”描写的是谁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9dca81fbc7c9db7748e375cc6ec36a.jpg)
人教版高中《语文》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0ff67e1119da20a8c59043a557e5b6.png)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也说:“这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
但,如果再往前查,就会发现不同的解释,比如龙榆生所着的《东坡乐府笺》认为,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东坡乐府笺》关于羽扇纶巾的解释,引用了《三国志•蜀志》关于诸葛亮的记载,说诸葛亮“乘素车,葛巾毛扇,指麾三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58565a2302d5220d932f9949fdd6c0.png)
所谓“葛巾毛扇”,也就是“羽扇纶巾”。苏东坡不想照抄,就换了一种更加儒雅的说法。《三国志》是晋朝的陈寿所著的,是二十四史之一,这是关于三国历史的最权威记载,苏东坡肯定读过,他所说的羽扇纶巾应该是指诸葛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9fdf4a09f4f5f0f112b573f9d5b236.png)
另外,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张岱在他的著作《夜航船》中也有一个专门的词条叫“纶巾羽扇”,引述的也是关于诸葛亮的文字。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羽扇纶巾”就是借代诸葛亮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b1feca28c9eca5440470ed80e503ff.jpg)
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赤壁之战的总策划和总指挥都是诸葛亮,说起赤壁之战,人们首先想到的也应该是诸葛亮。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的时候,不可能只想到周瑜,而没有想到诸葛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29eb9ad1dd2fed67d838ded85f3c1f.jpg)
再者,“羽扇纶巾”是文官的装束,而不是武将的着装。周瑜的身份是大都督、大将军,虽然他也有儒者的气质,但在战场上,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他应该是着戎装的。因此,“羽扇纶巾”指的应该是诸葛亮。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