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新疆支边,一路上的旅程让我永生不忘

晨曦与海的对话 2025-01-24 14:20:36

人的记忆是相当顽强的,随着岁月沧桑的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去新疆支边出发时的情景,不时地窜上我的心头,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1965年7月16日的那天上午,我们这批准备出发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津支边青年,海河儿女们来到了天津车站准备上车。

我们满怀一腔热血,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怀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壮志,告别养育我们的家乡,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告别了自己的亲人。

忍着同亲人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就要夺眶而出的热泪,随着一声火车长鸣,拌着敲锣打鼓声,踏上了开往西北边疆的漫漫征途,人生新的追求,人生的转折点就这样开始了。

车轮的滚滚声连续不断,极富节奏感,我们的心也仿佛随之跳跃。列车风驰电掣般的奔驰着。

在车厢里,我们这些本来并不都相识的青年人,很快地就互相攀谈、询问起来,因为是同龄人,交流是很容易的。

旺盛的青春活力充满了各个车厢,我们有的在说笑、有的在交谈、有的在问候、有的在轻声歌唱,还有的在沉思、在打盹。

一些人远眺着窗外的山山水水,指指划划地在议论着什么……。这时,从前方传来了阵阵的哭泣声,几个女青年正在低头啜泣,声音很悲切,身旁的人轻轻摇着她们的肩膀:“别哭了,多让人笑话呀,忍着点儿吧。”

在安慰人的同时,其实她的眼泪也在长流。我想:也难怪啊,我们不都是从没出过远门的大孩子吗?此时,一种远离家乡亲人的茫然、惆怅乃至伤心之情油然而生。

一节车厢里的一群人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像开了闸的水似地宣泄出来,漫延了整个车厢。

列车不停地行驶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山川、河流、村庄、田野和城市不停的一掠而过。

上学时从书本上认识到的祖国辽阔大地,现在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不动心吗!能不惊叹吗!一片激情从心中生起,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大地,我们每个人都有信心和责任为它的更美丽和富饶而努力。

列车行驶至甘肃某站时,需停靠让车,大家便三五成群地到车站附近活动一下疲惫的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附近的景象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印象。我们看到的是如此的落后面貌:人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十三、四岁的男孩儿赤身裸体、瘦骨嶙峋跟着火车乞讨……

再看看周围的街道,路面坎坷不平、房屋破旧,一片灰蒙蒙的景象。面对眼前情景,我们的心越发沉重了,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大家想得很多,七言八语地议论着,不由地联想到我们自己,比起他们来,我们还算是幸运的啊!人生的价值、责任以及意义不由我们不去思考,我们不远万里到祖国边疆来,不就是为了改变大西北的落后面貌吗?

同时我们觉得,其实就个人来说,每个人既渺小又伟岸,既脆弱又坚强,无权选择生存的环境。在这点上来讲,人是无奈的,可又好像是必然的。

矛盾吗?说到底,谁不向往生活富足美好?谁不追求精神美丽宽广,谁又不希望理想崇高和神圣呢?可是现实呢?它的确是无法回避的。

现实面前别无它途,只能去努力去奋斗,去追求去改变去创造,这就必然意味着会有困难、艰辛、坎坷和忧伤,同时,痛苦与欢乐、牺牲与奉献自然就在其中啦,重要的是参与。

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不管我们认不认可,情不情愿。又进一步认识到,一路所见所听到的,那山、那水、那树、那村庄,或险峻、或湍急、或秀美、或贫穷,不都是既广大又孤怜,同时又是紧紧地汇聚在大地这个整体之中、相依相存吗!

这样认识了,便不觉得懊悔与艾怨了,心也就宽广了许多,不会再小瞧自己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力量的支撑,都有得到尊重的权利,只有自己尊重自己便有了基础。让我们默默地祝愿,让我们坚强到永远吧!

列车跨过浊浪滚滚的黄河,景象蔚为壮观:攀上苍茫的乌鞘岭给人以寒彻的感觉;驶过武威让我们领略到古战场的悲壮;过河西走廊给人以苍凉;经嘉峪关令人觉得神秘和凝重,真是望长天之辽阔,叹戈壁之空旷,壮观的美好河山使人敬畏。

自上车那天起,我们便结下“西北缘”,同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血液一样在我们身上流淌,这股热血,又淌到我们子女的血液中去,这是天作之合的事。我们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们是天津人,我们也是西北人,这是当之无愧的!

长天上,大雁神奇地展翅,白云在飘荡,显得如此的潇洒安祥。列车驶过了星星峡便进入了新疆地界,当时新疆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她是一片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地域,有着丰富的矿藏、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处亚洲大陆的核心地带。

它有高山、河流、草原、绿洲、沙漠和戈壁湖泊,十三个少数民族和睦地居住在这里。

天山像一道屏障横亘在中部,把新疆分成南北两部分。传说中的王母娘娘的瑶池就在这里。

这里还有莽葬的森林、广袤的草场、终年不化的雪蜂,这里资源丰富,动物神奇。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古老的塔里木河,她是新疆人的母亲河,她有顽强的胡杨林、广阔的沙漠,她的下游便是罗布泊,这个世人瞩目的地方,这个古楼兰国曾兴旺昌盛的地方,这个游移不定最后干枯的湖泊,有多少神秘美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待后人去解啊。

北部是幽远的阿勒泰地区,阿尔泰,金子的山;额尔齐斯河,深远的河,新疆是个好地方此言不虚。

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们的想往,这里的生产建设兵团是我们即将加入的战斗队列。

列车继续奔向远方,驶过了古称鄯善国的鄯善;又驶过了古高昌国的交河古城堡;前边到了吐鲁番,它是著名的葡萄产地,叫人难忘的是当列车过火焰山时,看着那赤条条光棱的山时,很难和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古人的想象归想象,又不得不叹服这种浪漫。

经过7天6夜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啊!你这令人向往的城市,你这被称为绿色牧场的地方,你是自治区的首府。

你南靠博格达峰,北望红山,红山宝塔在骄阳中傲然耸立着。你那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的建筑,你那美丽的维吾尔姑娘的服饰,风味独特的烤羊肉之类的种种小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神往。

我们在兵团酱油厂休整3天后,又坐上了敞蓬卡车,开始最后的行程。车行在无尽的、令人厌烦的搓板路上颠簸摇晃,搅得人头晕目眩。

头上是似火骄阳的烈日,使人唇裂口燥。迎面的风沙把人吹得满面灰尘,像是抹了一层油漆似的。

晚上在奎屯(农七师师部)住宿时,阵阵凉风吹来,才感到清爽。这让人想起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新疆气候特点的传闻是真实的。

第二天,经过克拉玛依油田,远眺高耸的钻井,甚是威武,我们见到了新疆早期开发的实景。

过乌尔禾时,大家不由得惊诧:一座座被风蚀的砂堡、城墙、房屋,形象逼真,真是鬼斧神工的杰作,神态各异,千姿百态,这便是被称作魔鬼城的地方。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阿尔泰山脚下,额尔齐斯河畔的北屯地区188团驻地。

望着白皑皑的阿尔泰山暇思不断:金子的山,神奇而古老的山,傲然深远。眼前的额尔齐斯河,深兰激荡,静静的流淌,流向遥远的北冰洋,你那样坚定与泰然,你滋润这片遥远与古老的土地,你默然宽广,你不喜喧闹,你静穆端庄。

这便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便是至今令我梦系牵挂的地方。

全新的军垦战士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书目:《戈壁岁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