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位长相出众,充满青春朝气的支边女知青,不幸22岁早逝

晨曦与海的对话 2025-01-22 20:33:30

1966年7月12日,一列开往新疆的专列载着数千名海河之滨的有志青年,挥泪告别亲人后,沐浴着朝霞、伴着欢快的乐曲,往西北方向驰去。

在嘈杂、充满悲伤的车厢中,突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我猛然抬头一望,却见一位女生,身高在一米七十以上,一身合体的绿军装,胸前的大红花更映衬出她那修长、有体操运动员一样灵健的颀长身躯、婷婷玉立。

她白皙的皮肤,端正的面容长在粉红色的脸庞上,透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两根梳理齐整的羊角辫,跳跃似的垂在双肩上,更映衬了她那天真无邪的一面,一看就知是一个刚迈出校门的中学生。

她满脸的笑容,不时给同行的知青战友倒水,时而给他们带去欢快的歌声。顷刻,给这节充满沉闷迷惘的车厢带来了许多欢愉的气氛。

这是谁?细一打听,此女姓王名云,天生一副男子汉气质,仅此一面,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7个昼夜的颠簸,到达了目的地——兵团农十师和什托落盖煤矿。

3个月的集训生活后,她被分到副业队,在磨房工作,担负着全矿的粮食供应。

当时由于设备简陋,装卸粮食全靠职工肩挑背扛。对于只有15岁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极限的挑战,但是她并没有被吓退,硬是把足有二百多斤重的粮包,一哈腰就扛在了肩上。

这一举动就连场院的老职工,也都伸出了大拇指连连称赞到:“这丫头真了不起,顶个棒小伙!”对她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都感到不可思议。

而且磨房也是个多事的地方,经常有个别职工拿磨房的麦粒和苞谷粒回家喂鸡,对于这种行为,她看不过去,只要让她发现,就毫不留情地把粮食扣下,还得写检查。

自从她去后,磨房的劳动纪律有了很大改观,树立了破私立公的良好风气。

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练,使她的思想境界有了一个不小的飞跃。这时连领导又把她调到奶牛场。

作为一个15岁的城市女学生,整日和硕大的奶牛、充满牛粪味的牛棚为伴,要喂奶牛放牧,还得挤奶,对她来讲,确实面临很多困难。

有一次在给奶牛挤奶的时候,由于用劲过猛,奶牛突发脾气,后腿一扬,把她踢得鼻青脸肿,眼冒金星,当场昏厥过去。

这次突发事件,给她带来极深刻的教训,都是自己不了解新环境,该如何去适应,去体验和学习,应一切从头开始。

伤愈后,她迫不及待地到书店,买了几本饲养奶牛的书籍,认真研读,另一方面,经常虚心向富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明白了许多科学道理。

从实践中,她体会到,奶牛都有脾气,应该把它当作知心朋友,精心爱抚加倍关照,彼此间增进感情,它一定会按照主人的意愿,献出更多鲜美的乳汁,养育一代煤矿职工的接班人。

以后管理奶牛都有各自的编号,你只要叫对了号,它就会很顺从地按照主人的安排去做。一年下来,她已经成为一名非常出色而全面的饲养员,成为)知青当中的佼佼者。

由于她对工作极端的热情和负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多次被矿党委评为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不久,领导又调她到粮站任会计一职。

全矿唯一的供粮店,工作相当繁杂,她首先到各连队摸清购粮的具体情况,人口的分布,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数。

她还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业务,废寝忘食地苦练打算盘,苦练开发票的速度,因此,从来没有发生为职工购粮而引起的纠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2年,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将这位英姿飒爽,有男人般气概的刚烈单纯女孩击倒了。

正赶上盛夏时节,且那时工作十分繁忙,在饮食上就忽略了。起初,她以为拉肚子,一连三日也没在意,还在继续工作,后来发现泄肚不止,服药也不见效。

在同事的极力劝导下,她才住进了矿卫生院,但为时已晚,高烧不退达40度以上,抽搐不止,经医师确诊为“病毒性痢疾”,虽经全方位的抢救仍无效,1973年7月23日凌晨,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22岁,噩耗传来,全矿男女老少无不为之悲恸欲绝。

矿党委闻讯,当即决定,成立王云同志治丧委员会,由于她系回族女知青,矿上尊重回族风俗,积极处理善后。

全体天津知青全部停工帮忙,轮流值班,三人一班,换人不换岗,等待家属到来。

调用木工班,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将“水溜子”“匣罩”等一用物品准备齐当,调用人力十余人,选地挖坑,运片石,拉水泥,备油毡,选樘板,购白布,宰肥羊,万事俱备,照料周全。

出“埋体”那天,选在星期天,全矿基本停工,长街送行,一路之上,男女老幼,悲痛欲绝,惊天地,泣鬼神,一直送到墓地,当日壮烈场面,使我终生难忘。

一座孤坟,静悄悄地俯卧在矿区东北角一个不知名的高地上。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无限向往的年轻女孩,将孤寂地与群山为伍,长眠在荒原之上,至今并不曾有人打扰她,因为她是不可侵犯的,她是纯真的,她是充满幻想的天使。

至今,这座高傲的孤坟,仍然屹立在那个无名的山坡之上,在瞬间的七年,虽然她不曾建立什么丰功伟绩,但她对煤矿建设发展点点滴滴的奉献,将和煤矿——自己可爱的第二故乡的发展前进共处,她永远是煤矿知青遗留下的边疆情结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旭日又从黑山一处,冉冉升起,一抹桔黄色的阳光洒在这座孤坟之上,使它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愿这金色的阳光永远陪伴着她,伴着第二故乡的继续腾飞而含笑九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