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来读读《寄微之三首》吧

毒小寨文化 2024-03-16 08:45:08

都说文人相轻,我们确实也能举出无数的这样的例子,但凡事总有例外,文人间相互推重欣赏的也不少,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元稹、白居易——元白。

稍微熟悉文学史的都知道,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志同道合,文艺观相近,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那关系真个称得上是情深意笃,堪称友朋典范,随便读读他们间的交游诗文便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来看《寄微之三首》。

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人生失意,朋友便是最好的慰藉,更何况二人此时境遇相近,同病相怜,情感自然笃厚。

《寄微之三首》共三首,先来看第一首:

(一)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水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白居易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此诗也不难懂。我在江州,你在通州,天涯海角,音信难通。两地之间有万丈高的山,有千里阔的水,有飞鸟都难以逾越的云雾,这些自古以来的崇山峻岭,没想到竟是为今天的你我而设。我想凭风寄语,“随君直到夜郎西”,却可惜又是地远难到,令人伤心欲绝。好了吧,不想那么多了,只要我们还能活着,那就还能相逢;如果我们死了,那就从此别过。

最是真情能动人,这该是什么样的友情呢?

(二)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造化弄人,我们也阴差阳错地错过,但即便如此,我游过你游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慰藉吧。想到《错位时空》这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很明显,异曲同工。

然而我就要去江州了,那里就没有什么亲朋故交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当年还有友朋劝酒,只是今天,谁来劝我呢?

(三)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这是这组诗的第三首,情感也渐臻极致。离开京城也很久了,孤独苦闷,唯一值得慰藉的是我看到什么景物都觉得似乎见到了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只因为我乘船行于江上,满脑子里只有你。我们犹如江山的河岳之气,相合和谐,却不料狂风作梗,我们也被吹散两地,成为天各一方的悠悠孤云,但风去风来,我相信我们总有再会之日。既然如此,那我们无论是通达得志,还是失意离散,大家都努力珍重,各自保重。

看到“努力各自爱”一句,我想到了汉乐府中的《行行重行行》一诗:

行行重行行 汉乐府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万般思绪,只会让我们加速衰老,那就这样吧,我们努力珍重,努力加餐,我想彼时彼刻的白居易,一定是想到了这首汉乐府诗。

听说有一家“努力餐”的饭店,很想知道里面的饭菜有没有一种忧郁的味道?

0 阅读:0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