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三高铁是连接山西运城和河南三门峡的一条高速铁路,可打破两市隔河千里远的尴尬。
这条高铁,不,更早应叫铁路,因为这条线路提出是相当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时我国高铁刚处于起步阶段,那运城与三门峡之间自然没有资格建设高铁的,不过能想到建设铁路,足以说明两市之间对于优质交通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而运三高铁真正开始研究是在2018年,推进可研编制工作,此时能推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已在建设中,其中就预留了运三高铁过黄河通道。
但运三高铁并未坚持推进下去,一直处于较为前期的准备工作阶段,甚至被纳入“十四五”铁路研究项目中,但也没有实质进展。
对于运三高铁推进难,很多人总结是因为山西缺钱,所以不上心,那真的是这样吗?
要说山西缺钱,只能说在高铁建设上缺钱,其它项目还可以的,譬如货运专线的建设,那就算山西再缺钱,也是拿得出建设运三高铁的钱的。
要知道,运三高铁关键性工程已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陆路的建设,需要的建设资金一百多亿,而山西需要近一百亿的建设资金,当然了,只需要拿出资本金就好,一般情况下就是总投资的一半,差不多五十亿,而这五十亿还是由国家与山西共同承担,不管国家承担多少,到山西这,也减轻了不压力,估计出个三四十亿,这些钱别说山西了,就算是运城,也是可以拿出来的,更何况这些资金就是由山西与运城共同承担的。
因此,说缺钱而不建运三高铁,真的有点站不住脚,只能说缺钱是运三高铁难推进的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这个,那就是线路连接的问题。
要知道,运三高铁可是大西高铁与徐兰高铁的联络线,大西高铁繁忙程度一般,但徐兰高铁是很繁忙的,那在三门峡处,运三高铁是否可以与徐兰高铁互联互通难说。
就算能互联互通,徐兰高铁又能分出多少车次来给运三高铁呢?
这可是有先例可循的,那就是日兰高铁,是山东连接河南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接到徐兰高铁上。就是因为徐兰高铁太繁忙了,日兰高铁安排的出省车次一直是8对,很难增加。
想像一下,日兰高铁的背景有多强,贯穿山东南部,还可通过互联互通连接济南与青岛等实力城市,都无法安排更多车次。
那运三高铁这种没有实力城市作为背景的线路,即便建成,又有几列车次可以安排呢?
有人会说,不用互联互通,只要建设就好,到时可以换乘,如此的话,运三高铁就难接入高铁网,如此线路的价值怕是更难发挥了吧!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运三高铁建设是不难的,但未来如何互联互通,回报率怎么样,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或许才是运三高铁迟迟无法落实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又提出了运十高铁?因为这才是解决运城南下最为有效的线路。
但运十高铁推进难题也很大,一、缺少实力城市的支持;二、河南刚规划了焦洛平高铁,与运十高铁的线位太近了,而且运十高铁西边还有经过西安的高铁;三、运十高铁涉及的省太多了,有山西、河南、陕西、湖北,相互间的协调是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
因此,不管是运三高铁,还是运十高铁,都需要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