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去某书,闲逛。
看到两条留言,在一个陌生的账号下面,聊的是,老白茶的枣香。
同一个人发的。
“老白茶到底有没有枣香?我有款19年的老白茶寿眉,只有药香蜜甜香,粽叶or荷叶香,煮之后会有一点点类似的红枣味,说不上来。”
“我还有一块大的寿眉茶饼,16年的,煮的时候能喝出杯底的红枣味很淡,大部分还是药香甜香,但是朋友都说,老白茶没枣味,都是茶商搞出来的噱头。”
看完有点,为这位茶友揪心。
原以为,白茶复兴近二十来年了,枣香作为老茶饼的一大经典香型,必定已经早早就被圈内众人所熟悉。
没承想,从这位茶友的发言才发现,小部分茶友对于枣香的认知,仍然是不信其有、贬其为“炒作”。
他们作为尚未入门的喝茶者,深陷网上看到的、直播间听来的、周围朋友提起的杂家各派观点之中。
站在识茶的十字路口,徘徊再徘徊。
《2》
将茶友发来的两段长句,删繁就简,暂时浓缩,做了一个问句。
“老白茶会有枣香吗?”
提问格式上,此类问题不难回答,背后无非是三个答案。
A:有
B:没有。
C:不确定。
从茶友言语之间的透露,他倾向于选C,内心对于枣香的存在,只有似是而非的感觉。
但在村姑陈这里,能给到大家一句明确回复,那就是,枣香肯定是存在的。
高山生产,工艺精良,且储存良好的秋寿眉饼,自然会生出枣香。
然,一流老白茶的枣香表达,从不拘泥于单一脸谱化,而是力争多面化发展,甘香沉沉,留香持久。
比如,2013年的老白茶饼,当时是用相隔一星期采下的料子,压成两款饼,存了一段时间后,风味演变各不同。
一块枣香极浓,取名《枣红》,另一块药香浓郁而枣香低沉,得名《红药》。
比如,2016的白露饼,后压的那款《含香》,香得不流于俗,纷纭复杂,花香、枣香、药香、竹叶香、微微陈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花渐欲迷人眼。
比如,上个星期刚喝的2018立秋寿眉饼《幽篁里》,茶汤泛着清凉,枣香与药香、花香碰撞交互。
从上述列出来的老白茶饼,不难看出,产区、原料、仓储三面俱全的秋寿眉饼,有极高的概率生出枣香。
哪怕最终喝到的茶,主打香气里药香盖过枣香,竹叶香比枣香风头更盛,枣香都列在它们的基础香气阵营里,从未退场。
《3》
既然,枣香在老白茶中真实存在。
凡是满足客观前提条件的老白茶,都有几率陈出枣香,那么为何茶友身边的人,会认为老白茶有枣香是炒作,进而拒绝去老白茶中寻找枣香?对枣香嗤之以鼻,如此不屑?
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遇到好茶。
一个人,一直喝的都是各种便宜问题茶,味蕾天天泡在一堆古怪的味道里,怎么会分辨得出真正的枣香是何物呢?
只怕,碰到渥堆味,反而欣喜认定是“枣香”了。
前段有茶友留言,“买便宜茶的人不是主观上想贪小便宜,只是没有钱罢了。”
对此,村姑陈不赞同。
这个世界上的穷,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金钱上的困境,一种是精神上的自我抑制。
前一种,因为拥有的货币太少,卡上的数字极少,连维持日常生活基础需求都困难,他们不会想到买茶喝。
后一种,拥有丰厚的退休金以及宠大的动产不动产数量,但就是觉得不应该在喝茶这件事情上花钱,喜欢把钱存起来,留待不可预知的将来。甚至,觉得花钱就是浪费——给消费行为直接贴上了“羞耻”的标签。
上一辈的人,很多,有此类倾向。
从来不愿意对自己好一点。
他们当中的一小部分,曾经尝试过打开心扉,却不幸遇上了“坏掌柜”。
被忽悠之后,迅速生成了“创伤应激后遗症”。
把所有好茶,贵茶,都本能地拒之门外,并一言以概之,噱头。
《4》
这些年,有一种“丧气感”,一直充斥在网络各个角落,哪怕茶圈,也不例外。
#天价岩茶崩盘了,谁还喝牛肉!#
#街边的茶叶店都倒了,茶叶不值钱。#
#高端普洱滞销,老班章打折还卖不掉。#
#今年的白茶崩盘了,全线跌价。#
唱衰的话题,年年都有,天天都有,从来不缺为其摇旗呐感者。
然,崩溃论喊了这么久,真正崩盘的有几个呢?
好茶顶尖茶,作为资源有限品,哪里如人所愿地轻易跌落,甚至跌成廉价品呢。
倘若真按这些“唱衰派”口中所言的,银针跌至几百元一斤,7年8年的寿眉饼百元一饼,那这个行业,将不会再有人认真做茶。
要知道,几百块一斤的高山银针,连采茶的人工费都不够,连仓储成本都不够,这茶怎么还有人愿意做出来卖?
有时候去一些卖低端茶的茶馆,喝茶的主题就是两个字,吐槽。
就动辄就大谈噱头、烂茶、骗人,情绪极不稳定,几乎骂遍所有茶,嘴里说不出一句好话。
此类人,已不止是悲观主义者,更是抬杠爱好者。
古语云,亲贤臣远小人。
想要好好学懂喝茶的茶友,建议离身边这些抬杠爱好者少一些。
这样,才可以离真相多一些。
少量的试错,其实并无伤大雅,买到坏饼,扔了便是,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几个渣男?最重要的是从此吸取教训,习得经验,未来买到优秀的好茶。
心态崩了,不愿再尝再试,才会让你与好茶彻底无缘!
《5》
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品质好,自己喜欢就好。
喝茶,也是一件复杂的事,要想找到真正的好品质,并不容易。
唯有好心态,能把一切的好,变成更好;能把一切的不容易,变得容易。
认真学茶,勤于实践,并且,不盲目听信身边的朋友之言。
这位朋友这样懂茶,为何他不去卖茶,足见,只是皮毛,经不起深度的细嚼。
时光很长,喝茶很美好,慢慢来就好。
远离那些怨气冲天的人,多结交一些心态平和的友。
大家一起,茶香袅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