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85: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基督教

永哥历史 2025-03-27 04:44:33

1、一般来说,人们会觉得基督教是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的宗教。基督教的起源在两河流域,按照现在的地理观念,恰恰是属于亚洲。所以不要简单地把基督教看成是欧洲宗教,尽管后来它和欧洲的关系最深。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历史,就起源于两河流域一个弱小的亚伯拉罕家族。

2、亚伯拉罕是《圣经·创世记》中的重要人物,生活在约4000年前(约公元前2000年),相当于中国尧舜禹时代。他的一生充满迁徙:最初从两河流域的吾珥(今伊拉克)随父迁至哈兰,后因上帝召唤前往迦南(今巴勒斯坦),又因饥荒暂居埃及,最终返回迦南过着半游牧生活。其生平体现了信仰与漂泊的主题。

3、详细讲述亚伯拉罕迁居路线的第一个原因是,亚伯拉罕的足迹覆盖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关键区域,即"新月地带",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和迦南文明,这些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4、详细讲述亚伯拉罕迁居路线的第二个原因是,亚伯拉罕的迁居路线象征着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他不仅是个人,更代表了犹太民族的理想人格和集体经验,其故事反映了犹太民族对自身命运的理解。

5、犹太人的《圣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民族历史,类似于中国“六经皆史”的概念。它通过犹太民族的历史阐述上帝的安排、人性和人类归宿,兼具宗教教化与历史记载功能。虽然部分内容难以验证,但可与19世纪后的考古发现(如埃及、亚述史料)对照,还原出犹太古史框架。

6、犹太人的核心历史脉络如下:第一,早期家族时期: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家族在巴勒斯坦生活,后因饥荒迁至埃及;第二,民族形成与出埃及:犹太人在埃及壮大后沦为奴隶,摩西带领他们跨越红海重返迦南;第三,统一王朝与圣殿建立:大卫定都耶路撒冷,所罗门修建第一圣殿,开启“第一圣殿时期”,成为以色列民族黄金时代。

7、公元前9世纪(中国西周时期),亚述帝国崛起并征服北方的以色列国,将以色列人流放至两河流域上游。随后巴比伦帝国取代亚述,于公元前586年(中国东周定王末年)攻陷耶路撒冷,摧毁第一圣殿,犹太人被流放到两河流域下游(亚伯拉罕的故乡吾珥)。

8、半个世纪后,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允许犹太人回归重建较小规模的第二圣殿(公元前538年)。犹太民族的历史呈现为在埃及、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地区反复迁徙流亡,却始终心系迦南的循环,其先祖亚伯拉罕的迁居路线正是这一历史轨迹的缩影。

9、犹太文明作为基督教的根源,它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某个族群的文明。犹太人在古代两河流域穿梭流动,所以《希伯来圣经》不只属于古代犹太文明的创造,而是对两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10、这里所讲的《希伯来圣经》,就是基督教的《旧约》。它后来被基督教全盘接受,但为了与耶稣基督在上帝与人之间建立的“新约”相对照,《希伯来圣经》就被称为《旧约》。

11、文明常常超越民族或国家的存亡。两河流域的那些古代国家后来都消失了,但它们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元素,却被犹太民族所吸纳,并通过《圣经》而延续在人类文明之中。

12、古代巴比伦的创世神话,被改编成《创世记》的故事,用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在“摩西五经”的律法系统中延续下来,成为犹太人的法律;迦南文化中的创世之神,被改造为《圣经》中以耶和华为名字的独一上帝,这也是世界上一神信仰的最初起源;古代两河流域的祭祀礼仪,也成为犹太人祭祀制度的组成部分。

13、到了1世纪,基督教开始建立,继承和发展了两河流域文明的犹太经典,也就是耶稣及他的弟子们所熟悉的经书。当耶稣和他的弟子们引用“经上的话”时,他们引用的不是后来才有的《新约》,而是犹太人的这本《希伯来圣经》。

14、所以,在基督教的文化根源处,我们看到基督教通过接受犹太人的经书,继承和更新了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耶稣所讲的话,在犹太文化背景下才可能理解它的意义;耶稣所做的事,也只有结合《旧约》的整个祭祀体系,才能得到准确理解。从根本而言,基督教的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两河流域文明里。

15、基督教源于犹太文明并继承两河流域文明,这赋予它深刻的流动性,使其成为世界宗教。犹太先祖的半游牧生活塑造了其精神特质,强调离开故土、前往未知之地,如《圣经》中亚伯拉罕受上帝召唤前往迦南。犹太基督教文化不以地域或国族为精神支点,而是以上帝与人的契约为核心。

16、 犹太民族长期遭受压迫和流散,其信仰经典(如“摩西五经”)将精神生活置于无国无土的背景下,强调“在路上”的状态。犹太人的伦理体系、生活法则等均在流浪中确立,证明一个族群无需政治国家,仅凭信仰和伦理即可延续。

17、基督教继承了这一流动性,不追求世俗权力,而是建立以信仰为核心的教会,它采取的是一种散播于民间的路线,无意于与政权发生直接冲突。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基督教能够在所有的政治制度内、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都能广泛传播,成为全球性的宗教。

18、犹太基督教传统继承了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使得基督教又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古代巴比伦、亚述等文明都具有宏伟的宇宙观、普遍伦理准则、全面的法律体系、贯通的历史观和庄严的祭礼制度。

19、基督教通过接纳犹太经典继承了这些文明元素,特别是"摩西五经"中的十诫:前半部分强调"敬天"(人与上帝的关系),后半部分强调"爱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十诫虽简短,却奠定了文明的基本原则。在基督教影响的地区,社会法律被视为对十诫的诠释。耶稣进一步将十诫归纳为"爱神爱人",成为基督教对人类生活的总原则。

20、任何成熟的文明都有一个宇宙论,回答人从何处来、将归何处、人在宇宙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等这些基本问题。犹太文明也一样,它吸收了两河流域文明的要素,提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宇宙论结构:上帝创造世界并会派遣弥赛亚带来新天新地;上帝在现世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圣殿为中心的耶路撒冷;人通过圣殿的祭祀礼仪才能找到宇宙归宿。

21、这样的宇宙论,被基督教继承和改造。耶稣基督的身体取代了圣殿,围绕着耶稣而建立的教会成为“新耶路撒冷”,人可以在教会里回归生命的本源。这也是基督教以教会为中心,整合各种文明元素的基础。

22、大约三百年后,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站稳脚跟,它所继承的犹太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就展现出它的力量。基督教为整个地中海世界提供了精细的思想体系、伦理观念和礼仪制度。后来的西方文明体系,就是在基督教提供的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3、基督教是一种起源于欧亚非交界地带(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文明,早期便向三大洲同步传播。根据《使徒行传》记载,使徒们分三路传教:腓力经加沙进入非洲,无名弟子经凯撒利亚前往欧洲,保罗经大马士革走向亚洲。

24、尽管欧洲路线因彼得、保罗的活跃更广为人知,但亚洲传播同样迅速——两河流域城邦1-3世纪已以基督教为主流,亚美尼亚更于301年成为全球首个基督教国教(早于罗马帝国)。

25、考古证据显示,基督教可能早于7世纪景教文献记载前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安提阿(丝绸之路西端)作为保罗的母教会所在地,佐证了东西方宗教交流的可能性。基督教最终与罗马文明融合,在欧洲形成完整体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