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610年,亨利四世在巴黎遇刺身亡,不满9岁的路易十三年继位,玛丽·德·美第奇作为王太后,依据法国传统法(“国王未成年时由母亲摄政”),成为法国实际统治者。
2、玛丽的摄政期从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开始,至 1617年4月24日路易十三发动政变夺权结束,但她实际的政治影响力延续至1620年代。
3、亨利四世时期,由苏利公爵推动经济改革,大力发展生产,法国粮食、葡萄酒和纺织品大量出口,商人获利丰厚。通过税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
4、1604年推出的官职税,官员支付年薪的1/60(后改为1/20)即可世袭职位,这样布尔乔亚阶层(城市商人或者说是资产阶级)不仅当官了,而且还把官职世袭化了,这对贵族就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5、贵族传统上不能从事有薪水的工作,他们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土地和服军役。由于贵族不能从事有薪水的工作,即使他们被任命为法官或财务官,薪水也很低,无法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因此,他们在这些职位上显得无能为力。
6、大贵族可以通过担任省长、总督等职位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或利益,但小贵族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既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又需要维持奢华的生活方式,导致经济陷入困境,所以,贵族对于官职的世袭化恨之入骨,因为布尔乔亚的官职世袭化,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和地位,其实就是剥夺了贵族特权。
7、让贵族更加怒火中烧,就是官职的世袭化又带来了阶层的流动性。以前,低贱的商人要想成为贵族是难上加难。但苏利公爵推出的增加王室财政收入的改革方案,使得商人家庭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富二代、富三代买官,还可以买爵。只要自己的富二代、富三代不再从事有薪水的工作,像贵族那样生活,王室就会真的封他们为贵族。
8、这样的贵族叫穿袍贵族,他们的地位比通过军功获得贵族身份的军功贵族(佩剑贵族)要低。但是穿袍贵族可以通过服军役和参与战争使得自己成为真正的贵族。这样,布尔乔亚(即资产阶级)通过购买贵族头衔,逐渐进入贵族阶层。
9、这种现象形成了一个循环:通过赚钱买官,让后代成为贵族,然后可能因挥霍无度而失去地位,为新的布尔乔亚腾出空间。这种循环加速了老贵族的消亡,使得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许多老贵族已经被新贵族取代。所有这些都加剧了贵族与国王及支持阶层流动政策的王室之间的矛盾。
10、亨利四世去世后,苏利公爵因与玛丽政见不合辞职,导致财政改革停滞。 为巩固统治笼络部分贵族及维持宫廷奢华生活,玛丽用尽了亨利四世留下的财政盈余,导致国库空虚。 为缓解压力,玛丽只能继续扩大官职买卖,提高税收,这进一步激化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加重了低层民众的负担。
11、玛丽作为女性摄政者,在法国缺乏天然盟友,转而依赖私人亲信孔奇尼夫妇。孔奇尼夫人莱奥诺拉是玛丽·德·美第奇自童年起的侍女和密友,她随玛丽嫁入法国王室(1600年),成为宫廷中的核心人物。莱奥诺拉的丈夫孔奇尼,出身佛罗伦萨小贵族,凭借妻子与玛丽的特殊关系,迅速在法国宫廷崛起。
12、玛丽摄政后,孔奇尼夫妇成为玛丽摄政的实际“代理人”。孔奇尼虽无军事才能,1613年却被任命为军队最高指挥官,引发本土军事贵族强烈不满。莱奥诺拉则通过操控宫廷人事和财政赏赐,帮助玛丽拉拢部分贵族,排斥其他派系,进一步加剧了权力斗争。
13、在此背景下,1614年初波旁王室的重要成员孔代亲王联合其他不满的贵族,要求玛丽召开三级会议,提出了驱逐孔奇尼夫妇,限制外国顾问的权力;削减赋税,停止对贵族的财政压榨; 恢复贵族在地方行政和军事中的传统特权等多项诉求。
14、 1614年10月玛丽被迫妥协,召开自1588年以来的首次三级会议,但会议迅速陷入僵局。第一、第二等级的贵族与教士要求恢复封建特权,反对中央集权;第三等级的市民代表则主张改革税制、限制教会和贵族免税权; 但由于玛丽这边缺乏有效的协调能力,会议未通过任何实质性改革,反而暴露了社会各阶层的对立,王权威信进一步受损。
15、1615年孔代亲王趁三级会议失败,率军控制法国中部和西南部,威胁巴黎。玛丽为分化叛军,采取“赎买政策”: 向孔代亲王支付巨额年金(约45万里弗),并承诺其担任“王室首席顾问”; 拉拢其他叛乱贵族,授予官职和领地。 在军事威慑和利益收买下,孔代亲王同意解散军队,接受王室赦免,但矛盾未根本解决。
16、1615年玛丽放弃亨利四世的反哈布斯堡政策,安排路易十三娶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其女伊丽莎白嫁西班牙王子(未来的腓力四世)。从而暂时获得罗马教会和部分天主教贵族支持,孤立孔代亲王,但引发国内新教徒和反西班牙派系的强烈反对。
17、尽管《南特敕令》保障新教徒权利,但胡格诺派仍控制南部要塞(如拉罗谢尔),成为贵族叛乱的潜在盟友。玛丽的天主教倾向加剧新教徒不安,为1620年代的宗教战争埋下伏笔。
18、1617年4月,16岁的路易十三在亲信吕伊讷公爵支持下发动政变。孔奇尼在卢浮宫外被卫兵当场射杀,尸体遭巴黎民众肢解焚烧;莱奥诺拉被捕,以“巫术罪”审判后被斩首示众。玛丽被流放到布卢瓦城堡,路易十三宣布亲政,结束摄政。
19、玛丽不甘失势,于1619–1620年两次发动叛乱(“母与子战争”),均被时任红衣主教黎塞留镇压。1622年和解后,玛丽流亡布鲁塞尔,最终1642年客死科隆。